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听懂亚洲各国的英语口音?

【编者按】近日无意中看到一个亚洲各国托福成绩排行榜,于是萌发一个想法,就是和大家一起盘点下亚洲各国人民的英语口语问题。这样以后大家不管是看剧还是出国抑或是在生活中接触到,都能对该国人民的口语有些心理准备。
我朝的托福成绩水平常年保持在倒数五名内。新加坡人的英语好自不必多说,而印度人的英语虽然平时老被我们吐糟和模仿,但总体水平却排在亚洲前三,甩了我们好几条街。
然而,不管是根据哪一年的成绩数据,岛国人民总是能毫发无伤地占据最后一名的霸主地位。
日本人的英语——Japanglish
说到岛国人民的英文,我首先想起去年巴黎发生枪击案时,全世界都在为他们祈祷。日本的朋友当然也不例外,他们纷纷在网上发出祈愿。然而他们的祝福法国人民看了之后估计会开心不起来(求当时心理阴影面积)。请大家好好感受下图……
到底是要为巴黎玩些什么呢……
言归正传
我们还是先来谈谈岛国人民的英语发音问题吧
曾经看过一篇报导,有位专家说日本人英语说不好是因为脑力问题,我觉得这位专家才有脑力问题。
因为岛国人民在我看来是非常有智慧又很有创造力的。喵君不是学日语的,所以特地为此去查阅了资料,总结出日本人说不好英语的原因可大致归为四方面:受日语发音长期影响、受民族性格的影响、不太重视英语教学以及喜欢创造新词。
这四个原因中最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语中的元音和辅音比较少,所以导致了很多音日本人说英语都有些困难。再加上日本人喜欢将英语单词直接音译,让其发音日本化。这更加重了日本人的英语发音问题。
在英语中,一个音节由多个辅音构成,是很常见的,比如 script 这个单词(中文意思是脚本),它的国际音标是 [skript],也就是由5个辅音和1个元音构成,但算做一个音节。这个道理,只要学过英语的人都能够理解。但日本人就不见得了,他们非要把一个好端端的音节,活生生拆散,拆成五个音节,即スクリプト。这就是岛国人民说英语的特点。
那么日本人说英语时还有哪些特征?
1.r和l有点不分,几乎说成l的发音。这个问题造成了日本人发r开头的音的困难。
2.日语和汉语一样很少有辅音结尾的发音。汉语普通话中也仅有以n或者ng结尾的辅音。例如:kang,san……日语也是如此,所以在遇到有辅音结尾的单词时候,喜欢主动去添加一个元音上去。
例如:park。多数日本人会读成“怕酷”;
像dragon,d是清辅音成了du (日语中de发音比较近似于“呆”)r 变l 就成了la gon
3.日语的音素少。很多音没有,这就造成了很难发音到位,这就像英语中的thanks的th发音一样。中国汉语中没有这个发音一样,很多人说这个单词时都容易出现问题。不过日语中的发音实在太少,不仅比欧美语言少,就是比亚洲语言的汉语和韩语的发音都少,所以造成了他们发音的困难。
4.日语由于采用了大量的音译词。所以日本人的英文单词掌握量确实比较大。在日本音译英语有一个比较规范的音译规则。所以很多人看着片假名,也大概能知道英语的实际单词是怎么拼写的。(这也算音译的一个好处吧,但是坏处就是发音差的太远,并且当一些新的单词出现时候,就音译不意译造成了暂时的理解困难)。有这样的原因,不是日本人懒惰,而是内心有一种崇拜欧美文化作祟。要知道其实很多近代中国使用的汉字词语都是日本造出的。
5.FU的音发音有特点(现代衍生出来的外来语专用音节,只要和FU这个音搭配的话,读法都非常奇妙。比如:一个音中国类似发“发”的音,到日语里就是类似“花”的音.),t则变成to。
说完日本的英语,让我们把眼光投向中国游客的后花园——泰国。泰国人的英语怎么样?
