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作者:小玲的妈妈
文章首发于周筠@出版人周筠 的知乎专栏“虚晃一枪”(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4302696),已获作者和首发平台授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周筠:著名IT图书出版人,Just-pub创始人,《浪潮之巅》/《数学之美》/《大学之路》/《构建之法》/《文明之光》/《硅谷之谜》/《暗时间》/《编程之美》/《代码大全》/《STL源码剖析》出版人。
(注:为便于转发,文中俱为化名。其实,这样的事情,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中学任何班级任何孩子和家长身上。所以,具体是谁并不重要。——小玲的妈妈)
————————————————————————
1.
小玲是初二某重点班女生。
小玲很欣赏篮球班上一个初一的男生小明,小明小学时就和小玲在一个篮球班里训练,是教练、老师和家长们眼中的小明星,不仅球打得好,学习成绩也拔尖,小明长得端正帅气,关键还有大将风度,曾作为附小篮球队长率队夺得过开发区小学高年级组的篮球冠军。
小玲常和妈妈谈到小明,带着明显的敬意,但并非倾慕的那种爱意,这一点小玲的妈妈分辨得出来。而且小玲和爸爸妈妈一样,欣赏谁就会在家人或同学面前直接讲出来,并不会多考虑他人的感受。
最近,小玲在家里有点频繁地抱怨班上的男生迈克又开始用让她烦恼的言语骚扰她,迈克三番五次地指出小玲喜欢小明,并带着添油加醋的语气,让小玲很烦躁。
在小玲的妈妈看来,男生迈克多半是有点喜欢小玲的,所以迈克三番五次地指出小玲喜欢小明,这是带着醋意的。小玲见迈克在班上当着其他同学的面说她喜欢小明,心里很不爽。除此之外,迈克还喜欢动不动就把一些事情往男女关系上扯,嘴里荤不荤素不素的,小玲一言以蔽之:猥琐!
初一时,有一天放学,小玲妈妈路过小玲的学校,去接小玲,见当时比小玲矮半个头的迈克屁颠颠跟在小玲后面,不知迈克说了句啥,小玲抡起书包就揍迈克,迈克抱头鼠窜,把小玲妈妈看呆了。原来女儿在学校如此彪悍,小玲妈妈放心了。
可是这学期见小玲又频频在家里抱怨迈克言语骚扰,妈妈听了不爽,问小玲:『你打他也没有用吗?』
小玲不屑地说:『懒得打了。他那个人嘴巴就是好讨厌。』 小玲妈妈没有继续问此事。
2.
转眼期中考试结束,小玲成绩不错,排在班上前几名,进入年级前20。排在小玲前一名的是迈克。迈克的妈妈也是附中老师,教高中。
期中考试之后,小玲又不时在家里抱怨迈克讲话带点黄色,不尊重女生。问她到底迈克说了啥,她又不愿意讲。正好班上另一个女生小米的妈妈也和小玲妈妈谈到了迈克的语言不清不爽问题,还说迈克当面讽刺小米『笨』,说小米成绩不如自己,云云,把小米气得回家掉眼泪,而类似小玲指责的那种带荤的话,迈克也会对小米讲。小玲妈妈听小米妈妈这么一说,心里一松,原来迈克并非只对小玲如此,那就更好办了。小玲妈妈开始在心里盘算着。
平时,小玲妈妈喜欢在微信、QQ说说和微博上同时发小玲的日常二三事,无他,首先是小玲妈妈喜欢记录女儿的点滴,小玲的外婆每天都要在微信上看小玲的日常,时不时给小玲妈妈一点提醒。另外,朋友们里面有不少喜欢看小玲的趣事的,再者,班主任老师和几个任课老师也喜欢在QQ说说上看小玲的故事,不时还点个赞。
小玲妈妈觉得这是和老师们沟通小玲日常表现的好渠道。既然有忠实读者,小玲妈妈记录起来就更有劲头了。班主任有时会把小玲妈妈的记录直接发到群里提出表扬,这让小玲妈妈感到责任略重大了一些。
由于小玲期中考试成绩不错,加上平时班主任和小玲妈妈总有沟通,小玲妈妈又是班级家长群的群主(家长群有两个,一个是班主任为群主的A群,负责发各种作业或学校相关通知;
一个是小玲妈妈当群主的B群,群里没有老师,都是家长,相对可以畅所欲言。),所以班主任约请小玲妈妈去学校聊聊班级建设问题,顺便邀请小玲妈妈帮她监考,因为那天班主任要外出开会,班主任希望家长群的群主能看看班上同学们的表现,以便在家长群里传递一些班主任希望群主传递的信息和观点。
老师希望小玲妈妈传递到家长群的一个观点是: 家长不要怕管孩子,否则学校老师管教孩子的压力太大了。班主任在小玲妈妈的QQ说说中能看到,小玲的爸爸妈妈是不怕小玲在家里给大人脸色看的,小玲脸色再难看,爸爸妈妈也是该批评就批评,班主任对这一点十分欣赏,欣赏小玲的爸爸妈妈面对小玲的问题不怕冲突不回避的做法。
小玲妈妈和班主任相谈甚欢,帮她监考了一堂课。实际上,小玲妈妈在教室里呆了两节课时间,班主任才赶回来。小玲妈妈趁机在教室里乱窜,近距离了解女儿的同学们。
3.
