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近日参加了于南非德班举办的国际艾滋病大会。正如许多人所说,此次大会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件,是庆祝过去15年间艾滋病应对显著成就的一次机会。但同时,大会发出的召唤也令人警醒!尽管取得了切实的成绩,尽管几千万生命得救,但有一点越来越明确:要到2030年时实现终止作为公共健康威胁的艾滋病疫情这一目标,全世界需要在艾滋病战斗中继续迈出诸多步伐。”
—— 任明辉博士,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毒/艾滋病、结核、疟疾和被忽视的热带病助理总干事
http://ww3/large/005xHHSzgw1f74lkmmntcj31kw11x7vv.jpg
加快所有传染性疾病方面的进步
去年九月在纽约于联合国达成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充足的机遇来加快所有传染性疾病方面的进步。其中,对公平、加强卫生系统、全民健康覆盖和多部门行动的关注将广泛而深刻地变革我们抗击传染性疾病的方式。
在千年发展目标时期所打造势头的基础上,根据本世纪前15年积累的经验教训,可持续发展目标承认:全球应对工作固然已经显著降低了传染性疾病负担、拯救了5000多万生命,但仍需进一步努力。
2000年时,谁又曾想过:到2015年,全球中低收入国家1700万人在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疟疾死亡率能下降60%并且结核死亡数量能降低47%?谁又曾预料:在15年时间内,麦地那龙线虫感染数量从超过75000例下降到仅22例?无论如何,这些如今都已成真。
http://ww3/large/005xHHSzgw1f74ln88xjyj308m05kt9a.jpg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一如既往地坚定信念,不断加强工作。
传染性疾病依然大范围地影响着人的生命。在全球最贫穷的一些国家,传染病持续摧毁经济,破坏着卫生系统。当前工作进度参差不齐,预防措施和治疗尚未触及的人数以百万计。
从一开始,传染病抗击战便面临着社会、法律和经济方面的顽固障碍;资金缺口一直很大!艾滋病毒、结核、疟疾、病毒性肝炎和被忽视的热带病之所以每年仍能夺走400多万条生命,上述这些方面便是一项主要原因。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480000人成为耐多药结核新发病例;同时,耐药性也在使艾滋病和疟疾抗击战日趋复杂。要取得成功,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在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行动计划下协调努力,抗击这一挑战。
http://ww4/large/005xHHSzgw1f74lo0s69tj309105zjrn.jpg
关于传染病的全球战略
为帮助各国兑现到2030年“终止疫情”的庄严承诺,世界卫生大会已经审议通过了多项关于艾滋病毒、结核和疟疾的全球战略。今年,大会还通过了全球首个全球性肝炎战略,并设立了首批肝炎方面的全球性具体目标。2012年以来,已可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路线图来指导被忽视的热带病方面的全球工作,帮助仍受被忽视的热带病困扰的10亿多人。
这些战略的背后,有一整套基于循证的指南文件提供支撑,来帮助各国设计并实施各自的计划。其中,强调的是诸多机遇来实现预防、治疗和关怀服务的影响最大化,并且消减耐药性、杀虫剂耐药性等生物性挑战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
同时,世卫组织也在努力帮助各国保证所有人都可获取所需的医疗服务,不因医疗服务而致贫,从而向全民健康覆盖靠近。
http://ww4/large/005xHHSzgw1f74loiuk77j309105z752.jpg
除建立强有力的医疗注资系统外,这还意味着要打造合格的医疗团队,并对治疗、诊断和预防工具质量改善方面的努力进行投资。这就要保证充分供应可承担、安全且有效的健康产品,消除供应不足现象。同时,要将不同的点连接起来,使各项服务进一步高度整合——很多地方已经实现了这一点。
更重要的是,未来五年应当为终止一切地域的传染病打下坚实基础。现在,还不是停止加速的时候。只要我们稍稍放缓,这些传染病便经常会卷土重来。
中国的形势
中国现在已做好准备,要在未来15年终止所有流行的传染病。眼下十年内,可以消灭疟疾和血吸虫病。过去20年间,中国已实施了世界一流的免疫项目,大范围降低了乙肝比例;中国的结核负担也在过去25年间显著降低。抗逆转录病毒疗法覆盖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然而,还有更多工作需要完成:
- 若不实现高质量治疗可及率提高,到2030年,中国目前的慢性肝炎受害者中约1000万人会失去生命;
- 耐多药结核目前是一项重大公共健康威胁,所有估计的耐多药结核病人中目前仅有十分之一报告接受了妥善治疗;
- 需要处理针对艾滋病毒携带者的歧视和偏见问题,清除治疗获取方面的剩余障碍。
http://ww2/large/005xHHSzgw1f74li1ewijj305k07wwen.jpg
(改编自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毒/艾滋病、结核、疟疾和被忽视的热带病助理总干事任明辉博士的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