泰国人的英语——Thaiglish
泰国是个旅游国家,所以很多泰国人多多少少都会点英语。如果听过泰国人说英语,你一定会对他们夸张的语音语调感到印象深刻,他们的发音跟我们平常接触的英语完全不在同个tone上。
泰国人喜欢在英文最后一个词读降调,比如说happy,他们会说“嗨屁”,China说成“拆那”。computer读成"compu特。”或是在句末加上一些泰文特有的收尾及语气词,如“Come and have a look”,很多当地人会习惯地说成"you come and look di""okay, go to tell him"会说成"Go to tell si"。
还有,因为泰文中很多以l和r为韵尾的词,通常读成"n",所以容易会造成混淆。例如central,他们就会说成"森探",比如所曼谷市中心的central world,泰国人都会说"森探窝“(泰文拼写外来词汇,很多在韵尾会加上不发音符号)。记得有一次向一个泰国人问路,我问"Kaoshan road"怎么走,他表示没听懂,后来不停地换说法直到说出了“靠shan(第二声)”他才明白。
虽然泰国整体上蛮重视英语的教学,不过他们学英语的方法,往往是一个个单词学,学完之后再用自己的语序和习惯组合成句子。所以他们的口语除了语音的特色之外还有语言结构上的特点。
以下总结感谢网友爆走的兔子
1. 喜欢省略介词
我想去泰国
标准:i want to go to Thailand
泰式:i want go Thailand
省略第一处 to 不定式,第二处介词
我照顾你
标准:i take care of you
泰式:i take care you
省略 of ,另外take care 也是泰国人经常用的一句话
2.没有宾格
英语中有宾格变化,i 变成me,he变成him,she变成her。而在亚洲语言中,没有这个变化,我爱你,你爱我,而英语是 i love you, you love me
我喜欢他
标准:i like her
泰式:i like she
再结合介词的省略
我照顾她,她照顾我
标准:i take care of her, she takes care of me
泰式:i take care she, she take care i(动词take的第三人称单数也没有变化)
3. 没有时态和第三人称单数
我昨天看到她
标准:i saw her yesterday
泰式:i yesterday see she
yesterday 时间状语,应该放在最前或者最后面,昨天 see也应该用过去式,她在这里作受词(宾格)应该变成 her。
4.否定词一致为 no
我不喜欢你
标准:i don't like you
泰式:i no like you
他不是白人
标准:he isn't a Thai person
泰式:he no thai people
泰语没有单数复数,所以person people他们也不分
5.女性的称呼,只有lady
没有girls, women, females
只有一个词 lady.而且没有单复数变化
6.same same you
你们两个一样
标准:you
two are the same
泰式:you same same i
泰国人很喜欢用same same,非常喜欢
说完日本和泰国,我们再来说平日里大家吐糟最多的印度英语。
印度英语
印度人的英语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但除了那几个广为人知的发音变化外,你还知道其他印式英语的特征么?
以下是印式发音的特点总结,快get起来吧,哈哈……
1.关键点:/t/读成/d/,/p/读成/b/,/k/读成/g/,/θ/读成/d/,如:
例如top (dop), thank (dank), etc.
例如 car (gar).
例如 pen (ben)
2. 重音在句子的第一个词,然后音调逐渐往后下降
3. 发 /r/ 的音时,舌头翻卷发出迷之颤音
4. 以 /l/ 结尾的单词,会发出轻轻的 /er/.
例如still会发成still(er)(重音在前, er很轻)
5.印度英语里有很多新造词语(不是原英语的表达)
比如:把restaurant 说成hotel
把breakfast 说成 tiffin
把entertainment 说成 timepass
6.把V和 w 合并起来读
7.喜欢用现在进行时
受印度语的影响,喜欢用现在进行时,如:
I am understanding it.
She is knowing the answer.
有这样一则笑话:
两个印度人在嘲笑日本人的英语发。"Jabonese agcent is vedy, vedy hard to undershdand." 然后被日本人神吐槽…… "Indeian ekusento ishi belly belly haudo tsu andasudando."
对于印式英语的总体感觉就是翘舌、滚舌多,重音错乱,说话时还要加上摇头晃脑这一动作来分散听者的注意力以至于更难听懂。
韩国——Konglish
韩语中有很多“外来词本地发音化”,好比同是广东话,香港人讲粤语会有很多外来词(波士/沙展/士多啤梨...)一样,这些慢慢变成韩国人习惯的konglish发音方法,所以韩国人讲的并不是韩式英语,而是英式韩语。
韩语中没有v、f的发音,大多以b、bb和p代替
love,就会念成“勒不”,综艺里面常露面的fighting呢,则要读成“花一挺”。
以th的卷舌音也没有,一般以dd代替
thank you一般就是??(“ddank you”)辣。
在韩语里r的发音一般读成l,dr、tr的时候也拆开,而不是“捉”、“戳”的发音
dream就是“de里姆”
tion和sion呢,统一变成拼音“xien”的感觉
communication的读法就变成了“康谬尼kei-xion”,惨不忍听!
