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惊呆了!宝宝和古典音乐殿堂之间的距离只有半小时!

(2016-05-12 15:26:04)
标签:

杂谈

你第一次听到古典乐是什么时候?是妈妈送的小小音乐盒吗?第一次的古典乐启蒙又是什么时候?初中帅气音乐老师的课堂?(据说很多人古典乐的启蒙是《交响情人梦》中的玉木宏 ↓)


http://ww2/large/005y05Szgw1f3smmb0m3cj30go09hjsf.jpg 

片来自网络


热爱古典乐的@果果妈妈用亲身例子告诉我们,宝宝和音乐之间没有屏障可言,让宝宝爱上高冷的古典乐,其实真的不难,每天半小时的磨耳朵就够了!要做到系统的音乐启蒙也可以很快乐,结合游戏的启蒙效果更佳。孩子成不成为艺术家真的不重要,但是孩子在能够在艺术中生活,一定会给ta小小的童年浸染音乐的快乐色彩。

 


我家的小姑娘果果现在三岁半,因为我自己常听音乐的缘故,古典音乐从她出生开始一直伴着她成长。


我和果爸平常工作比较忙,下班后也很能难有精力和固定的时间再做系统古典音乐启蒙。果果三岁前的古典音乐启蒙地点主要在每次外出的推车和汽车上;三岁后上了幼儿园,因为家离幼儿园车程需半小时左右,我们每天就会在上学路上听古典乐。


孩子不一定都要成为艺术家,但都可以艺术地生活。古典音乐就是一个桥梁,联接现实与诗以及诗无言的更广阔世界。


受到的古典音乐浸染,我的果果高兴时张口就哼唱莫扎特、巴赫、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等的乐章。她也会自然地说出这样的“天真语录”来表达她自己对古典音乐的喜爱:


“老柴《四小天鹅舞曲》前奏是王子的步伐;格里格《晨》洒满了温暖金色的阳光;汽车穿出隧道的瞬间就是拉赫马尼洛夫《G小调前奏曲》里的光芒万丈;洗泡泡浴时她还会作浮夸的陶醉状逗乐,然后感叹这就像在阳光下听莫扎特的音乐,读弗罗斯特的诗。”


“自发性”是孩子成长的最强动力,给孩子心里种下一颗古典音乐的种子,让她“自发成长”的重点,我个人觉得就是两个字:


多听!


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地曲目都适合,怎么听不重要,是否在专注听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和数量。


0-3岁,用游戏力催生古典音乐爱好的萌芽


提到古典音乐,很多是大人们第一时间作抗拒,觉得太难懂或者刻板无趣。但实际上,古典音乐其所谓的“难”只是大人们想象的纸老虎。孩子与任何音乐之间都没有天然屏障,而连接孩子与古典音乐最好的桥梁,就是游戏。


可以参考达尔克罗兹体系的教学实践——选用节奏明快、短小有故事性的曲目,运用各种乐器和各种音色让孩子通过即兴音乐游戏,身体律动和视唱来完成对音感、音准和动作的循序渐进的体验。


果妈重点曲目推荐一:肖邦《小猫圆舞曲》


音乐的意境:一只淘气的小猫无意碰到钢琴键,被突然的低音吓了一跳。乐曲第一段紧张笨拙,第二段颠着脚尖越来越兴奋,开始疯狂跑跳;第三段跳累了但舍不得离开,走路歪歪扭扭;第四段体力又恢复了,小猫已经可以很熟练地演奏啦,小猫的演奏进入了最高潮。


游戏:可以与孩子一起模仿,动作表情越夸张越好,边跑边哼唱曲子。


学习:游戏中可以不经意地让孩子分辨节奏快慢和强弱,分辨音乐中的高、中、低音。


果妈重点曲目推荐二:施特劳斯《电闪雷鸣波尔卡》


音乐的意境:这是一段风雨雷电的狂欢,风来雨从,酣畅淋漓。


游戏:乐曲中有分明的雷声,雨点,风和闪电的声音,可以与孩子一起辨别并模仿声音。波尔卡是捷克的舞蹈,不如让风雨雷电为我们伴奏,来一段即兴跳舞吧。


其他推荐曲目:


  • 肖邦《小狗圆舞曲》

  • 海顿《云雀》

  • 舒曼《童年情景》

  • 格里格《晨》

  • 里奥.莫扎特《玩具交响曲》

  • 柴可夫斯基《四小天鹅舞曲》

  • 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

  • 德彪西 《儿童园地》

  • 圣桑《动物狂欢节》

  • 维瓦尔第《四季·春》《四季·冬》

  • 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等。


4岁 :用文学、绘画等

丰富宝宝的古典音乐体验


有了前阶段的接触,孩子已经能从音乐里听出故事画面和气象万千。


音乐体验,最重要的并不在音符和节奏里,而是在“莫扎特洒下的阴影”里,在“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的诗情中。