她走到迈克的座位旁,见迈克已经不是初一时那个比较稚气的小男生,而是长高了许多,和身高1米73的小玲差不多齐平,且肩膀宽宽的,肌肉发达(迈克是学校的羽毛球队队长),比小玲壮实多了。现在的小玲要是抡起书包打迈克,就不会像初一时那么趁手了。小玲妈妈说:『迈克,听说你喜欢看书,有空来我们家借书吧。』
不料,友好的表达遇到这样的回应——迈克带点桀骜地答:『没空!』
小玲妈妈注意到小玲的脸色不好看。霍霍,当着小玲的老妈都敢这么不给小玲面子! 小玲妈妈心里在冷笑。
监考的后第二天,小玲班上秋游。小玲一早收拾书包,带好秋游零食,然后说:『妈妈,迈克让我带两本书给他看。』——小玲妈妈最近买了两套科幻书,迈克是科幻迷,找小玲借书看,看得如痴如醉,导致迈克妈妈找到小玲妈妈吐槽,说自己的儿子不如小玲自律,在家总是先看书后做作业,最近因作业马虎被老师批评了,说他期中考试考好就骄傲了。小玲妈妈安慰了迈克妈妈,双方交流不错。
见小玲往书包里塞带给迈克的书,小玲妈妈止住了她,说:『昨天监考时迈克和妈妈说话不礼貌,再说你总是抱怨他冲你不三不四讲话,为什么他一借书你就答应?还一借就是两本!
你和他说:我妈妈讲的,你昨天说话不礼貌,加上平时讲话不注意,暂时不借书给你。』
小玲痛快地答应了,立马从书包里抽出了那两本书。小玲妈妈觉得自己早该讲这句话了,可如果不是在教室里直接过过招,体会不到多少小玲的感受。
小玲出门秋游去了。小玲妈妈呆呆地想了片刻,觉得自己真有点迟钝,孩子抱怨了好几个学期了,自己为什么只是间接地在QQ说说上吐个槽,然后被班主任看到,问是谁,答是迈克,班主任便说会去批评迈克的。为什么不直接找迈克的家长吐槽呢?
小玲妈妈和迈克的妈妈电话聊过几次,知道迈克妈妈挺欣赏小玲,而且对小玲妈妈的一些教育理念(比如重视课外阅读是长远的教育投资)很是认同,所以鼓励儿子找小玲借书看,对小玲妈妈平时在家长群里的荐书也比较重视。小玲妈妈也见过迈克妈妈一面,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对儿子管教比较宽松的妈妈,所以班主任在班上总是讲班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孩子就是迈克。
然而,从迈克现在的外形和语气中,小玲妈妈似乎能感受到平时在班上小玲和小米们面对迈克的言语讽刺和言语骚扰时的一点无力感,女孩子们的这种无力感被小玲妈妈放大了,小玲妈妈不由得握了握拳。呆想了一阵子,小玲妈妈觉得自己有了主意,便开始逐步实施。
4.
