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婴幼儿腹泻不可怕,防止脱水是关键 | 一期一会

(2015-03-10 12:51:57)
标签:

杂谈

你有愤怒到想要揍孩子的时候吗?| 聚焦

2015-03-09萌芽研究所BUD
http://mmbiz.qpic.cn/mmbiz/UibTXbxDzS9hfv9nyWqfdQ4Ysic8pdKpVyx4NFh1LJc96TnU80c1iaIbiaMS79DbMTLsjIsxib18iaIicyLicSibwxjDB0Q/0?tp=webp&wxfrom=5一期一会" TITLE="婴幼儿腹泻不可怕,防止脱水是关键 一期一会" />
@萌芽研究所BUD 的第337篇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更多母婴育儿原创科普知识,独家放送。

虽然想着尽可能的用语言表达,但忍不住想要动手的时候还是有的吧?每个人都有跟自己内心的恶魔斗争的时候吧?

根据"儿童挑战号"20127月关于"教育孩子有必要动手吗"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成的家庭觉得有时候是有必要的。话虽如此,尽可能的不动手这一点却也似乎是大家的共识。来听听专家和前辈妈妈们的意见。

http://ww3/large/005y05Szgw1eq0j9viheaj30zk0qm7av.jpg一期一会" TITLE="婴幼儿腹泻不可怕,防止脱水是关键 一期一会" />
教育孩子真的需要动手吗?

对于语言的理解力还不成熟的12孩子,"揍一顿就知道了"是真的吗? 我们采访了对儿童发展心理很了解的岩立老师。(岩立京子:东京学艺大学综合教育科学系教授。研究方向是发展心理学。监修过《儿童教养》(NHK出版)等,一儿一女的妈妈。)

Q1:严肃批评时,揍是有必要的吗?

A1:除了让孩子感到恐惧以外,"到底什么不能做"却并没有传递到。孩子即使挨揍,也无法理解到底什么不能做。揍孩子只能让孩子恐惧,并随之剥夺了孩子思考的能力。用疼痛控制孩子的话,教给孩子的不是"因为OO,不能做"而是"会挨揍,不能做"

 Q2:知道挨揍痛应该也会知道被打的人痛吧?

A2:只会传递"打人也可以",并不会了解对方的痛。孩子在粗暴的对待别的小朋友时,为了让施暴的孩子感受到同样的痛而揍TA只会起到反效果。只会传递给孩子"对方做了坏事揍TA就好了"的信号,至于"到底什么不能做""对方在想什么"却完全传递不到。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明白对方"心理上的痛"

Q3:只是很轻的拍一下手或者屁股也不行吗?

A3:家长的情绪有升级的危险。在重复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习惯这种程度的痛苦,很可能不打重一点就起不到震慑作用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情绪会有逐渐升级的危险不是吗。再者,孩子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很可能就会向比自己更弱小的孩子采取同样的行为。

由此可知,打孩子对家长和孩子双方来说都没有任何好处。但是,12岁的孩子仅靠说教真是太难了。

 不动手的养育,怎么办才好?

1,2岁的孩子正好处在反抗期,普通的办法可不好使。下面来介绍4个如何避开 "动手"事态的秘诀——无痛教子法。

http://ww4/large/005y05Szgw1eq0jdgig33j30zk0qmagd.jpg一期一会" TITLE="婴幼儿腹泻不可怕,防止脱水是关键 一期一会" />
[心]秘诀1:等孩子冷静下来再说教

当孩子做了坏事后,马上说教,结果效果不好导致双方情绪升级的事情应该有过吧?首先,想办法让孩子的情绪冷静下来再试着说教,孩子的理解状况会比之前顺利的多。

操作顺序
1
:孩子干坏事以后用严肃的表情和声音制止。
孩子做了危险的事或粗暴的对待其他小朋友等家长直觉想要动手的事情,也请首先全力制止孩子的行为。用"住手"""""等严肃的语气和表情并将孩子抱紧。

2
:孩子的行动停下来后抱着TA的身体让TA冷静下来。
孩子一旦兴奋起来不管家长说什么都听不进去。首先抱着孩子或轻拍孩子的后背,对着孩子说类似"是想干OO对吧"这种共情的话,帮助孩子冷静下来。不用担心什么"先哄孩子会让孩子没有界限"的话。这样做的话,家长也会跟着一起冷静下来不是吗。

3
:孩子冷静下来后看着TA的双眼认真说教。
孩子一旦冷静下来,就能听得进家长的话了。虽说如此,也不要一开口就呵斥,要看着孩子的双眼,说类似"知道你很开心,但是很危险,不能丢哦"的话。孩子理解了什么不能做以后,说着"那么我们来做OO"转换情绪揭过这一页。
http://ww1/large/005y05Szgw1eq0jei0cw4j30zk0qm7ax.jpg一期一会" TITLE="婴幼儿腹泻不可怕,防止脱水是关键 一期一会" />
[心]秘诀2 探寻说了无数遍就是不听的孩子的内心