这个阶段可以运用奥尔夫理论——选用集诗、画、舞、乐、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音乐内容,让孩子去聆听、参与、述说和创造,诉诸感性回归本源。


我们就从古典音乐与文学、古典音乐与绘画、古典音乐中的器乐与人声这四个方面谈谈如何跟大一些的小宝贝继续展开古典音乐之旅。


1 首先,文学与古典音乐


歌德和席勒的诗被贝多芬融入音乐,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和《浮士德》等被众多作曲家演绎出不同风格的乐章。而神话和童话则是孩子们戏剧的开始。音乐故事开始了,空气中充满了金色音符,跳跃闪烁;音乐故事结束了,月光如水,清风拂面。

果妈重点推荐曲目:


  • 莫扎特《魔笛》

  • 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天鹅湖》

  • 拉威尔《鹅妈妈》

  • 普罗柯菲耶夫《彼得与狼》

  •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等。


果妈推荐音乐绘本一:《最美的音乐故事绘本》


http://ww2/large/005y05Szgw1f3smn4wmh0j30b00c9q42.jpg 

果妈推荐音乐绘本二:《彼得与狼》


http://ww4/large/005y05Szgw1f3smn9aciwj30gf0gh419.jpg  


2 绘画与古典音乐


大家都知道绘画上有著名的印象派,实际上,在古典音乐流派上,也有印象派音乐。


“印象派”最早来自莫奈的《日出印象》,莫奈用光和影作画。印象派作曲家则是用音符和器乐把诗篇、感觉、画面融合。印象派音乐具有浓厚的色彩感,据说这非常有助于孩子的通感教育。


果妈重点推荐曲目:德彪西,《牧神的午后》。


http://ww1/large/005y05Szgw1f3smnfmlsfj30fk0cxgoj.jpg 

《牧神的午后》是一首根据马拉美同名诗集创作的管弦乐。


乐曲一开始,管乐中的小精灵长笛悠扬典雅从天而降,法国圆号低沉圆润,到最后弦乐加入委婉缥缈,渐弱如梦如幻,听者好似乘着一只云帆飘然而去,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诗人马拉美听完此曲后说:


“这音乐把我诗中的感情吸取出来,赋予它一种比色彩更热情的背景。”


这样的音乐内容言语是无法表述的,孩子可以自己徜徉其中尽情感受和创作。


3 对宝宝的古典音乐启蒙,不要忽视器乐启蒙


http://ww3/large/005y05Szgw1f3smnnh38vj30dw0b4t9x.jpg 

器乐如印象派中描述,古典音乐中不同乐器的质感凸显非常迷人,是可以让孩子热爱乐器的。


最重要的是,为宝宝以后枯燥的乐器学习埋下伏笔呀!      

               

比如同样《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的结尾,作曲家自己理解和感受不同选用的乐器也截然不同,德彪西用弦乐,勋伯格用小提琴,而福莱用的是长笛。可以让孩子对比来听,相同故事情节在不同乐器表现下画面和感受是否有些不同呢。


果妈重点曲目推荐:


  • Decca Legends系列


http://ww2/large/005y05Szgw1f3smnrzn3dj30fl0fr0vv.jpg 


“Decca Legends集合了传奇性的伟大音乐家和一批传奇性的杰出录音,受到著名音乐评论家的崇高评价,也深受爱乐者的受落,且历久不衰。”


最杰出的选曲、最杰出的演奏,最杰出的录音,大师的音乐盛宴完美又省心。


这一套绘本并不局限于古典乐,它的重点是乐器启蒙。


分别为弦乐、键盘乐、打击乐等8种不同乐器主题。CD音乐和故事相互融合,同时每本书介绍了不同乐器的音色和种类、不同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文化等。


4 伴随宝宝认知的发展,尝试人声音乐的逐渐导入


人声音乐从格里高圣咏到帕勒斯特里那的复调合唱再到蒙特威尔第、威尔第和瓦格纳的歌剧,一路变迁都有着时代的艺术精神本质。


人声澄净肃穆充满光辉,“Almost  Angels”的质感是无法替代的,圣咏的人声澄净肃穆充满光辉,也是与天使般纯洁的孩子最贴近的。


拉斐尔有一幅著名作品, 《塞西莉亚》(St.Cecilia),充分表现了人声音乐的无上魅力。


http://ww3/large/005y05Szgw1f3smo5l54wj30b00hstb5.jpg 

画中站着五位圣徒,他们面前的地上杂乱地放着维奥拉琴、铃鼓、长笛、三角铁和扬琴,只有中间位置上的圣塞西莉亚手中还拿着倒垂的小管风琴。她举目望天,好像凝神倾听着画顶上天使们的合唱,纯净的天使之声使她再也无力、也没有勇气奏乐了。


