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条安全准则,教孩子分辨「狡猾的大人」

(2017-03-29 15:11:10)
标签:

杂谈

​​

昨天看了一则英国太阳报网站的新闻,实在是又欣慰又后怕。


讲的是一位四个孩子的妈妈,本来早上准备按部就班地送大孩子们去上学,但突然腹痛难忍,只能带着孩子一起去医院。


到了医院以后妈妈疼痛难忍,只好把小儿子、小女儿带进诊室,托付给护士照料,让两个大孩子(8岁和10岁)在诊室外面等邻居来送他们去上学。


但邻居意外地迟到了,两个男孩在诊室外面乖乖等了40分钟,还经历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惊魂——


两个成年男性和一个成年女性过来请求他们的帮助,想让男孩去卫生间叫另一个人过来看医生。


机智的男孩子们马上回答:


我们不去,谢谢。


事后他们报了警,警察调出了监控录像,确认那几个人就是此前一起绑架儿童案的犯罪嫌疑人,也就是说,两个男孩平时所受的安全教育,让他们成功避开了一起可能的绑架。


http://wx4/large/005y05Szgy1fe3k8yndykj30fy0fr4f5.jpg

​右边两位就是上面提到的机智的男孩们

图片来源:www.thesun.co.uk/


妈妈Jodie Norton在自己的博客Time Well Spent写道:


让孩子们独自在诊室外等候,我真是很后怕,但也很感激。

当我听到CJ(一个男孩的名字)说,“他们是狡猾的大人,不是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时,我很欣慰。

我花了很长时间教给他们:

向小孩子寻求帮助的大人,一般都是狡猾的大人,对他们要保持警惕。


“狡猾的大人”(tricky person),真的是个很好的帮助孩子分辨“好人”和“坏人”的线索,好的大人不会在还有别的大人可问的情况下,向小孩子寻求帮助,所以对于要求你提供帮助的大人,要保持警惕。


Jodie也提到了,这个概念是她从一个叫做Safely Ever After的儿童安全教育项目中学到的,项目创始人Pattie Fitzgerald不鼓励家长把“陌生人”和“危险”联系在一起,而是建议教给孩子分辨“坏人”(狡猾的大人)的方法,而在明明有大人可以求助的情况下还让小孩子帮忙的人,就是典型的狡猾的大人。


http://wx4/large/005y05Szgy1fe3kb4h4kyj30hs0e810d.jpg

身为妈妈,我一下子被这个概念打动了。


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陌生人。事实上,除了家人,其他人对他来说都是陌生人。一刀切地告诉他“不要跟陌生人讲话”,“陌生人很危险”,“陌生人有可能会伤害你”,反而会助长他的恐惧,让他畏首畏尾,觉得这个世界充满危险和恶意。


P. F. 的儿童安全十条准则


Pattie Fitzgerald是Safely Ever After项目的创始人,有着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也是一个普通的妈妈。也许是因为妈妈的身份,她特别懂得父母对于儿童安全的焦虑和担心,已经为推广儿童安全教育贡献了十多年的时间和精力。


Pattie创办了Safely Ever After, Inc,在网站主页:http://safelyeverafter.com/上,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


从2001年起,她开始教授儿童的安全保护课程,开展了很多线下的工作坊,到学校、社区、教会甚至大学去演讲,宣传儿童保护,影响了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也间接地拯救了很多像上文的男孩子们一样的,险些遭遇危险的孩子。


上医治未病,教育工作者亦如是。安全教育最大的作用是防患于未然,通过日常点滴的渗透,让孩子对危险保持警惕。


Pattie提出的儿童安全十大准则,简单、明了、有效,它教给孩子很多实用的安全策略的同时,又不会加剧孩子的恐慌,这一点难能可贵。


http://wx2/large/005y05Szgy1fe3kfmnxv9j30f30i7121.jpg

1. 我的身体我做主!

I AM THE BOSS OF MY BODY!


这也是我们在儿童性教育中一直提倡的,任何形式的身体接触(拥抱、抚摸、亲吻),只要你觉得不舒服,就可以并且必须叫停,你的身体你做主!

http://wx2/large/005y05Szgy1fe3kjhjc2kj30bl0c9af5.jpg

2. 我知道我的名字、住址,家里的电话和父母的名字。

I know my NAME, ADDRESS, & PHONE NUMBER, and my parents’ names too. 


之前分享过一个三岁小女孩在妈妈晕倒之后的冷静求助电话在孩子会说话之后,家长就要慢慢地把这些关键信息教给他,紧急时刻真的能救命!


3. 安全的大人从来不向孩子求助!

Safe Grownups Don’t Ask Kids for Help!!


安全的大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从来不向孩子求助,他们向其他成年人求助,狡猾的大人才骗孩子帮忙。


孩子的世界很小很小,对于他们来说,除了家人以外的人都是陌生人,如果简单地一刀切,教给他“陌生人都是坏的”,反而会增长他的恐惧,教孩子分辨“狡猾的大人”比让他警惕所有的陌生人更好一些,不容易让他对社交产生恐慌。


4. 我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I never go ANYWHERE or take ANYTHING from someone I don’t know.


教会孩子拒绝危险的行为,比教他识别危险的人更容易一些,因为坏人不是青面獠牙,也不一定粗鲁可怕,他们可能披着友善的外衣,看起来和蔼可亲(90%以上的儿童性侵案都是熟人作案,所以坏人并不都长着一张坏人的脸),所以学会分辨危险的行为更能自我保护。


http://wx1/large/005y05Szgy1fe3kls8l7rj30hs0bqqbe.jpg

5. 无论做什么都要先得到家长或者老师的许可。

I must “CHECK FIRST” with my safe-smarts grownup for permission.