新加坡——Singlish
新加坡人的英语水平在亚洲范围内算是公认较好的了,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说的英语就没有“地方特色”。因为新加坡有史以来是个移民国家,单是官方语言就有四种,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所以如果你说新加坡人的英语发音很标准,估计没人敢信。
刚好我毕业后第一任老板就是新加坡人,加上在校期间也常跟新加坡的交流生有接触。跟他们待久了难免发现他们口音上的一些特点,比如他们的英语有时听起来有印式英语的感觉但又夹杂着一点泰式英语的韵味,但细听又发现里面好像有潮汕话或闽南话的谐音,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当地人才懂的巨大的词汇库,如“taxi”是“德士”,tomorrow读成domorrow、Alamak是“我的天”等等。下面就为大家把新式英语的特点系统地疏理一下吧。
Singlish发音上的特点:
新加坡英语和标准英语在发音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单个元音或单个辅音的发音 ,二是重音和语调。
1.单个元音或单个辅音的发音
就单个元 音来说
, 新加坡英语中一些长元音和与它们成对的短音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 ,如: sit/ seat、cot/ caught、full/
fool等。元音/?/和/ e/的区别也不明显 ,如:pat/ pet、 sad/
said、had/head等。
Siam lah.应该潮汕朋友会懂。意为“闪开”。
除此之外 , 新加坡英语倾向于把一些双元音发成单元音 ,如:把 coke发成 cork ,而又把 cork 发成短音 cock。正是这些特点造成了标准英语中发音不同的词在 新加坡英语中成了同音词。就单个辅音来说 ,末尾辅音的轻浊之分并不明显。这一现象在非正式场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因此出现了 HOP/HOB ,BIT/ BID ,BACK/ BAG的混淆。而且末尾辅音经常有省略现象。如 act 略为 ac ,cast 略为 cas , stopped 略为 stop。另外在新加坡英语中/θ /倾向于发成/ t/ ,/δ/发成/ d/ 。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把 three 发成 tree ,把 through 发成 true ,把 those 发成dose。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是曾有外国学生把 Y ou take 33 to NUS(你要坐33路车到国立大学)听成是 y ou dig tree tree (你要种树 !) 。
2.重音和语调
新加坡英语在重音位置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句末重音现象 ,即多在句子最后一个音节重读.如英英 She did it CARE ful2ly.新英 She did it carefuLLY.又如:英英:He loves this ARMchair.新英:He loves this armCHAIRE.这种句尾重读也赋予了 新加坡英语独特的语调 ,但常常使不熟悉这一特点的外国人感到难以听懂。
3 新式英语的日常使用习惯:
Singlish中往往包含少量英语语法,少量马来语和泰米尔语语法,大量的中文语法。当年下南洋的人,为了极尽沟通之本能,很多句式并没有沿用英语该有的句式和语序,反而是从中文句构照扒下来一样。这样的结果是,通俗易懂,虽有些不伦不类,但却如中文一般方便简洁。感谢坡民把中式英语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新式英语中有很多潮汕话、闽南话的影子,如,He is so Kiahsu. (怕输的人)。 等等,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而马来语在Singlish中也有体现,如Alahmak!(我去)、Bojio! (不带我!)。
Singlish的一些常用的口语表达,看看是不是很像中文句子:
This one cannot. 这个不行。
So easy also dont know how to do.这么简单也不会做。
Like that also can这样也行!
Win liao loh我服了你了!
Why you always like that one 你怎么总是这样的!
You don't anyhow say leh 你别乱乱讲
也有很多好玩的词汇:
sibeh 超级
zai 厉害
sia 语气词
连在一起就是sibeh zai sia 炒鸡厉害
guailan 难搞 一般会说sibeh guailan
siao liao 疯了
然后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就是Singlish里的“one”=中文里的“的”:
He never study one. 他从来不学的。
Like that one. 就是这样的。
Who say one? 谁说的?
