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婴幼儿湿巾检出防腐剂?与其被质检报告牵着鼻子走,不如了解多一些防腐剂基本知识

(2015-09-18 16:27:14)
标签:

杂谈


2015-09-17 瑞可 
萌芽语

这两天因为湿巾检出防腐剂的新闻,有不少人来问萌芽,到底是怎么回事?湿巾还可以用吗?萌芽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敢妄自下定论。但有几点是基本常识,在此可以和大家分享:


1、产品中检出防腐剂,是正常的。因为不管是在大部分包装食品中、还是接触皮肤的湿润亲肤用品中,防腐剂都是最基本的添加成分。试想,如果没有防腐剂,产品中的微生物等于没有敌人了,在湿润的环境里,它们可以一直繁殖生长,然后被你抹到脸上,吃进肚子里,那才是真正对健康最大的威胁;


2、当然有一些防腐剂是国家或国际上明令禁止添加的,那这部分属于非法添加剂了,查到必封杀之


3、根据下文作者的介绍,此次检出的防腐剂CIT、MIT,目前在国际上仍未被认定禁止添加,但按现有趋势发展,将来极有可能被禁用或限用


4、脱离了剂量谈伤害就是耍流氓。此次质检报告最大的一点不足的是,没有标明剂量。所以没有办法判断究竟这些产品有多不安全。这也是萌芽前两天一直没有就此事发稿的原因。



5、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湿纸巾当中必须添加防腐剂,只是添加什么品类 ,添加多少份量,都需要进一步监管。但一切标榜可以“手口使用”、“舔也安心”的产品,则一定需要拉黑!


因为这方面萌芽不是专业,所以特地向下文的作者瑞可取得转载授权,文章对此次湿巾检出防腐剂事件有详细的解释,供大家参考:



文瑞可(微信公众号:truebuty)

近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了湿巾比较试验结果,发现从超市、百货及网络等销售渠道的50件湿巾样品中检测出含2种防腐剂:CIT(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MIT(甲基异噻唑啉酮)。其中心相印、启初等21件样品检出CIT,2件样品的MIT检出量较高。其中在25件标称“婴幼儿”等字样的样品中,有12件检出CIT。 消费者一片哗然,开始质疑产品还能不能用。


那么这些防腐剂到底是些什么?有多大的危害?湿巾还能用吗?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cc911149f1b78a6ba17dbe2c24320960.jpg


MIT,CIT是什么?


MIT是甲基异噻唑啉酮的简称,是一种高效防腐剂被广泛用于化妆品行业中。CIT是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的简称,常与MIT一起联用,这种MIT/CIT混合使用的防腐剂常称之为卡松。所以,MIT的使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使用MIT,而另一种是加入卡松的形式,即MIT/CIT的复合物。



湿巾中有MIT,CIT违法吗?


不过,就算在湿巾中检测出了MIT,CIT,也不能代表湿巾就是违法国家法规的。因为湿巾在国内不属于化妆品法规管理范畴。而且湿巾的现行标准中,也没有不让使用MIT和CIT。由于MIT,CIT这些防腐剂高效而便宜,因而大受一些湿巾厂商的欢迎,纷纷在产品中添加MIT,CIT。但是,产品本身在国内并不违法。



它对人体有多大伤害?


在化妆品行业,MIT和CIT都是限用成分。对于单用MIT作防腐剂的情况, 之前欧洲及国内的法规限量为0.01%(即100ppm)。对于以卡松形式的添加,限量为0.0015%(15ppm)。 虽然在高浓度条件下,比如在斑贴实验中,容易造成一些人的皮肤刺激性及致敏,但此前认为这些防腐剂在规定的使用浓度下使用是安全的。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bc6cfa690811c4c4108f0904c9e42f5c.jpg
目前,根据国内标准湿纸巾中是可以添加MIT和CIT两种防腐剂的。