告诉孩子:如果有人邀请你出去玩,或者换衣服,或者坐他的车,你要先得到父母的同意。如果他不允许你告诉父母,或者父母不同意你跟他走,那就一定要说“no!”


6. 泳衣覆盖的地方是我的隐私。

Everybody’s bathing suit areas are PRIVATE.


最简单易懂的保护自己身体的原则就是:泳衣覆盖的地方不可以给别人碰。


不一定要教身体部位的学名,不一定要分辨男孩子女孩子,具体到自己身上,那就是“泳衣覆盖的地方别人不可以碰”,简单、明确的语言对于孩子来说,能更有效地接收到信息。


7. 我不用总是有礼貌。

I don’t have to be POLITE, if someone makes me feel scared or uncomfortable. 


让孩子知道:如果有人让我感到害怕、不适,我不需要很有礼貌。


常常有家长问:我告诉孩子不可以打别人,打架不礼貌,可是到了幼儿园她被大孩子欺负也不还手,是不是也不对?


所有教育的第一原则都是,保证自己的安全。如果孩子被欺负、被侵犯,当然不需要保持礼貌,而应该大声求救,积极躲开,勇敢反抗。

http://wx3/large/005y05Szgy1fe3kncpjjrj30hs0e90zw.jpg


8. 我不保守坏人的秘密。

I don’t keep SECRETS… especially if they make me feel scared or uneasy. 


孩子很容易被吓唬和恐吓,他们的分辨能力不强,分不清楚是威胁还是现实,在遇到坏人的威胁、哄骗,要求他们保守秘密的时候,常常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也可能会出于稚嫩的“道义感”帮他保守秘密。


在日常的安全教育中,一定要告诉孩子,我们当然可以保守朋友的秘密,但如果有的秘密让你觉得不舒服、很痛苦,一定要告诉父母,我们一起面对。


9. 如果我在公众场所跟父母走散,我会站在原地大喊,或者寻求帮助。

If I ever get LOST in a public place, I can FREEZE & YELL or go to a Mom with Kids and ask for help.


没有人希望孩子走失,所以我们会买防走失包、防走失绳,还有各种儿童定位装备,但是事先的约定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走散的当下,如果两人都慌乱盲目地到处找,就更容易互相找不到。


除了站在原地不要动,还可以教孩子向合适的人求助,Pattie给的建议是找带孩子的妈妈帮助,负责走失案件的民警还建议,可以找保安、警察、商店的店员求助。


再次强调,一定要告诉孩子,万一不小心和爸爸妈妈走散了,不要恐慌,不要乱跑,爸爸妈妈一定会尽快找到你的!


10. 我会时刻听从来自内心的警告。

I will always pay attention to my Special Inner Voice, especially if I get an “uh-oh” feeling.


对于孩子内心对危险的直觉(“uh-oh” feeling)的尊重,也是Pattie的安全教育课程的一大特色。


我们都不想让孩子表现得粗鲁,但我们希望孩子在感到危险的时候,能大声拒绝,勇敢说“不”,即使他们的直觉有时候出错了,也要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出来。


除了教给孩子以上十条准则,

作为父母,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1. 尊重,倾听,保持沟通。


有很多遇到危险的孩子其实跟父母表达过内心的不安,但可能父母没有接收到他们的信息,或者是轻描淡写地表示“这没什么呀”、“可能是你想多了”,或者是直接责骂孩子做得不对,导致沟通的通道关闭了,这实在是很让人遗憾的事。


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孩子第一时间求助的永远都应该是父母,因为父母是他们最安全的庇护。


2. 相信你的直觉。


孩子的状态对不对,父母往往是最容易发现的,但常常也容易随便找个原因把它消化掉,比如认为孩子最近情绪低落,可能是身体不舒服,而没有考虑到校园霸凌。


有时候,我们懂了太多的道理,却忽视了父母的直觉。任何时候,如果你觉得孩子不对劲儿,都可以试着坐下来跟他谈谈。


3. 安全教育不是一门课,

是需要不断重复的操作指南。


以上提到的关于儿童安全的十条准则,是众多的一线工作者在总结了大量案例和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们简单、清晰、易行、成系统。


但它不仅仅是一门课,上完就结束了,它是一套原则,一套方法,需要不断不断地重复操作、熟练、内化,这样孩子在万一真的遇到了情况,才能迅速妥当地应对。


http://wx3/large/005y05Szgy1fe3kquggv6j30hs0bvjw4.jpg

最后想说,安全教育不是为了让我们放松警惕,让孩子自己独面危险,而是在做好了应有的保护措施之后,万一孩子不幸遭遇危险,也能正确求助、保护自己,将伤害降到最低。


我把这十条安全准则翻译出来做了一张图,大家可以把它打印出来,送给亲友,时刻提醒自己,也提醒孩子。


安全,就是做万全的准备,但期望所有的准备,我们都永远用不上。


参考资料:

https://www.thesun.co.uk/living/3186862/

http://safelyeverafter.com/about.html

http://safelyeverafter.com/tenrules.html

http://www.themotherco.com/2012/02/keeping-kids-safe-from-sexual-predators/


丨小Y

编辑丨木幺

图片 | 网络


- END -


本文原创,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所有

欢迎转发分享

转载合作请联系QQ号2974673726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