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对于很多女性来说,没有商量的余地。因为生宝宝之后,面对各种压力——经济上、事业上、社交商——返回工作岗位是唯一的选择。但是对于可选择的人来说,做决定的过程也让人极度痛苦。
儿童发育专家几乎不能给妈妈们任何意见,因为他们自己内部意见也是不一致的。有些人认为这并无大碍,并且妈妈工作时,让宝宝去上托儿所、幼儿园是有好处的;还有些人强烈的认为,父母都外出工作,对宝宝的伤害远远不止一点,希望能有父母的其中一方留在家,最多从事少量兼职工作,直到宝宝3岁为止。
客观的研究对此也没有什么帮助,研究结果一样是互相矛盾,主要因为这一类研究不仅难以进行,也难以评估。
所以,从长远来看,并没有清楚明了的证据来证明母亲外出工作的利弊,如何决定完全取决于父母!如果你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萌芽整理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来帮你作出自己的决定。
你的优先顺序是什么?
认真考虑一下,你的生活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在纸上列出优先顺序,包括宝宝、事业、经济保障、优渥的生活条件、假期、学习机会等等,排好顺序以后再考虑是返回工作岗位,这样能最大限度满足最重要的事情。
让别人照顾宝宝,你会感到不舒服吗?
你会觉得没有人能够跟你一样照顾好宝宝吗?或者,当你外出工作,找保姆或者父母来替代你,你觉得内心放心吗?
http://ww1/large/005y05Szgw1fbfri65o8kj30f708sdh1.jpg
错过几次重要的发育,你感觉如何?
如果宝宝第一次大笑,自己坐着,利用四肢或者爬着站起来,走几步路——发生在你上班的时候,你会介意听到这样的消息吗?如果宝宝和保姆,或者爷爷奶奶感情亲密,你会觉得自己被忽略了吗?
只有傍晚和周末才能跟宝宝在一起,你能够满足宝宝无法说出来的需求和感受吗?
你想好对策了吗?
不过在这件事情上也不必过分担心,大部分外出工作的妈妈都会和留在家中的妈妈一样,建立起强烈的情感。无论宝宝和保姆、爷爷奶奶多么亲密,在宝宝心里,没有人能够取代妈妈的地位。
http://ww4/large/005y05Szgw1fbfrc8n4w2j30fj0cggnx.jpg
你有多少精力?
你要知道,抚养一个宝宝需要付出很多情感和经历,但你一整天用于工作,然后还要回家回应宝宝、家庭和爱人的需求。有一些妈妈,特别是真正热爱工作的人,发现她们工作时会变得年轻,而从家庭生活中获取休整,会让她们每天晚上都精神振作,为应对照顾宝宝的不同挑战做好准备;但是如果本身出去工作就压力非常大,而照顾宝宝也让你压力巨大,那么你就要考虑自己是否真的有精力应对这双重压力?如何很好的处理压力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因素,否则会让夫妻双方感到痛苦。
你有经济压力吗?
如果不去工作,会威胁到家庭经济问题,还是仅仅意味着减少一些额外的之处?当少了你那份收入后,为了不对家庭产生太多影响,有没有削减支出的方法呢?
其实,无论作出什么结论,都需要考虑有所牺牲。如果承诺留在家中,当与仍在追求事业的朋友聊天时,还是会感到一些懊悔;相反,如果重返工作岗位,当别的妈妈带着宝宝逛公园与你擦肩而过,而你却匆匆赶去办公室,也会体味一丝内疚。无论那一些忧虑,因为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没有哪种境遇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必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但是,如果这种忧虑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强烈,那就要重新评估自己的选择。在理论上看似正确的决定,在实践中却是错的;在别人那里看上去合适的决定,在自己的现实里却未必是对的——如果这种情况发生,那就适当调整或更改决定。没有什么决定是具有决定性的。
无论何种境遇,留在家中还是外出工作,要记住,得到高质量陪伴的孩子会变得非常豁达,并且能够开心、平稳的长大。就算在职场工作,妈妈们也要空出一块专门时间,用心陪伴孩子啊~(萌芽自己是这么做的:详细参看专门时间陪伴大法)
http://ww3/large/005y05Szgw1fbfrch6idyj30fk0e6djr.jpg
什么时候返回工作岗位?
如果你最终决定在孩子出生第一年内返回工作岗位,什么时候这样做取决你的产假时间,以及你与宝宝什么时候做好准备。所有这些都依据个人情况而定。
当然也有专家说过,至少等到已经与宝宝建立起“依恋”和“亲情”之后,认为自己能够胜任母亲这个角色后,再重返工作岗位。亲情可在3个月内建立起来,或是延续到5-6个月;还有些研究表明,如果可以,等到一年之后再开始全职工作会更有益处,但是这对于很多父母来说,现实摆在眼前。
没有哪个专家可以告诉你,什么决定才是正确的。最终,这依然是妈妈自己的决定。你做好决定了吗?你曾经作出过什么样的决定?你愿意与我们分享你的决定、你的经历、你的感受吗?让我们一同抱团取暖……点击链接还可以跳转到日本妈妈们的故事:谁说当妈就得放弃梦想?日本妈妈的时间表完爆职场女性
本文由@萌芽研究所BUD 原创,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 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