首先,在QQ上直接和迈克的妈妈沟通,说明由于迈克说话不注意分寸,带给小玲困扰,所以小玲和小玲的妈妈都认为迈克需要得到惩罚,暂时不借书给迈克看。很快,迈克妈妈就回应了,连连道歉,说自己儿子心智一直不成熟,自己也感到苦恼。还说会批评儿子的。小玲妈妈没有回应,光说不行,还得看表现。
然后,小玲妈妈发了一条QQ说说——
这条QQ说说是写给班主任老师看的。因为小玲妈妈严格实施了QQ朋友圈的动态限制,只有班主任和少数几个朋友能够看到小玲妈妈的动态,迈克妈妈看不到,班上任何一个家长都看不到小玲妈妈的QQ说说。
小玲妈妈还和小玲爸爸商量,万一需要冲到班级面对那个男生,由爸爸出面,因为爸爸的身形、性别更有震慑力。小玲爸爸说没问题。
小玲秋游回来后,妈妈让她也看了这条QQ 说说。小玲回复妈妈:『 妈妈,这件事不用你出手,也不用爸爸出手,我自己能搞定,我保证。』
她一副笃定的样子,让妈妈看了挺高兴的,觉得女儿的气势又回来了。也许正是因为得到了爸爸妈妈明确的支持,而且明确拒绝了迈克借书的想法,让她觉得解气——没有妈妈的明确表态时,她似乎忘记了自己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治一治迈克。妈妈告诉她已经找迈克的妈妈吐过槽了,她很高兴。
小玲妈妈告诉小玲:『爸爸妈妈不会轻易去班级找迈克的。当然相信你能搞定他。不过,既然班主任找迈克谈过几次话都不管用,可能是班主任的力度不够,所以我写在QQ说说上让班主任看到,是想给班主任施加压力。她要是不希望我们闹到班上去,就得给迈克施加更大的压力。』
小玲欢呼:『妈妈,你好狡猾!这种做法很高明,很高明!』
小米妈妈了解到这些过程后,使劲在QQ的那一端冲小玲妈妈鼓掌,觉得解气。小米个子比小玲矮大半个头,更纤弱瘦小,面对人高马大、成绩远比自己好、妈妈又是附中老师的迈克,无论是小米还是小米的妈妈,胆气似乎都更不足,很需要来自小玲妈妈这样的家长的心理和实际行动支持。
小米是小玲的好友,妈妈问小玲:『如果你成绩更好了,会像迈克这样嘲讽成绩不好的同学吗?』
小玲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说:『绝对不会!』
她接着又讲了这次秋游,她的同桌阿强欺负班上人缘特别好的一个同学小方的事情。小方语文很好,但是数学成绩差,看到各种公式就头大,所以总分排名上不去。然而小方性格憨厚朴实,虽然貌不出众,可是他和他的父母亲一样,处处愿意为别人着想,因此在班上人缘特好。阿强一向都是小玲眼中的好同桌,平时总听小玲在家里说阿强的好话。但这次小玲看不惯阿强了,觉得阿强居然因为这次期中考试考了班上第十名就开始瞧不起人,当众嘲笑小方是『智障』(也许只是孩子们口头说着玩玩),还要求小方辞去组长,换别人来当组长,搞得小方挺难堪的。小玲说:『班主任批评了阿强,觉得他自私又霸道,老师和同学们都同情和向着小方,我也站在小方这一边。』
接着,小玲妈妈又找出《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翻到卓娅是怎样对待同学和朋友的那两章让小玲读,这次小玲一点都不反感,认真地读了,对妈妈说:『你放心,我会向卓娅学习的。』
5.
两天后,班主任在QQ上找小玲妈妈聊天,说『我和你聊班上的一些情况,只是希望你能把我的观点传达给班级家长群,起一个导向作用。不是让你单独去找家长交流的。』——小玲妈妈一听,知道这是在责备自己不该找迈克的妈妈吐槽。
小玲妈妈不慌不忙回应:『谢谢您的信任。不过,您的建议我会采纳其中的合理部分,不一定全部采纳。您一向都提醒小玲不要人云亦云,我觉得您说的对,我和小玲都应该坚持独立思考。另外,和家长单独交流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您不应该干预。』
班主任急了,说:『最终问题还是要由班主任来解决,你找了家长,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搞得班主任不好和家长交代。再说,小孩子们嘴巴上说这说那的,都是一时的情绪,不必当真。』
小玲的妈妈继续回应:『您是一个儿子的母亲,也许未必能那么真切地体会到女孩子的母亲的感受。』
班主任立刻回答:『错!平时我开过几次会批评他们。再说了,小玲和小米也喜欢追着迈克打打闹闹的,不能说都是迈克的责任。』
小玲妈妈答:『
嗯,我在家也会好好批评小玲的。——不过,您建议家长不要回避孩子的问题,不要因为害怕和孩子有冲突就不去管教孩子,要正视问题,我挺支持您的观点的。那么,请老师也不要因为害怕和家长有冲突,就希望我不去正视孩子遇到的苦恼,不去直接和家长沟通。我相信冲突未必都是坏事,有可能反而会促进彼此的了解和理解。另外,我担心您平时习惯以居高临下的思维方式和学生沟通,所以和家长沟通也以对学生的方式来沟通。』
良久,有了回应——班主任口气软了下来:『我还是第一次听家长这样批评我! 哎,现在家长的工作真难做,学生的工作也不好做,我真是没信心啊!