近年来,由于病例和相关临床证据的急剧增加,欧洲化妆品个人护理用品协会经过对MIT进行了全面审查,并在2014年认为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使用含MIT的驻留类化妆品(包括化妆用湿巾)和接触性过敏、过敏性接触皮炎有关联,认为在驻留类化妆品(包括化妆用湿纸巾)中禁止使用防腐剂MIT以减少其诱导接触性过敏的发生率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发表了关于驻留类化妆品(包括化妆用湿巾)停止使用防腐剂MIT的行业建议。


(注:什么是驻留类化妆品呢?指的就是不要冲洗的产品,比如护肤膏霜,乳液,护肤凝胶等等。而冲洗类的产品就是后续要用水洗的,比如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类。)


目前,欧盟委员会方面关于MIT/CIT安全性的重新技术审查已结束。禁用或限用这2个成分是铁定的事实。今年夏季,关于MIT和CIT在驻留型产品中的使用,已颁布了征求意见稿,也就是说很快在欧洲的化妆品中,驻留型产品以及湿巾中将不再允许使用MIT和CIT。10月份也即将发布关于MIT和CIT在冲洗型产品中的使用量建议,很有可能MIT允许的使用量会从100ppm降到15ppm,甚至完全禁用。这一切没有悬念,只是时间问题。



驻留类如此,冲洗类呢?


之所以这样考虑,是因为在驻留型化妆品中,致敏的风险加大,虽然由于个体差异并不意味着你使用了含MIT,CIT的驻留型化妆品就会一定致敏,很可能你也一点事情也没有。但本着对产品安全的更高要求,在驻留型化妆品中禁止其使用是一件非常正确,且对消费者有益的事情。


在冲洗类化妆品中,由于与皮肤接触时间短,加之MIT的量添加量也不多,所以没有那么严重的问题。MIT/CIT混合物卡松也是同理,在冲洗类化妆品中不必过于纠结。但欧盟委员会不这么看,可能在此基础上出台最严格的法规——禁止在冲洗型产品使用MIT!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d9ffe200a4fb5b650815ab9a73c5f394.jpg



我给宝宝用过这些湿巾,怎么办?


国内法规,一来没有对湿巾的防腐剂禁止添加MIT,CIT,二来也还没有更进欧洲关于MIT/CIT的最新法规进展。但因为我国的化妆品法规是从采考欧洲过来的,极有可能以后会采用同样的限制MIT,CIT法规。如果是婴幼儿,由于皮肤更娇嫩,产品标准理应比成人用品更高,产品使用的防腐剂理应得到更湿和更安全的。所以,不建议婴幼儿用含MIT,CIT的湿巾。


那,如果我已经给孩子使用过了含MIT,CIT湿巾的,怎么办呢?不必过于惊慌,因为这2个防腐剂在人体内基本上不会积聚。以后停用就是了。



报道里还能看出啥?


根据报道来看,如果湿巾配方中确实添加有这些防腐剂,那我们有如下建议:


对于消费者,特别是一些皮肤容易过敏的消费者,不建议使用含MIT,CIT的湿巾产品。 即使一定要用或者得用完发现也没有什么皮肤问题的消费者,也要注意不要在眼睛、口腔等有粘膜的部位使用湿巾,切勿用于伤口、红肿或湿疹部位。


如果是婴儿用湿巾里添加MIT,CIT,那厂商的产品就很必要提升产品的品质了,不要添加MIT,CIT,即使法规没有强制要求。对于消费者,我们的建议是不要让婴儿使用含这类防腐剂的湿巾。


如果是婴儿用湿巾里添加MIT,CIT,同时品牌商还宣称“手口湿巾”,或者在包装上强调“清洁乳牙”、“食品级原料”、“舔也安心”,这类明显引导消费者将湿巾用于婴幼儿口腔内清洁。那就是对极不负责任的宣传。这些防腐剂禁止入口,说出这种宣称的品牌不值得信任,碰都不要碰他们的产品!


本文由文章作者原创,萌芽研究所BUD获授权转载。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39aba705d8ae3fa98fecadc5ddcd3133.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mmbiz_qpic_cn/aadc91fb36b469136afb560b4f9c7609.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