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
两个孩子的相处,其实并不总是手足和睦,其乐融融。从第二个孩子出生那天开始,孩子们就开始了一场持久且不自知的角力。
以我家哥哥和弟弟为例,弟弟刚出生不久,哥哥也才两岁出头。虽然弟弟出生前,我们给哥哥做过了很多“维稳”工作——讲了很多什么手足兄弟故事,诸如大宝宝如何照顾小宝宝的绘本,他听得可开心了,承诺也给得满满的。可是弟弟一回到家,一旦发现这个肉大的小球,基本上拿走了妈妈的全部注意力,哥哥就爆发了他的第一次情绪——愤怒!
我发现,哥哥把自己的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
1、打弟弟:冷不丁往弟弟身上敲两下,听到弟弟大哭一声,哥哥既害怕又拒绝承认错误;
2、霸占妈妈:不管做什么一定要求我来帮忙,恨不得妈妈天天抱着他不能碰弟弟;
3、干扰妈妈与弟弟相处:夜晚不愿意我在房间里哄睡弟弟,一定要凑过来说“我!要!开!灯!”。哥哥的反复干扰,对还没出月子的弟弟来说,冲击是最大的。当时候弟弟还得了肠绞痛,根本就睡不好。
4、被指责后更愤怒:如果因此指出哥哥的行为,哥哥反而比我们还气愤。用力地将自己的玩具扔在地上,双臂交叠,并且转身背向所有他生气的人。
哥哥好像突然一夜学会了人类最失控的情绪——愤怒!
孩子为什么在一夜之间习得了愤怒?
没错,我们感觉哥哥好像是一夜之间学会了“愤怒”。而我在大学刚开始接触情绪智商理论时候,督导有和我讲过这样的话,情绪的、行为的以及社交的能力是可以学习的,就好像学习运动、音乐或者学术上的技能一样。说来也巧,我当时学的第一个情绪管理的范围,就是愤怒。
愤怒经常出现在心理咨询里的话题榜首, 愤怒是有很多不同的类型,而且愤怒的姿势,成人和小孩子并不会区别太大。有时候,我们愤怒就好像微不足道的堵塞,但有时候却会觉得愤怒好像暴风雨一样堵在身体里。
哥哥生气会转身背向他人,我们成人愤怒也会摔东西,出现一个愤怒的脸。
面对孩子的愤怒时候,通常有两种常见状态:
一是我们看见愤怒的哥哥,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哥哥会执拗地连转身都不乐意;二是如果我们就此放弃,先暂缓不和哥哥说话,那么哥哥就会更生气。
哥哥面对我们的不解的询问和暂缓的冷处理,产生了衍生的情绪,但他对自己的情绪缺乏清晰的认知,只能尝试用愤怒来传达,我愤怒!我不被理解!我需要帮助!是的,他的愤怒,是向我发出的求救信号。
两个孩子相处里出现的愤怒,通常伴随着嫉妒与害怕不被关怀:
1、我打了弟弟,妈妈就会注意到我;
2、我霸占了妈妈,妈妈就会注意到我;
3、我阻止了妈妈和弟弟相处,妈妈就会注意到我;
4、我摔玩具了,我不理大家了,妈妈就会注意到我。
接纳并允许孩子的愤怒
- 妈妈要先习得从身体特征判断孩子的愤怒。
孩子1岁后有了情绪特征,我就开始在引导孩子时留意他的身体状态,这里包括 “一致性”和“反差式”。
“反差式”即是:面部表情和身体同时表达出一种感觉,但我们说出来的话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比如:当孩子被强迫分享的时候,他需要接受 “分享”的行为和结果,他也许在言语中藏起了自己的感受,但他的肢体可能会感觉到不舒服,他的肌肉可能会紧绷,心跳可能会加速,呼吸可能会变快,甚至感觉自己全身热热的——他的潜意识在告诉他自己,并透过肢体语言告诉我们:他是生气的!
