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雾霾生存手册那么多,这一篇教你如何看清净化噱头

(2015-12-31 17:52:33)
标签:

杂谈

自打帝都迎来第一次红色雾霾预警之后,好像雾霾这个关键词也就再也不成为“新闻”了。是啊,你会整天关心天天黏在你身边的一个讨厌鬼吗?特别是这个讨厌鬼已经讨厌到无力吐槽的程度了,说多还给自己添堵不是吗?

别说北京是雾霾重灾区了,上个星期,连广州都有雾霾破表的日子,穹顶之下,无人幸免。

单身的朋友们可能还大大咧咧不在乎,但有宝宝的家庭就没有办法“自暴自弃”了,宝宝戴不了厚重的防霾口罩,雾霾天只能家里蹲。但你知道吗?紧闭门窗,雾霾还是会从门窗缝里溜进来,而甲醛、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则被闷在家里散不出去。除了PM2.5,空气污染中还包括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甲醛、VOC气体……关窗也不是,通风也不是,怎么办?难道只能默默“等风来”?

答案当然是NO了,雾霾之下,等风来不如靠自己,净化空气是一场生存大战,但是如何正确净化你真的知道吗?@萌芽研究所BUD 邀请了科学松鼠会的@松鼠会Sheldon 博士,从专业的角度来给担忧的爸妈们讲讲雾霾生存指南。

 

对我们有威胁的污染物有哪些?

室内外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以下几种:


下面是在“空气质量”APP上刚刚截的图(萌芽注:讲座日期为12月17日,因此下图为当天资料),主要监测的污染物包括:PM2.5 PM10 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PM2.5,臭氧和甲醛的问题,因为这是当前空气质量问题中的“主要矛盾”。


1. 小身材,大祸害的PM2.5

PM2.5=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

PM2.5=碳 硫酸盐 硝酸盐 重金属 有机污染物 其他

雾霾是如何形成的

 

PM2.5中的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有潜在风险

----通过摄取、皮肤接触以及吸入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对成人有潜在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对儿童有非致癌的健康风险。

----通过对上海市大气环境中的PM2.5及其5种重金属污染物(Cd镉、Cr铬、Cu铜、Pb铅、Zn锌)含量的检测,表明5种重金属元素对成年男性的健康风险最大,其次是成年女性,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风险则最小。

以上这些研究在各个大城市的PM2.5样本中检测到了多种重金属污染物,并且评估了它们的健康效应。认为对某些人群(儿童,成年男性及女性)显著提升了健康风险。


PM2.5和肺癌、哮喘

----PM2.5平均值每上升10微克/立方米,死亡率就会上升4%,肺癌死亡率会上升8%。

----大气中PM10浓度每上升10微克/立方米,短期内儿童哮喘的住院人数平均上升1.75%,而PM2.5浓度每上升10微克/立方米,短期内儿童哮喘的住院人数平均上升3.45%.

----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PM2.5浓度的降低,与成人哮喘门诊率的降低有关;与奥运期间人群健康相关的经济损失(心肺系统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下降呈正相关。

以上这些研究调查了不同地区的吸入不同PM2.5浓度的人群,分别得出了PM2.5同肺癌死亡率、哮喘发病率正相关的结论。所以说,我们要追求健康,就要尽量避免吸入过多的PM2.5。


2. 健康二号杀手---臭氧

我国的大城市,在夏季6-8月的时候,天很蓝并没有雾霾,但其实可能有一种跟雾霾同样可怕的污染物超标,那就是臭氧。所以没有雾霾,并不等于没有污染。

PM2.5问题相对较弱的夏季,反而是臭氧超标高发季节。因为PM2.5源于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氨的光化学反应。臭氧源于氮氧化物的光化学反应。这俩坏蛋可以说是一个爹生的。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浓度高时会让呼吸道非常难受,引发各种疾病。

(想要了解更多细节可以上WHO中文网站http://www.who.int/zh/)

气象学博士后“大脸撑在小胸上”制作了臭氧导致住院/死亡的病例的截图。



3.室内污染的长征军---甲醛

甲醛通常源于装修材料中的胶水,这种胶水中可能有未完全发生反应的游离甲醛,也有可能通过水解产生游离甲醛。游离甲醛源源不断地从装修材料表面渗出来,就引起了室内甲醛污染的问题。

一些国内的研究称,普通装修后1年之内,绝大多数家庭的甲醛和有机挥发物都超标。装修1年之后,很多家庭的有机挥发物都会达到标准。但是甲醛不会。据他们估计,甲醛的释放年限是10-15年。

国家标准的测量要求是“关闭门窗12小时”后再测量甲醛浓度。这个时候超标,只能说甲醛累积到了一定浓度。如果你时刻保持开窗通风,甲醛渗出来一点儿就吹走一点儿,可能完全不会遭遇超标环境。


