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3/large/005y05Szjw1epnuk1ywcsj30yi0pywh9.jpg
这是@萌芽研究所BUD 的第326篇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更多母婴育儿原创科普知识,独家放送。
写在前面
新生儿不能坐着拍嗝,不能竖着抱?天啊,我们还要被误导多少年!
经常听很多妈妈问,新生儿宝宝这么小,能竖抱吗,能坐着拍嗝吗?我周围的长辈都可担心了,说对脊椎伤害可大了。
这都什么理儿?萌芽君逐一和你理。
新生儿不能坐着拍嗝?错!
最火爆的微博热议来源于2014年5月份。大S的老公 @汪小菲 在网上晒了此贴(如下图)。此贴一出,网友言论之狂风暴雨席卷了整个育儿圈。
http://ww2/large/005y05Szjw1epnulctcwdj308y0d6dgf.jpg
各种关于"坐着拍嗝"的吐槽、攻击甚至呼吁"别折磨孩子了",堪称为语言暴力。
可是,@汪小菲 的拍嗝姿势有错吗?萌芽君可以打包票的是,不仅没错,而且相当之标准!
美国最流行的育儿指南《what to expect the first Year》里和美国最权威的育儿指南AAP出版的《 caring for your baby and child》,都可以作为@汪小菲 拍嗝示范的来源依据,新生儿也可以坐着拍嗝:"新生儿也可以坐着拍嗝,但务必给其以足够的头部支撑"。
原来除了我们最常见的放肩膀姿势,还有坐式拍嗝法,以及卧式拍嗝法。特别是趴在大腿上的姿势对肠绞痛新生儿有一定的辅助。
http://ww3/large/005y05Szjw1epnuma7nryj30xc18gdx5.jpg
趴在肩上法:
爸爸妈妈可一手托住宝宝的头,另一手支撑宝宝的屁股,将宝宝位置调整好,让宝宝的脸可以靠在大人肩膀上,手掌略为拱起,使手心呈半圆弧、类汤匙状,用空掌的方式轻拍背部,从背脊或腰部位置,由下往上拍,利用震动原理,慢慢的将宝宝体内空气拍出来。
坐式法:
让宝宝坐在爸爸或妈妈的大腿上,身体侧面稍微靠着妈妈胸口,妈妈以虎口托住宝宝下巴、脖子位置,先在宝宝背部轻柔画几个圆圈后,一样以空掌的方式拍打宝宝背脊。
卧式法:
让宝宝横趴于妈妈的大腿上,宝宝的脸侧边向下。先在宝宝背部轻柔画几个圆圈后,同样手掌呈杯状,由下往上慢慢轻拍宝宝背部。
http://ww3/large/005y05Szjw1epnun4mcx9j30pb18gjxl.jpg
新生儿不能竖抱?错!
"我用过国外的背带竖抱宝宝出门,周围的人的眼光都相当诧异,似乎我在做一件对宝宝脊椎非常不妥当的事情,还有跑过来规劝我的长辈。"
在各种各样国外背带流行的年代,我们赶潮流的辣妈们为了解放双手置入了那么多炫酷的装备,满怀开心地带着孩子出门逛街,结果却遭受那么多道德绑架和质疑,内心又该是如何感想?
微博上@小岛黄 一句点评就说的很好:我觉得"新生儿竖抱"和"新生儿坐着"被妖魔化了。一看到竖抱或坐着就有一群人上来指导你这样不对,那样不行。其实没有这么夸张,也要分情况的。
正如澳大利亚公共卫生博士,兼新妈妈@夏天的陈小舒 的一番话:竖抱让婴儿有不一样的视野;降低头部压力,有利于更好的头型;帮助婴儿更好处理胃里的食物,减小吐奶概率。竖抱不影响脊柱发育。鼓励多种姿势抱婴儿,横抱竖抱飞机抱。
微博育儿专家@崔玉涛 对于竖抱的看法,从可记录的渠道中,说“过早、频繁的竖抱对婴儿脊柱发育不利。”但托住头和脖子、护好屁股,竖抱不仅没有大危险,反而对宝宝的身心发育是有益处的。安全的竖抱不影响脊椎发育,同理,新生儿也可以用合适月龄的背带、背巾等实现竖抱。
对于新生儿来说,任何一种固定姿势都不宜过久,因此变换多种姿势对新生儿来说是最好的。
那么从新生儿开始就可以使用的方法,如何抱宝宝?(翻译自wikiHow)
Method 1 of 2: Doing the Snuggle Hold
http://ww3/large/005y05Szjw1epnutc7fluj30im0dzabr.jpg
1)抱起宝宝之前保持冷静和自信。
如果你不舒服或者有些心烦意乱,他们也会感觉到。虽然在抱宝宝的时候要尽可能小心,但他们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脆弱。
http://ww4/large/005y05Szjw1epnutn6j34j30im0dzta3.jpg
2)一手托头,一手托屁股。
新生儿的头部往往是他身体最重的部分,所以他的头部和颈部非常需要小心的支撑。通常,你会需要一只手温柔的托住头部。同时用你的右臂挽抱住宝宝的屁股。
http://ww1/large/005y05Szjw1epnuunr0iej30im0dz0tz.jpg
3)做到胸与胸的接触。
让宝宝尽可能靠近你的胸部,这样他的头可以依靠在你的胸膛上。宝宝听着你的心跳声,能够获得本能的安慰。你的右臂主要承担了宝宝的重量,而你的左手主要起到保护头部和脖子的作用。