而歌剧也并不是“曲高和寡”,它的起源是文人音乐家想在音乐上再造古希腊悲剧,想用“自然的人声”唤起观众更强烈的情感,是以“音乐作为手段的戏剧”。


歌剧特有的温柔婉转、趣味对话孩子很喜欢听和模仿。大人可做极简单的内容介绍,不用在意歌词的含义,而是愉快地与孩子一起来一场“用音乐对话“的游戏。


果妈重点推荐人声曲目:

  • 帕勒斯特里那《教皇马切尔弥撒曲》

  • 莫扎特《魔笛》

  • 蒙特威尔第《爱之歌剧》

  • 拉威尔《小孩与魔咒》

  • 威尔第《阿依达》、《奥赛罗》

  • 比才《卡门》

  • 普西尼《图兰朵》等


爱是一道光,窗户打开越大,透过来的光就越多。


爱也一个循序渐进升级的过程,从最质朴原始的喜爱,到后来体会感悟加深爱就会越发深沉。而培养宝宝对音乐的爱,会是一个“反哺“的过程。让我们帮宝宝打开这扇窗户吧,让古典音乐的光照进来。


  附1:满满妈妈补充曲目及音乐绘本推荐:


1、《越听越聪明--影响中国孩子的永恒的古典音乐》


http://ww2/large/005y05Szgw1f3smolkakuj30go0gugmy.jpg 

共有三张CD,包含了共49首精选的古典名作,曲目的版本经果妈鉴定也非常不错。作为给宝宝的的第一套综合型入门型的古典音乐启蒙大碟是很合适的选择。


2、Raimond Lap《宝宝的异想世界》


http://ww4/large/005y05Szgw1f3smowtd4vj30go07975r.jpg 

Raimond Lap是一位荷兰的音乐家。他改编了大量的古典音乐,根据婴儿对声音的敏感点,增加了宝宝的哭声,笑声,咿咿呀呀声,呼唤爸爸妈妈的声音……还有各种有趣的声效。他的《宝宝的异想世界》系列(Lovely Baby Series)在世界广为流传,影响很大。


3、HBO美育大碟classical baby


http://ww2/large/005y05Szgw1f3smp4fdomj30hs0on432.jpg 

最早也是果妈推荐给满满的。HBO出品,包含音乐,舞蹈,诗歌,艺术四张美育DVD。每一张碟片都是可爱的卡通画面,用宝宝最能接受的方式,普及各种艺术之美。


4、吴金黛”自然之声“系列碟片


http://ww1/large/005y05Szgw1f3smpa1wtbj30hs0hstbu.jpg 

吴金黛是台湾的一位音乐制作人。制作了包含《森林狂想曲》在内的一系列大自然音乐。以《森林狂想曲》为例, 共收集台湾鸟类、蛙类、蝉类、虫类、山羊、猕猴、飞鼠、溪流…等近100种自然声音,呈现出自然声音与音乐融合的最高境界。


5、”儿童音乐之旅“系列音乐绘本

http://ww2/large/005y05Szgw1f3smpg4da9j30hs0pqaf8.jpg 

"超长白金CD原版引进,法国国家家庭教育出版金奖,集结众多欧洲重量级画家与音乐家打造"的一套音乐启蒙绘本。这是满满妈妈十分喜爱的一套音乐绘本,五张CD呈现出风格迥异的音乐风貌,每一张都值得反复聆听。


以上补充曲目不局限于古典乐。从满满出生开始,给她听这些音乐,希望为她提供更丰富的感受,帮助她更好地感知周围这个美妙又复杂的世界。满妈也一并分享给大家。


  附2:果妈之宝宝古典音乐启蒙攻略回顾:


1.古典音乐其所谓的“难”只是大人们想象的纸老虎,宝宝和任何音乐之间都没有屏障。


2.给宝宝古典音乐启蒙,妈咪们也要根据宝宝年龄和认知分龄进行。


3.怎么听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和数量,每天十分钟也好,幼儿园路上也好,坚持下去就好。


4.爸爸妈妈有没有古典音素养也没关系,从文中的名家经典推荐入手,比如入门级的《越听越聪明》系列、或者传世经典《Decca Legends》系列,与宝宝一起展开美妙的古典音乐之旅。


5.最最重要的是,每个孩子不一定都要成为艺术家,但都可以艺术地生活。


5.最最重要的是,每个孩子不一定都要成为艺术家,但都可以艺术地生活。


 作者介绍 
    果果妈妈
某全球著名通讯公司通信工程师、古典音乐发烧友、亲子阅读爱好者。在微信公众号“满满的小书”上连载宝宝古典音乐启蒙等系列文章,与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共享音乐之美。

http://ww2/large/005y05Szgw1f3smrk1kfmj30hs0j876d.jpg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满满的小书 ,萌芽研究所BUD获授权转载
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