4. 想不到的室内PM2.5---油烟

家庭炒菜的油烟是室内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我国肺癌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最好的办法是不要用高油温的炒菜方式。自己弄一个“自动炒菜机”,盖上盖子自己炒,这样油烟不容易泄露出来,比较适合懒人,对口感要求不苛刻的人来说挺合适。当然最好的方式是使用清蒸、水煮等的方式烹饪菜肴,最大限度地减少油烟。



5. 国家标准和残酷现实

我国设立的PM2.5室外浓度标准是,每年的平均值35微克/立方米,每天不超过75微克/立方米;或者年平均值15,每天不超过35。这其中,一个是一级标准,一个是二级标准。国际上的标准通常更严格,一般在10-15中间。

但是,现实情况是,即使在我国相对宽容的标准下,我国大部分城市的PM2.5年平均值都是超标的下图是“2014部分城市PM2.5年平均值”,其中排名第一的河北邢台PM2.5年平均值竟然是国家标准最大值的整整4倍:


小范围内减轻雾霾的伤害

你可以考虑空气净化设备

 

既然PM2.5超标在我国城市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我们很难独善其身。但为了在室内的小环境中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希望引入空气净化设备。

 

1. 空气净化设备的类型

新风系统/新风机

运行方法:把外面的空气过滤后再抽到房间里,再把房间内的废气排出去。

安装方式:中央新风系统需要在装修前安装,壁挂式新风机可以在装修后安装,但都需要在墙上或窗户上开孔。


家用空气净化器

运行方法:在紧闭门窗的前提下,净化室内的空气。

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的净化原理大概分为三种:静电集尘、离子型和滤网型。

但是从理论上说,静电集尘和离子型技术可能会产生一种副产物——臭氧。所以不推荐在家里引入可能产生臭氧的空气净化装置而我们大部分讨论“空气净化器”时,说的都是使用滤网过滤污染物的空气净化器

 

2. 如何挑选适合的空气净化器?

是不是随便买一个净化器放家里就万事大吉了呢?

当然不是。降低室内PM2.5的过程,就像小学的数学应用题:一个巨大的污水池,一个管子不断灌入污水,一个管子不断净化污水。请问过了多久能把污水池里的水全部变成干净水?如果不给出具体条件,这个应用题是没法解答的。


使用空气净化器,你首先需要知道以下信息:

①室外PM2.5有多高

②你自己想把室内PM2.5降到什么程度

③房间有多大

④房间密封性如何

⑤空气净化器的净化速度如何

比方说,我个人追求的目标是,在雾霾天把家里的PM2.5浓度降低到35以下;在普通天气降低到10以下。

挑选净化器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关注空气净化器的净化速度,也就是CADR(是洁净空气输出比率的缩写)。

假如CADR=550立方米/小时,就是说它每小时可以净化550立方米的空气。那么这样的净化器通常用在多大房间里呢?根据我们国家的标准,这个数据除以10大概就是它在这个模式下的适用面积。比如550除以10等于55,那么55平米可以看作(粗略估计)它在这个模式下的使用面积。

在相同的环境中,CADR值越大的净化器,让PM2.5浓度衰减的速度越快。

在实际环境中,因为门和窗户不是完全密封的,可能会有脏空气源源不断地渗进来,所以空气净化的速度可能还会减慢一些。如果空气净化的速度始终比不过脏空气渗入的速度,室内的PM2.5的浓度就不会继续下降,会维持在一个平衡值。

所以,原则上我们建议挑选CADR值大的净化器


3. 你不可不知的注意事项

①通常净化器上标注的CADR值都是最大工作模式下的数值,噪音比较大,一般家庭不会一直开到最大档位。

解决方法:

看一下最静音的档位的CADR即把标注的CADR适用面积再除以2。比如本来CADR550适用55平米,你尽量把它用在25-35平米的空间,这样你就可以一直维持在低档位。


②光有净化器还不够,家里到底有没有净化彻底,需要用数据衡量的。

解决方法:

如果只是家用,买一部利用激光散射原理的便携式PM2.5检测仪或者有些净化器自己就带有这种检测仪。比如小蛋的空气净化器就自带检测仪(我是该净化器科学顾问)。


③净化器滤网会用时间长了会变脏,滋生细菌,而且净化器的净化速度就会下降。

解决方法:

定期检查初效滤网初效滤网是拦截大灰尘和毛发的,如果脏了就要及时清理,比如用吸尘器吸。要及时更换HEPA滤网。(我建议,如果在北京天天开净化器,冬天污染重,用3个月就要换掉滤网;春秋季节可以适当延长)


④紧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时间长会导致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甲醛等浓度会超标。

解决方法:

如果雾霾不是特别严重,1-2小时左右考虑打开门窗暂时通风,过一会儿再关上门窗继续开净化器。也可以安装新风装置,把室内空气抽到室外,再把室外新鲜空气过滤后抽进来;因为很多新风系统有热交换的装置,可以减少家里的热量变化。另外,装备了改性的活性炭滤网,或者添加了金属氧化物等催化剂的滤网,都有去除甲醛的能力。


你最关心的雾霾问题都在这里

Q1:为了减少雾霾,我们普通人能做什么?