还有需要注意宝宝面部始终是侧向一方,这样保证他的呼吸。
http://ww1/large/005y05Szjw1epnuuty68vj30im0dzmyj.jpg
4)享受抱着宝宝的感觉。
抱着宝宝无论对他或者你自己都会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惬意时光。这时候你可以哼歌、朗读,让他感到愉悦,直到需要喂奶、换尿布或者小睡为止。你可能需要不停的换手,不过需要记住的是,当你换手时始终要有一只手能够扶住宝宝的头部。
耐心倾听宝宝的反应。每个宝宝对于自己喜欢的抱姿都会有反应的。如果宝宝不停啼哭或者变得烦躁,那就要换个姿势。
Method 2 of 2: Mastering Other Holding Techniques
http://ww3/large/005y05Szjw1epnuvjthwnj30im0dzjsu.jpg
1)摇篮抱。
或许是你与宝宝眼神交流最好的方式,同样这也会是最自然、简单的抱宝宝方式。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使用抱被。你可以这样做:
想要摇篮抱宝宝,首先你要把他放下,然后一手托住他的脖子和头部,另一首托住他的屁股。
尽可能张开手指,然后将他抱着靠近你的胸部,这样你可以最大程度上的支持住他的身体。
轻轻的将你的手自头部和颈部滑动至背部,同时用你的前臂支持他的头部,这样他可以舒服的躺在你的臂弯里了。
另一只手始终托抱住孩子的臀部。
慢慢的靠近你自己的身体,如果喜欢的话可以小幅度的来回摇晃他。
http://ww2/large/005y05Szjw1epnuw523tjj30im0dz3zv.jpg
2)面对面抱。
这个方便非常适合母子的互动,你需要这样做:
一手放在孩子的头部与颈部;
另一只手置于臀部下;
将孩子抱着靠近你的胸部,但不贴近;
对着萌娃微笑或者做鬼脸吧
http://ww3/large/005y05Szjw1epnuwppkmkj30im0dz0u3.jpg
3)腹部抱。
这个抱姿很适合安抚哭闹的宝宝。掌握这个抱姿你需要做这些:
用你的前臂挽住宝宝胸部和头部;
确保孩子的脸朝外,并且头部能够从你的手臂处获得支撑;
用另一只手轻拍或安抚宝宝的背部;
时时确保孩子的头部和颈部始终能够获得支撑;
http://ww3/large/005y05Szjw1epnux4yu7cj30im0dzabf.jpg
4)足球抱。
这个抱姿很适合喂奶,同时也适用于你自身站着或者坐着,做法如下:
将一只手放置于宝宝的头部和颈部之下并让他的背部能够靠在同你的臂弯里,另一只手用做调整姿势的作用,当你需要调整姿势时另一只手托住孩子的头部。还是那句话,始终确保孩子的头部和颈部能够获得支撑。
让孩子的身体沿着你身体的弧度伸展,脚部可以悬外;
将身体贴近你的胸部和腰部;
另一只手可以用于喂奶,或者同样托住孩子头部
http://ww1/large/005y05Szjw1epnuxlcragj30im0dzt9x.jpg
5)"打招呼"抱。
如果你家宝宝是个好奇宝宝,而你也乐于让他到处看看,这个姿势就太合适了。做法如下:
让宝宝的背部"躺"在你的胸上,这样他的头、颈可以获得支撑;
一手托住他的臀部;
另一只手挽住他的胸部;
时时注意孩子头部的支撑情况;
如果你准备坐下来,那么宝宝可以放在你的大腿上,托住臀部的手也可以放松一会儿哦。
http://ww4/large/005y05Szjw1epnuy7bgf4j30im0dz3zv.jpg
6)臂弯坐抱。
当孩子的颈部力量更好一些的时候,让他坐在你的臂弯上。孩子大一点之后,大概4-6个月之后,他头颈部的力量会逐渐加强,当孩子可以自己支撑头部力量的时候,坐臂弯抱可以这样做:
让宝宝坐在你的臂弯上。比如可以让孩子的右臀坐在你的左臂上,这样他可以往外看;
手臂要小心托出,支撑住孩子的背部和臀部;
另一只手可以加强托力或者也可以喂食,或者做其他事。
结束语
看完上面的科普,内心是不是淡定很多?安心很多?
但我们常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糟的时代。
因为我们夹在新旧育儿观念的交锋期,承担了很多莫名的苛刻和偏见。
"我要这么跟我婆婆科普的话,我婆婆肯定又得说人种不一样了,老人的思想太顽固,沟通不了"。
不止一个妈妈这么给萌芽君反映。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亲爱的妈妈们,你们又会怎么处理?
欢迎分享。
---------------------------------------
* 此文为原创,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 所有,如需转载刊登本文,请微博、微信联系。
* 喜欢就转发分享给更多的人看吧!谢谢关注和支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