- 妈妈要及时接住孩子的愤怒
因为愤怒,孩子产生的身体特征对于孩子来说,这是潜意识的肢体动作,爸爸妈妈要记住孩子们并不会意识到这种情绪叫生气,所以父母的早期判断和引导是相当重要的。
我在两个孩子情绪方面的引导,采取的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政策。孩子的个性不一样,情绪的外显表现也不同。同样是愤怒,哥哥可能是生气握紧拳头地背对我们(好内敛),弟弟可能就是摇头晃脑哭着撞墙表示抗议(好刚烈)。
每次他们愤怒时,我就会拆解步骤告诉他们:“哥哥,你现在双手握紧,你很生气”,“你的脸拧在一起,紧紧皱眉,你很生气”,“妈妈感觉到你很生气,你的心跳声很剧烈”。面对弟弟的爆发性生气,我会先抱住弟弟,控制住他的身体倾向,一字一句、平静安心地摸着他的后背,“弟弟,我知道你很生气,妈妈知道你很生气”。
在孩子还不清楚到底什么是情绪的时候,先让孩子学习“命名”情绪,第二步才是“找到关联”。告诉孩子,当愤怒来临生气的时候,我们的身体语言不会只有一种改变,我们的身体语言会在同时间表现出很多动作来表示正在愤怒生气。
- 引导孩子多玩冷静游戏
从认识愤怒、告知愤怒,接下来就是要引导孩子的愤怒。告诉孩子,人人都会生气,但应该要学习好的方式合理地来表达自己的怒气,其中冷静游戏(the Cool-down Game)是常见的引导孩子正面面对怒气的方法。
鼓励孩子和我们谈一谈困扰的事情,引导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千万不要认为1岁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你鼓励他说表达,他肯定能说出东西的,不管是用肢体,还是用语言。建议父母尝试抽空慢慢渗透,比如让孩子学习“请你跟我这样做”去走进冷静游戏。放一支舒缓的音乐和孩子一起听,和他们一起玩游戏,想一些会让孩子大笑的事情跟他们说,学习如何坐下来放松肌肉、放松拳头,还可以做五次深呼吸,绕圈圈走路直到平静下来,把自己的怒气画下来也是一个不错的冷静方法。
冷静游戏从来都没有绝对的范本。我们需要时刻和孩子一起更新这个“冷静游戏”,比如我会在每次孩子熟悉的冷静游戏过程中加入新的元素,“哥哥,我们一起来赶走小怪兽,好不好?”哥哥有时候会觉得很困难,说妈妈我想不出来,那么我会示范一个新的方法。“哥哥,我们先一起走到客厅,坐到沙发上再一起赶走小怪兽,好不好?”
- 要时刻记住一个原则,别跟着孩子一起愤怒
当孩子看着父母放松了下来,自己也会放松下来。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教养范本,所以,我们在教养孩子的同时,也要完成自我教养,也要懂得把自己的情绪尽量调整成静音,因为孩子们在看!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UibTXbxDzS9h7B4ia0Tl0paTEbQXvRYkfibBg5Puj9Dmzx2SzD2L3SlYicZDu4Rice1n5RGxiaK82TpQNUU0TMSiaO1Sg/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周末都在准备明天的直播,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见大家,有一种丑媳妇要见公婆的紧张感,为了不给自己留退路,我在微博上放了跟哥哥一起读英文绘本的视频(收到了很多热情的称赞,真的既激动又感动),这回是没退路了……我们周二新浪见。
今天这篇算是直播的提纲吧,写得仓促(真的是紧张),请大家先睹为快,更多希望我展开讲的,欢迎评论告诉我。
有妈妈说直播的时候要上班会错过,其实直播是可以回看啦。直播结束之后我会置顶一段时间,大家可以移步微博回看。当然了,如果下载“一直播”APP关注“萌芽研究所BUD”,也可以随时回看。
因为晚上是我们的家庭时间,我要陪哥哥弟弟讲绘本,逐一哄睡,思来想去,还是希望能够下午直播呢,不过有任何问题希望我展开讲的,都可以给我留言啦,我们下次再接着聊。
再刷一遍观看直播的方式吧:
1 准点进入新浪微博,搜索:萌芽研究所BUD,就可以实时观看
2 下载“一直播”APP,搜索77966575
北京时间12月20日下午2点,来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