也许是我老了,跟不上形势了。另外,迈克那个孩子,讲真,除了说话的确有点惹人烦之外,其他各方面表现都不错。 』
小玲的妈妈回应:『哪里哪里,我们之间对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实在太正常了。虽然这件事我和您的看法不同,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我对您的欣赏和喜爱。您对迈克的评价我很重视,谢谢。』
6.
小玲妈妈在家里和小玲交流,问她是不是和小米一起,也总是追打迈克。小玲斩钉截铁地说:『初一时,我承认我也有责任,有时喜欢追打迈克。但是到了初二,我绝对没有主动撩过他,小米也没有,初二我们都变了,但是迈克没变,他还是和初一时一样的说话方式,讨厌。』
到了周一,小玲放学回家对妈妈说:『迈克说,他妈妈周末批评了他一上午,把他说的呀!』 小玲妈妈问:『那迈克还乱讲话吗?』
小玲摇摇头。
晚上,小玲妈妈想了想,对小玲说,『班主任老师说,迈克其他方面都挺不错的,你赞同老师的说法吗?』
小玲点点头,说『他的确优点挺多的,要是不乱讲话就挺好的,他平时也总是帮我忙的,像我去台上讲物理,电脑弄不顺了,他就马上来帮我调好电脑。』
小玲妈妈和她商量:『既然迈克妈妈挺尊重我的意见,狠狠批评了迈克。你也觉得迈克这个人除了这个毛病外,其他方面都不错,那我们可以先借给他一本书,如何?』
小玲赞同。
第二天,小玲带给迈克一本迈克早就想看的科幻小说。迈克飞快地看完了,继续找小玲借书,一借一还,一周又快过去了。小玲也为这样处理妥当了与迈克的关系感到安心。想必这一切也会被明察秋毫的班主任看在眼里。迈克的妈妈看来也安心了——由于都是私下一对一的沟通,自己的儿子并没有丢面子,儿子看重的女生依然当着同学们的面愿意借书给他看。如此,该批评的批评了,该原谅的原谅了。
小玲的妈妈依然故我地在QQ上发着小玲的日常动态,相信班主任也依然在看。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发孩子们的动态和照片时,小玲的妈妈依然献花鼓掌,看到有小玲的照片就送上飞吻,一切如常。
到了周五,班主任又在群里表扬小玲的爸爸,因为小玲的妈妈发了一条动态,展示了小玲爸爸带着小玲看油管上的视频——了解佳能公司是如何生产相机镜头的,以此巩固和扩展小玲的光学知识。
小玲期中考试物理考了全年级第一名,班主任对女生理科成绩这么好特别欣赏,因为她自己身为语文老师,最喜欢自我表扬的是她自己的数学高考成绩——几乎满分。小玲妈妈曾因此推断,班主任老师比较愿意接受有逻辑的推理,且能欣赏小玲妈妈写的小玲日常,没准儿和她数学比较好有关——数学成绩优秀的语文老师,也许看待事物会更为理性。小玲的妈妈是理科生,喜欢文学,数学也很好。在这一点上,也许班主任和小玲的妈妈有着深层的共鸣。
=======================================
小玲的妈妈的好友刘未鹏@刘未鹏pongba 讲过这样的话——
其实语言的力量很强大的,内心正气足,事实道理逻辑厘得清的,的确可以用语言把对方逼入绝路自断经脉的,现在这个社会就算对方父母内心撒泼打滚在表面上还是要维持一个文明讲理的人的,所以你如果把她逼到逻辑的死角,那真比来一拳还让他难受。但是很遗憾的是,少有人**会**讲理的,因为从小家庭学校社会环境都是「谁说了算」是那个核心问题,而不是「谁有道理」是核心议题,这样的环境中度过几十年,根本用不上、也锻炼不出讲道理的能力。
小玲的妈妈敢顶撞班主任的家长,靠的是语言的力量、逻辑的力量。班主任很负责也很忙乱,没时间读书和充电,但她每天都看小玲妈妈的QQ说说,能看到一个坚持理性思考孩子成长的家长,或许这会让她在众多不够理性的家长中仿佛看到了一小股清流——班主任和小玲妈妈交流时很诚恳,说班上这么多家长,但在她眼中,只有小玲妈妈和兔兔的妈妈才是她眼中成熟的家长,教育孩子有一套。小玲妈妈当时表示了一点不同的看法,说:阿黄的家长也不错吧?
