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还在纠结宝宝的喂食问题?其实科学家已经告诉过我们可以大胆的往前走了:越过被动喂食,宝贝们可以自给自足获得健康;而过来人的经验也同样说明了这一原则,顺其自然,跟随孩子的好奇心,他们会成为自己的主人。
用勺子放着食物去喂饱宝宝是大人们比较倾向的一种实现从流质食物喂养转向固体食物喂养的传统方式。不过最新的研究表明,孩子自己喂自己可比被动喂食好处更多哦。
事实上,根据这个最新的研究成果,无论是从食物选择的多样性还是宝贝增重的情况来看,自己喂食自己的宝贝们可是比被勺子喂大的另一群小家伙长得更好更健康。为方便阅读,以下我们将两种方式喂食长大的宝宝分别成为“勺子党”和“自立派”。
无论“勺子党”还是“自立派”,两组接受实验的小家伙享用相同的零食。
不过,自立派们一般会选择碳水化合物,比如面包,披萨或者薯片,而勺子党在好不容易有了选择权的情况下会更倾向于甜食。你可能猜想自己选择食物的自立派们会更容易发胖,但事实并非如此,勺子党其实更容易发胖研究表明,在参与实验的63个勺子党中,有8人都趋于肥胖。
“这很有趣。”主导这次研究的英国诺丁汉大学心理学副教授艾伦汤森认为对于勺子党而言,喂养人为他们精心准备了充满营养又方便吞咽的美食,而由于美食得来容易的诱惑,他们总会多吃那么一勺两勺。而自立派可能会喜欢碳水化合物,因为它们更容易咀嚼,而且往往有很好的质感。当然研究人希望能做进一步的研究,看哺乳喂养和挑食是否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
另外,艾伦也希望广大家长放宽心,一方面这是个小众的实验,而且大部分结果是父母那边收集的数据而来;另一方面,从实验结果来看,其实只要父母备足水果、蔬菜、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大部分的小宝贝还是会维持正常的体重和健康的身体。
http://ww1/large/005y05Szgw1faozxon02kj30fo0kvmyh.jpg
过来人谈: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决定,警惕过度喂养
有很多妈妈都会有类似这样的疑惑:“我的孩子今年三岁,为了他的吃饭问题,我是操碎了心。虽然我总是希望他能狗自己主动吃饭,但我不是担心他吃得太不饱。请问有没有相关的建议予以解决?”
其实每个妈妈都会为孩子的吃饭问题而担心,不过医生友情提醒如果我们不那么时时刻刻强迫孩子吃饭,他们自己会妥善解决问题。事实上,有的孩子一天三餐就足以,有些则每隔3个小时就会有饥饿感。如果你的孩子发育良好,增重正常,那其实已经表示他获得了适量的营养摄入。
我朋友的婆婆曾经强迫她三岁的小孩去吃超过常量的食物,其实这对小孩子脆弱的肠胃而言并不是件好事。在最初,家长们都因为担心孩子吃不饱,于是一天喂他N顿,但是其实闲暇时候他吃的零食并不少:她婆婆会给孩子坚果、芝士和饼干,而我朋友则担心的是孩子在零食中会忘记到底哪顿是正餐。所以,作为妈妈,她需要做的是将吃饭时间定下来,可以给孩子一些缤纷的盘子、碟子和勺子,绘有他最爱的卡通人物和故事,这样小家伙会更喜欢自己吃饭。
另一个妈妈的疑惑也很常见:“我的儿子今年10个月大,他总是要我用手指蘸上食物喂他,不这样他就不吃,我该如何是好?”
不少孩子和你的小孩一样,喜欢由妈妈精心喂养,但是当培养了他对事物的兴趣,学会和“食物玩耍”,他就开始自己吃饭。
怎样才能实现这个自己吃饭的目标呢?
我的办法是让他看着我们大人吃饭,我们吃一点他的食物,并且伴随着“很美味”的表情和声音,他最终会想要吃这些东西。我们现在唯一的担心,是他在吃饭的时候会自己咂咂嘴,然后说“很美味”,不过这样的表情实在可爱,不忍心去中断他。
另外,我觉得并没有必要去给孩子设定一个时间表,什么时候该学会自己吃饭,什么时候不能用手指喂食等等,其实这是孩子必经的生长过程,多点耐心,满满引导,好奇心会让他们去实现成长。
本文由萌芽研究所BUD编译整理,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