当孩子做了不能做的事情时,直接动手的家长还是很少的,用嘴巴说了好多遍就是不听,最后终于忍不住动手的家长是占多数的。那么,为什么孩子在我们说了多次还是不听呢?知道了孩子的思想活动,就能减轻家长的烦躁了。

理由1:由于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发育还未成熟,1-2岁的孩子被家长说了"不行"瞬间丢到脑后,还是按照自己的欲求行动的情况是很多的,那么就会难免重复自己的错误。有说2-3回就明白的孩子,就有说100遍仍然很难听到心里去的孩子。

我家这样做~
从还不是很能理解我说的话时开始,孩子做了不能做的事就一定会说。虽然能不能理解要看当时的情况,但现在我一说"这样不好哦"就能听进去了。(东京都 mana

理由2:想要让家长困扰。故意做一些不能做的事情,可能是想要引起家长的注意。平时有认真回应孩子的呼唤吗?重新审视日常的亲子关系吧。

我家这样做~
当我在厨房做饭时,孩子会故意一会儿开一会儿关火炉和洗碗机的电源。这时我会先暂停,陪孩子玩一会儿以后再重新做家务。(爱知县 糖糖)

理由3:被吼太多次耳朵已经长茧了。经常被责骂的孩子,会慢慢的不知道各种事情的好坏,变得反应迟钝。仅在"关系生命安全""给他人造成困扰"等关键点说教,张弛有度。

我家这样做~
平常只用普通音量说教,超过限度就提高音量。偶尔出现的高声和恐怖脸对孩子还是很有效的。(长崎县cyaya

http://ww2/large/005y05Szgw1eq0jhd419nj30zk0qmjxz.jpg一期一会" TITLE="婴幼儿腹泻不可怕,防止脱水是关键 一期一会" />
[心]秘诀3 根据孩子的反应采取不同的对应法

批评孩子时,对方要是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的确更让人上火。但是,1,2岁孩子并不是故意要耍家长。只是一种即使知道自己做了不能做的事情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的困惑状态。
让我们一起根据孩子的反应来对应吧。 

孩子的反应1:笑嘻嘻


我家这样做~

笑着想混过去,不想道歉。这是我向孩子说"妈妈很痛啊,OO酱要是被打了也会痛对吧。做了坏事要道歉哦"之后,孩子一般都会说"对不起"或者摸摸我的头向我表达自己的歉意。(香川县 春团妈妈)


孩子的反应2:不看你


我家这样做~

批评孩子时,会把头偏向一旁不看我的脸。因为这样的态度火大时,吼孩子一顿后我去别的房间或者让孩子去别的房间。这样我能冷静下来,想着孩子也能稍微反省一下吧。(千叶县 大爱巧克力)


孩子的反应1&2:笑嘻嘻、不看你困惑状态。这是被批评以后,困惑于不知道该如何道歉、也不知道如何弥补状况时的反应。不要逼问,快速结束。孩子已经知道自己做了错事了,不要强行要孩子道歉,说着"OO酱知道错了对吧,那就先这样"来快速结束。


孩子的反应3:大发脾气


我家这样做~

不能按照自己期望的来时,会倒地故意把自己的后脑勺往地上磕。抱起来举高高,孩子情绪好转后,再耐心的对孩子说"要是我也这样对你是不是会不高兴?"(兵库县Sojiro

孩子的反应4:嚎啕大哭

我家这样做~

让孩子哭一会后,询问"抱抱好不好?"开始一定是"不要",我就马上说着""然后退到离孩子1远的地方。抱了以后会把孩子放在膝头,认同孩子想要做某事的情绪,再一起思考和表述为什么不可以。(东京都 teru


孩子的反应3&4:大发脾气、嚎啕大哭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状态。"被自己最爱的人责备了"的打击之下,大发脾气或者嚎啕大哭是常有的,追着不放的话反而会有反效果。首先要么抱着孩子,要么在旁边等着,让孩子冷静下来。等孩子冷静下来后再好好的说给孩子听。

注:本文由@花凌霄inTokyo编译(花凌霄inTokyo为旅日华人,家有两岁萌宝一枚)

 -------------------------------------------------

* 此文为原创,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所有,如需转载刊登本文,请微博、微信联系。

* 喜欢就转发分享给更多的人看吧!谢谢关注和支持:)

BUD是毕业于香港大学的妈妈创办的新媒体。关注0-6岁中西文化教育、家庭养育和同龄准妈妈备孕、孕期身心健康。传播科学育儿,定制适合中国家庭的先进科普。原创作品,内容涵盖医学护理、生活照顾、早教益智、亲子关系、婴儿产品测评、绘本推荐、科学教养和热点评论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