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年轻的妈妈们聚在一起,总会忍不住吐槽长辈的育儿方式,什么宝宝不吃盐没劲儿啊,说米糊没营养一定要喝粥才行啊,说进口牛奶不好现挤的才好啊,跟他们讲科学育儿完全是对牛弹琴。偶然看到一张86年的正规官方育儿手册(下文有图有真相,看完绝对令你的世界观崩塌),整个人都不好了……吐槽无力的同时才发现其实长辈们心里也委屈啊,他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把我们养大的,也曾经是战战兢兢地遵从各种指导,想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呢。
·如许姑娘·
前互联网从业者
家有野生男娃一枚
爱毒舌 爱八卦
爱烘焙 爱自驾
前段跟亲戚聊天的时候,听亲戚说一同事的孩子,从六个月起就跟大人一起吃面条,油盐不忌,并且孩子的家长引以为傲。
“六个月?!就吃带盐的面条?!家长还是医生啊?!”我瞪眼。
亲戚觉得我大惊小怪:“这有什么,你们当时不也这么被养大的。”
的确,看看这份86年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印发的“育儿指导手册”,赫然建议从婴儿出生后第二个月就开始添加辅食,而第一个月必要时也可添加少量豆浆和代乳糕。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8c09dda1bcb7cf5f23e3ca84ae56d6ba.jpg
(图片版权来自公众号“败家妈咪”,已获授权转载)
而这“代乳糕”又是什么鬼?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借助万能的搜索引擎,终于在一篇论文里找到了答案:
“在我国绝大多数农业地区人民的日常膳食里,没有乳品;近些年来,在许多大城市中虽然有乳品供应,但数量有限,售价也较高。在这种情形之下,当婴儿们缺少母乳时,用植物性食物来作代乳品是很自然的。用稻米和小麦为基本原料做的糕干(或称奶糕,代粥糕,乳兒糕)是多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的东西,一直沿用到今天。”
——《代乳品的研究——Ⅱ.代乳糕5410的制备和营养成份》,发表于1956年4月。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8e9c6655cd41ebf33230c144aa46fc41.jpg
一份代乳糕,从五十年代(甚至更早)吃到了八十年代末。说实话看完后我瞬间理解了那些对别人养娃满腔热情地“瞎指导”的长辈们。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bf9f322dbd4578960a710b94eafd4034.jpg
在他们那个年代,信息匮乏、资源短缺,衣食都要凭票供应,获取知识的渠道远不像现在这样多样化。对于她们来说,睡平头、吃盐饭、扶站扶走就是天经地义。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次肉,妈妈哪来的母乳?给娃搞点代乳糕吃吃不错了,要啥自行车啊~(本山脸)
我公公就很鄙视我们买进口牛奶,他觉得小时候吃不上奶,托党妈妈的福现在能在小区订牛奶便宜又大碗已然是赚爆了:“奶还不都一样,烧那钱干嘛?!”我老公施施然一句话噎过去:“茅草屋也是房子,也能住,为啥还要买花园小区,还要买学区房?”
讲话要看语境,听长辈的“瞎指导”也是。现在看三十年前的育儿理念hin荒谬hin搞笑,别忘了,在当时可也是先进经验哩。任何事都需要终生学习,现在我们所倡导的科学理念将来也可能会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就像代乳糕一样。所以不妨对长辈们的热情指导宽容些,好意心领,恕不接受。
与其嘲笑别人,不如做好自己。来,干了这碗代乳糕!
你吃过“代乳糕”吗?赶紧打电话问问爸妈,然后留下评论告诉小萌芽哈哈哈~
本文由文章作者原创投稿,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所有,欢迎转发分享,转载合作请后台联系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