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总结:
1.
针对昨天家属提出的希望得到国际海事卫星公司(INMARSAT)的关于飞机位于南印度洋的计算报告、马来西亚空管雷达和军方雷达上得出的飞机飞行高度、速度值(不需要提供雷达图)以及马方何时要求INMARSAT提供的握手信息记录,马方派来的高级技术代表团回复所有这些资料都在马来西亚空难调查处管辖范围内,代表团没有这些资料。
2.
机上燃料情况
马方已经仔细查阅了有关的文献,剩余燃料总量分左右两个燃料库,左3700公斤,右燃料库4500公斤,等于飞机加油前8200公斤,左燃料库剩余比较多一些,因为它为飞机上辅助发电组提供燃料,飞机加油时加注车加油41500公斤,因此飞机推出时49700公斤,起飞后为49100公斤,这是由于飞机起飞时消耗了燃料。
3.
为了满足一部分家属的要求,马方重新播放飞机和空管站之间的通话记录,分别来自五个阶段。分别是飞机和吉隆坡交接、吉隆坡地面、控制塔、指挥中心、雷达中心之间的通话,由于这些资料仍然在马来西亚AAIB管辖内,因此只能播放,不能拷贝给家属音频。
4.
针对国际海事卫星公司提供的测算模型,家属对其提出了一些质疑,比如预计正常航线的仰角图数据,得到答复这是马方自己一个粗略的估算,INMARSAT公司只提供了3月8日MH370的握手信息,这个预测航线仰角图是马自己做出的,马知道第一次握手仰角为47度,最后一次握手为17度,中间是自行补充的。再比如多普勒效应的起算点为何没有飞机静止时的数据,这对于了解脉冲频率抵消(BFO)很重要,马未能正面回复。再比如仰角这个数据是直接从卫星数据中读出,还是计算得出?马方给出答复是考虑一系列因素计算得出。家属质疑是否考虑了地形等因素,马方说他们没有原始数据,但他们觉得国际海事卫星公司应该参考了这个因素。针对多普勒效应图中模拟的南北两条走廊的数据,马方说找了11架飞机路线进行模拟对比,家属疑惑这个南北走廊的数据为什么不是11个模拟曲线,不知道是否是平均值做出的曲线?马方说他们回去会咨询。针对家属质疑的北走廊的多普勒效应曲线的变化规律,马方同样提供不了算法和原始数据。家属还疑惑为什么排除北走廊?马方没有正面回答。同时马方承认自己手中没有国际海事卫星公司关于这个预测飞机轨迹模型的原始数据和算法,当时INMARSAT给大约200人讲了这个模型,没人提出家属的这些质疑,他们觉得家属这些质疑很有逻辑性。尽管家属针对该模型的准确性还有很多疑问,但马方由于没有原始数据和算法,对很多技术性问题难以回答,他们希望回去看能否得到这些资料,但考虑到INMARSAT作为一家商业公司,他们不确定能否得到,但会努力尝试。家属向代表团提出“目前得到飞机终结于南印度洋的结论是在众多因素变量的前提下计算出的众多可能性之一,而且是基于仅有的几个握手信息,不排除其他的握手信息,也不能排除飞机在其他区域的可能性,家属尊重科学,感谢专家们提供的支持,但希望不要只是集中于可能性之一进行搜索,希望马方通过各种方式(包括有偿支付)得到INMARSAT的原始数据和算法,向公众披露,让大家完善这一模型,帮助其改进,以期能尽快找到亲人的下落,也希望有关方面重视其他的搜救线索,扩大搜索范围。”
我们相信如果我们得到更多的信息,公众得到更多的信息,一定能更快地找到飞机,找到亲人,非常感谢马方技术人员对能力范围内可以解答的问题给出的耐心解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