班主任叹口气道:阿黄的家长虽然不错,但是拙于表达,所以不能指望阿黄的家长去影响其他家长。——接着,班主任又说,孩子们成长需要一个生态,所以希望小玲妈妈能帮助她建好班级生态。这些观点小玲妈妈都很赞同的。
身为附中老师,当自己的学生家长也是附中同事时,班主任可能会感受到更多的压力,而这位同事的孩子又是班上学习成绩突出的男生,这种压力就又会加大了一分。所以小玲妈妈多少能理解班主任老师在对待迈克的问题上力度显得不足的部分原因。不过,正如此前也有数次与班主任就某件事有不同看法而发生了冲突,最后结果不错一样,小玲的妈妈觉得这次的冲突也不过是一次普通的老师-家长间的坦诚交流。小玲的妈妈说欣赏和喜爱班主任这个人是发自内心的,班主任应该能够体会得到这一点。但是她的确可能还不大习惯一个家长既欣赏自己,但又会随时表达与自己不一样的看法,甚至会批评自己。不过,也许从小玲妈妈开始,她就会慢慢习惯了,而且会发现这样也不错呀。
同时,小玲的妈妈也认识到,能够遇到这样一个可以进行理性沟通、个性坦荡的班主任,挺幸运的。如果班主任内心不是这么坦荡,对小玲妈妈的考验就会比现在大得多。
所以,这篇记述是在讲,当你遇到一个看似强势,实际上还是能够听得进理性平和的声音的班主任时,不要被她表面的强势吓倒,而要相信语言的力量,逻辑的力量,相信真诚的力量。
=====
注:题图来自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电影《杀死一只知更鸟》,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妮尔•哈珀•李1960年发行的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小说甫一出版便获得巨大成功,并成为美国现代文学的经典。次年,该作品荣获普利策小说奖。阿提克斯•芬奇,被认为是种族正义最不朽的小说形象。
《杀死一只知更鸟》对美国宗族主义,包括种族、阶级和宗教有着洞若观火的描述。事涉种族歧视与滥判无辜的严肃议题,文风却风趣幽默、纯朴和暖。极大原因得益于小说的儿童叙述角度——芬奇的女儿斯科特——其视角和语言的儿童化,使得这个故事的进入门槛不高。斯科特性格活泼,毫不多愁善感,是一个很棒的讲述者,她伶牙俐齿,口若悬河,还带着稚气的幽默。
随着情节的深入,故事逐渐变得深沉和沉重,特别是通过对梅岗镇种族不平等者们的对抗和野蛮渲泄的描写,作品的社会批判性得以突显。作者哈珀•李虽然隐在小姑娘斯科特身后,把理解和结论的空间交由读者,但其对社会和政治问题,无疑是勇敢直面的。汤姆在被问到既然无罪为什么还感到害怕时,他说:“如果你也是像我这样的黑人,你也会感到害怕的。”——黑人就等于罪恶。现实是现实最强有力的批判者。“假设,最坏的假设:所有黑人都撒谎,所有黑人都不道德,都不可信任,连女人也是,那这个社会就彻底失去了平等。”芬奇在法庭上痛心地说。他恳请检察官和陪审团尊重事实、维护人类和法律的尊严与平等,让法庭——国家最重要的天平,不带偏见地对每一个人平等,“以上帝之名,尽你们的责任;以上帝之名,相信汤姆!”但显然,芬奇一己之力,撼动不了制度的固疾、偏见的大山。
斯科特和杰姆除了直接观摩了庭审的全过程,见证了父亲的缜密、睿智和勇气,更是陪伴父亲经历了这个艰难的过程,一同承受了小镇居民的仇恨和偏见。万圣节之夜,甚至直接成为报复对象。但这都没有扼杀他们发现和欣赏善的眼光、护守正义的良知、直面人之恶和社会之罪的勇气、修正自己偏见的意识。斯科特和杰姆成长的脚步会一步步合上父亲善良、平等、正直、勇敢的步伐。
(以上文字摘自豆瓣影评:从经典小说到伟大电影到银幕英雄,链接: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4962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