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每年有125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伤害,另有2000-5000万人因道路交通碰撞遭受非致死性伤害。道路交通伤害是全球前十大死因,也是15-29岁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
“每一天在全球道路上发生的惨剧,是一个极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
—— 施贺德博士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
道路碰撞也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道路交通死亡和伤害约造成全球GDP损失3%,中低收入国家的GDP损失更是高达5%。
“如果一个国家有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死于道路伤害,这个国家是无法持续发展的。道路碰撞使家庭陷入贫困,使受害者失去谋生能力,使国家的卫生体系、社会和经济承受巨大的负担。”
——
施贺德博士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
去年,联合国通过了可持续发展目标2030年议程,共包含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项具体目标。其中,“健康和福祉”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明确要求在2020年将全球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和伤害数量减半。
今天,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将举办题为“道路安全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议程”的卫生·对话。世卫组织的卫生·对话旨在就中国乃至世界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展开战略讨论。杨紫琼女士便是本活动讨论小组中的一员,她是国际汽车联合会(FIA)基金会道路安全行动的全球大使,也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亲善大使。
按上图方式进入活动页面观看现场直播,并提问互动
“在世界各地我都目睹了道路碰撞给人们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促进全球道路安全,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030年议程‘改变世界’的愿景。我们必须马上行动,将道路安全作为全球的优先事项。”
——
杨紫琼女士
道路安全行动全球大使
大量证据表明,使用各类干预手段,可减少道路交通意外导致的伤害和死亡风险,如立法,改善驾驶行为(如控制车速、使用安全带和儿童约束装置、禁止酒驾、佩戴头盔),提高车辆设计,改善道路基础设施等。
世卫组织估计,每年中国约有26万人死于道路意外。其中,约3/5为弱势的道路使用者——行人、自行车骑行者和摩托车骑行者。
“每年在全球发生的数百万例道路交通死伤是可以预防的。但这也意味着一旦我们利用更多的资源,以更大的决心改变这一现状,明天将会更美好更安全——我们完全做得到这一点。”
——
施贺德博士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
点击以下链接访问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官方网站,查看原文及相关信息:http://www.wpro.who.int/china/mediacentre/releases/2016/20160524/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