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于2017年7月19日发布的《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指出,一系列最佳控烟措施保护了60%的世界人口,是十年前的四倍。在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中已有三个——北京、深圳和上海——实行了全面的控烟条例,得以保护6000万人免于致死二手烟的伤害。但是烟草业仍继续阻碍各国政府全面实施挽救生命和节省费用的干预措施。
https://wx3/large/005xHHSzly1fhpd9d10npj30gn0nemym.jpg
“世卫组织关于全球烟草流行的报告证实了许多国家在减少烟草使用以及降低人群罹患癌症、心脏和肺部疾病风险方面所取得的卓越进展,”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说道。“超过一半的成绩最佳国家是低中收入国家,说明控烟成就的取得与经济状况无关。”
https://wx2/large/005xHHSzgy1fhplcvv5hoj30xn0xn77s.jpg
专题故事——中国上海、深圳两大城市实现无烟
报告中包含了一则关于中国上海和深圳的专题故事。2016年11月,在经过数月的激烈讨论与审议之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强有力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修正案。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坚持和强大支持下,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际社会、中国的非政府组织,以及公众和媒体一齐促成了这一壮举。从2017年3月起,上海市的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以及许多室外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同时,上海启动了大量公众教育和宣传项目以提高人们对于控烟条例的知晓情况,也随即开展了强有力的执法行动。仅在2017年3月,检查各类场所超过3万户(次),处罚单位277户次、处罚个人115名。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和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继续评估吸烟率和二手烟暴露情况,从而评估控烟条例的影响力。
https://wx4/large/005xHHSzly1fhpdaw1q2cj30zk0qo41c.jpg
深圳市于1998年颁布了控烟条例,但该条例存在许多例外和漏洞。为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八条的要求,该条例于2014年得到修订。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免责情况以及需要几年时间建立相应的执法体系,《条例》给予部分娱乐场所三年过度期;自2017年1月起,所有的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都应全面禁烟。
全国层面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正在国务院的接受审议,以实现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全面禁烟。但与许多其他国家一样,烟草业的干扰阻碍了立法进程。若能对烟草使用现状和现有控烟条例进行更好的监测,支持者们则可继续用更多有力证据证明要求室内公共场所100%全面禁烟的全国无烟立法的诸多益处。是时候,一起保护所有中国公民呼吸无烟空气的权利,而不应让这成为富裕地区人民的特权!
https://wx3/large/005xHHSzgy1fhpld6mrllj30xn0xndit.jpg
了解更多报告信息,请阅读: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17/tobacco-report/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