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课题 |
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
课型 |
新 授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学会用“几时几分”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相关联事件发生的时间。 |
||
过程与方法 |
经历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
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
|||
教学重点 |
能合理推测事件发生的时间。 |
|||
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
|||
教学方法 |
|
|||
教学准备 |
|
|||
教学过程及步骤 |
||||
(一)复习引入,唤醒已有经验 (1)填一填 http://s12/bmiddle/005xOlD3zy7gWeGJKDV5b&690 (2)认一认:几时几分 (3)(时间分别为6:30、7:40、9:35、11:30),先请学生对以上的时间进行排序。说一说这些时间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这是老师周一上午的作息时间安排,你们猜一猜在这些时间里老师分别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清净的支撑。有知识的巩固入手,再结合实际的生活情景,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教学互动,探索新知 1.呈现主题图,尝试解决问题 明明和好朋友芳芳在星期天也有他们的时间安排,让我们来看看吧! (1)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获取信息。 师:观察图片,你觉得老师会提问什么呢? 你从图中获取那些信息? (2)学生汇报。 (早上明明和芳芳一起锻炼身体,谈论着明明要做三件事:做作业,踢球,看木偶剧。明明7:15在锻炼身体,9:00完成作业,10:30要和芳芳去看木偶剧。) (3)分析问题 要从7:45,9:15,10:50这三个时间圈出明明可能去踢球的时间。 共同分析关键词“可能”。 师:这里的“可能”是什么意思? (就是能去踢球的时间) (4)启发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5)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观察是思维的前提,学生需要从图片中搜索有关信息才能展开思考,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前学会明确问题的方向,找准关键所在。) 师:根据这么复杂的信息,我们现在怎样确定明明可能去踢球的时间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并试着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答案,并说说理由。 师:谁来说说你的方法? 第一种思路:先理清3个事件的先后顺序,再按时间顺序相对应,确定踢球的时间范围,寻找答案。 第二种思路: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按时间顺序逐一排除,最后确定踢球的时间。 (设计意图:教师需要“以学生为本”。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开展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互相学习,积累经验。) 2.归纳推理思路 (1)师生一起整理思考过程,根据思考,将连续时间和已确定时间的事件填入表格。 时间 活动 (2)小组讨论:推测“踢球可能在什么时间”的关键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 (3)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直接推理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由主题图中的信息,确定踢球的范围,踢球在做作业之后,在看木偶戏之前,也就是踢球的时间在9:00后,在10:30前。所以,从表格列举的连续时间来看只有9:15符合要求。 ②排除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因为9:00明明才做完作业,做完作业才去踢球,表格中的7:45在做完作业之前,不可能去踢球,所以这个时间可以排除。因为明明10:30要去看木偶戏,踢球是在看木偶戏之前进行的活动,10:50在10:30之后,所以10:50这个时间也可以排除。因此,踢球的时间只能是9:15。 ③学生可能会出现其他方法,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4)发散思维。 根据上面的表格,你觉得明明踢球还有可能是哪些时间? (5)检验结论。 ①你的结论正确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②教师适时教育孩子要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读一读 教材第94页练习二十三第4题。 (1)独立思考:哪个时间比较合适? (2)全班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评价。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1.这节课我们通过推算时间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你会用什么方法推算时间? 2.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http://s9/bmiddle/005xOlD3zy7gWeLtyvme8&690 板书设计:
1、推理法: 时间 活动 2、排除法: 教后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