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知 | 音乐训练可以培养婴儿的团队精神

(2016-05-12 16:33:08)
标签:

杂谈

http://ww2/large/005y05Szgw1f3sop05xxjj30b407faa9.jpg音乐训练可以培养婴儿的团队精神" TITLE="新知 音乐训练可以培养婴儿的团队精神" />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婴幼儿最初对那些产生快乐的艺术对象的特质是极其敏感的,比如像色彩、亮度与明显的节奏。


音乐,作为节奏的代名词,无处不在,对婴幼儿发展的影响不容小嘘。烦躁不安的婴儿只要妈妈将其抱在左侧或者听到与妈妈心跳节律一致的声音就会安静下来;而对于柔美的声音、动人的音乐,婴儿更是会露出会心的笑容等。


首先音乐是艺术启蒙的第一步,1岁左右的婴幼儿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音乐会做出积极反应,能够跟着音乐的节拍舞动起来。而2岁左右的婴幼儿能在注意倾听音乐中初步感知音乐所表现的内容。3岁幼儿,能与音乐发生情绪上的共鸣,能辨认音乐作品中速度的变化,且其动作能跟随音乐速度变化而发生变化,手舞足蹈得很规律。


与此同时,音乐还可以实现让小家伙稳定情绪,达到听觉训练,培养团队精神等作用。


众所周知,睡前给小家伙听几首催眠曲,在其啼哭时给他一些轻快柔和的乐曲是缓和宝贝情绪的小诀窍。


不少研究证明,即使一个刚出生24小时的新生儿,也能因为耳边的响铃声停止哭泣,并睁开眼睛。对小家伙们来说,听觉比视觉刺激大,生下来就能听到声音,而且会作出反应,而动人的音乐更是提前让宝贝们适应这个多声效的世界,提高其听觉细胞的发育和功能的发展。


而除了个体机能的发展,随着音乐节拍和一位同伴一起手舞足蹈能让即便14个月大的小婴儿也更具合作精神,“我们通常认为音乐无关紧要,但是实际上,在发育初期形成的这些社会联系影响到后来发生的所有事情,包括学习能力以及如何看待他人和自己。”根据期刊《发育科学》,研究者们对48个初学走路的婴儿进行研究,每个婴儿由一位辅导员拉着,随着披头士乐队演唱的《摇摆和呐喊》节奏轻轻跳大约两分钟。他们面前的实验者以同样的节奏或者不按节奏跳跃。然后科学家们测验当实验者“不小心”掉了一个物品或者想捡起一个无法伸手就够到的物品时,这些婴儿是否会帮忙。他们发现跟着节拍跳跃的婴儿们比不按节拍跳跃的婴儿更愿意去帮助,虽然只是稍微而已,但是很明显。


当然任何事情都讲程度,虽然鼓励新生儿听音乐,但也有理可循:


首先听音乐一般以不要超过半小时,最好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听几次,时不时进行乐感刺激。曾有专家对200余名1~2岁的男女婴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每天听音乐两小时以上或经常连续听音乐两小时以上的孩子,学话往往较迟,学习语言的能力往往较差,发生语言障碍(发音不准或口吃)的比例较高,甚至会导致精神上的疾病。


再者,曲目更换不要太频繁,因为重复才可以最大效率地增强婴儿的听觉记忆力,对他将来学习很是有帮助。


最后,在给宝宝选择音乐时,无须从音乐的内容多加考虑,只要注意节奏缓慢、快捷,旋律的刚柔,音量的大小等方面。小家伙在胎儿期就习惯了母亲心跳的节奏,因此播放乐曲最好相似于心跳的节奏,且比较明快、舒展。而诸如迪斯科音乐、摇滚乐等劲爆曲目最好不要选择,因为这类音乐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很可能带来损伤听力,惊悸心脏,钝化听觉敏感等负作用。

 本文原创,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所有

欢迎转发分享,转载合作请联系微信号Bud9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