答:少浪费。只要花钱消费,就会涉及到工业生产、运输中的能源使用,就可能间接导致增加工业排放。所以,我们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减少不必要的工业排放。


Q2:网上传的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所吸入PM2.5等污染物的食疗方子(如山药木耳等)真的有效么?

答:PM2.5是直接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从肺泡进入血液的。吃所谓的食疗方子没有用。不过正确的饮食对于健康是很重要的,营养不均衡也会让你生病。


Q3:对于装修好的房子,除经常通风外,还有什么方法来净化空气呢?如何合理有效地检测家中甲醛和其它有害气体的排放?

答:装修前就尽量考虑到这个问题,比如要不要装新风系统,要不要少用板材、墙纸以及某些有气味的家具。另外,在家里种植物是没有用的。至于检测,一般都需要有资质的专业机构上门采样,再拿回实验室分析,但通常很贵。我个人的理解是,能闻到气味或者感到不舒服的,肯定有啥东西超标。如果没有气味也没有不适,也不一定就是达标。


Q4:现在天气预报都有污染指数,是不是优和良是就可以放心的外出,轻度污染及以上需要戴口罩?

答:最好自己下载一个空气质量APP,看原始数据。不要轻易相信什么“优”和“良”。因为“优良”是主观定义的标准,不同国家不一样。你看到的“优”可能在别的国家就是轻度污染了。防PM2.5效果好的口罩一般都会有一定呼吸阻力,戴久了会觉得累,不适合呼吸肌较弱小的小孩和老人,这个也要看具体情况。


Q5:为什么很多国外品牌的净化器的CADR值都不大呢?

答:因为国外净化器的使用目的是过滤花粉等过敏源,国外的PM2.5浓度没有国内爆发时这么高,可能不需要那么猛的机器。


Q6:家里刚装修好,没有装新风装置,除了开窗通风还有什么办法?还有家里用的是地暖 天然石材,有辐射么?

答:可以使用一种技术把家具表面涂满药水,让甲醛出不来。但是我没有做过实验,无法评估这种方法是否有效。如果在生活中把涂层磨损了,估计甲醛还是会释放出来。地暖 天然石材没有电离辐射。


Q7:对于新居选择楼层方面有什么建议?

答:楼层对PM2.5浓度没什么影响,但是有些楼层的通风通道设计的不好,有些楼层会有别人家排出的废气倒灌问题,比如我以前租的房子,别人家一炒菜我家就闻到了,这些对室内空气质量而言都不好。


Q8:我家距离高速公路200米,平时该注意什么?该搬家吗?

答:我看过两个研究,一是说离主干道越近,猝死的概率越高(相关性,非因果性);二是重金属的分布,离公路越远,浓度越低。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尽量避免住在主干道附近。


Q9:已装修过的房子,还可以装新风系统吗?如果已经装了新风,净化器是不是不用装了?

答:已经装修的房子也可以装,因为会有难看的管道,不嫌丑的话就可以装;或者装壁挂式新风机。新风机的风量普遍比较小,我建议还是另外配个净化器以备不时之需。


Q10:如果雾霾天关窗户,没有使用净化器,对小孩影响是不是非常大,会得呼吸道疾病吗?

答:PM2.5对身体有损伤,这是一定的。具体到某个小孩,会不会得呼吸道疾病,这个无法判断。现有的研究都是说会增加疾病发生的概率,加重已有疾病的程度。


Q11:选择空气净化器主要看哪些方面?

答:先看CADR值,再看有没有PM2.5传感器等,抓住主要矛盾。记得要看下静音档或者小功率档的CADR值是多少。另外,如果没有PM2.5传感器的话,那就根据APP上读到的室外的PM2.5浓度决定家里要不要开净化器。


Q12:甲醛会溶入到水里吗?

答:甲醛会溶于水。净化器除甲醛功能的测试,就是用蒸干甲醛的水溶液的方法释放甲醛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在家放几盆水就能避免甲醛超标。


Q13:拿150平的房子来说,是不是需要两三台空气净化器?还是有高效率的净化器可以满足呢?

答:是的,每个房间都至少需要一台适合该房间面积的净化器。


参考资料:

上海市PM2. 5重金属污染水平与健康风险评价,《环境科学学报》

Bioaccessibility and healthrisk of arsenic and heavy metals (Cd, Co, Cr, Cu, Ni, Pb, Zn and Mn) in TSP andPM2.5 in Nanjing, China,Atmospheric Environment

北京市冬季PM2.5中水溶性重金属污染特征,《中国环境科学》

大气 PM2.5 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科学通报》

大气颗粒物与儿童哮喘住院人数相关性的Meta分析,《中华儿科杂志》

Lung cancer, cardiopulmonarymortality, and long-term exposure to fine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JAMA

我国部分城市臭氧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晴空下看不见的健康杀手,《科普中国》

http://www.epa.gov/iaq/pubs/residair.html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空气净化器,GB/T18801-2015

谢谢Sheldon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