Sure can one. 一定行的。
Singlish之于 English 就像东北话之于普通话,本地喜剧段子找笑点经常要借助于 singlish,所以听多了会觉得亲切加会心一笑。
总结一下
最后要跟大家强调的是,各国的英语口音总结出来并不代表那个国家的每个人说英语都像上面那样。就像我认识一个在暨大念书的印度朋友,他说起英语就完全听不出印度口音,这一点起初也让我很震惊;曾经在旅行时认识一个日本的工程师,他说英语也是很溜。所以在跟歪果仁交流时,口音重不重的问题,要看ta具体个人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以及文化背景如何,不能一听对方是来自哪里的,就在心里默默地给对方贴标签。再者,口音重不重也不是事啦,能愉快地交流才重要。
我朝的托福成绩水平常年保持在倒数五名内。新加坡人的英语好自不必多说,而印度人的英语虽然平时老被我们吐糟和模仿,但总体水平却排在亚洲前三,甩了我们好几条街。
然而,不管是根据哪一年的成绩数据,岛国人民总是能毫发无伤地占据最后一名的霸主地位。
日本人的英语——Japanglish
说到岛国人民的英文,我首先想起去年巴黎发生枪击案时,全世界都在为他们祈祷。日本的朋友当然也不例外,他们纷纷在网上发出祈愿。然而他们的祝福法国人民看了之后估计会开心不起来(求当时心理阴影面积)。请大家好好感受下图……
到底是要为巴黎玩些什么呢……
言归正传
我们还是先来谈谈岛国人民的英语发音问题吧
曾经看过一篇报导,有位专家说日本人英语说不好是因为脑力问题,我觉得这位专家才有脑力问题。
因为岛国人民在我看来是非常有智慧又很有创造力的。喵君不是学日语的,所以特地为此去查阅了资料,总结出日本人说不好英语的原因可大致归为四方面:受日语发音长期影响、受民族性格的影响、不太重视英语教学以及喜欢创造新词。
这四个原因中最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语中的元音和辅音比较少,所以导致了很多音日本人说英语都有些困难。再加上日本人喜欢将英语单词直接音译,让其发音日本化。这更加重了日本人的英语发音问题。
在英语中,一个音节由多个辅音构成,是很常见的,比如 script 这个单词(中文意思是脚本),它的国际音标是 [skript],也就是由5个辅音和1个元音构成,但算做一个音节。这个道理,只要学过英语的人都能够理解。但日本人就不见得了,他们非要把一个好端端的音节,活生生拆散,拆成五个音节,即スクリプト。这就是岛国人民说英语的特点。
那么日本人说英语时还有哪些特征?
1.r和l有点不分,几乎说成l的发音。这个问题造成了日本人发r开头的音的困难。
2.日语和汉语一样很少有辅音结尾的发音。汉语普通话中也仅有以n或者ng结尾的辅音。例如:kang,san……日语也是如此,所以在遇到有辅音结尾的单词时候,喜欢主动去添加一个元音上去。
像dragon,d是清辅音成了du (日语中de发音比较近似于“呆”)r 变l 就成了la gon
3.日语的音素少。很多音没有,这就造成了很难发音到位,这就像英语中的thanks的th发音一样。中国汉语中没有这个发音一样,很多人说这个单词时都容易出现问题。不过日语中的发音实在太少,不仅比欧美语言少,就是比亚洲语言的汉语和韩语的发音都少,所以造成了他们发音的困难。
4.日语由于采用了大量的音译词。所以日本人的英文单词掌握量确实比较大。在日本音译英语有一个比较规范的音译规则。所以很多人看着片假名,也大概能知道英语的实际单词是怎么拼写的。(这也算音译的一个好处吧,但是坏处就是发音差的太远,并且当一些新的单词出现时候,就音译不意译造成了暂时的理解困难)。有这样的原因,不是日本人懒惰,而是内心有一种崇拜欧美文化作祟。要知道其实很多近代中国使用的汉字词语都是日本造出的。
5.FU的音发音有特点(现代衍生出来的外来语专用音节,只要和FU这个音搭配的话,读法都非常奇妙。比如:一个音中国类似发“发”的音,到日语里就是类似“花”的音.),t则变成to。
说完日本的英语,让我们把眼光投向中国游客的后花园——泰国。泰国人的英语怎么样?
泰国人的英语——Thaiglish
泰国是个旅游国家,所以很多泰国人多多少少都会点英语。如果听过泰国人说英语,你一定会对他们夸张的语音语调感到印象深刻,他们的发音跟我们平常接触的英语完全不在同个tone上。
泰国人喜欢在英文最后一个词读降调,比如说happy,他们会说“嗨屁”,China说成“拆那”。computer读成"compu特。”或是在句末加上一些泰文特有的收尾及语气词,如“Come and have a look”,很多当地人会习惯地说成"you come and look di""okay, go to tell him"会说成"Go to tell si"。
还有,因为泰文中很多以l和r为韵尾的词,通常读成"n",所以容易会造成混淆。例如central,他们就会说成"森探",比如所曼谷市中心的central world,泰国人都会说"森探窝“(泰文拼写外来词汇,很多在韵尾会加上不发音符号)。记得有一次向一个泰国人问路,我问"Kaoshan road"怎么走,他表示没听懂,后来不停地换说法直到说出了“靠shan(第二声)”他才明白。
虽然泰国整体上蛮重视英语的教学,不过他们学英语的方法,往往是一个个单词学,学完之后再用自己的语序和习惯组合成句子。所以他们的口语除了语音的特色之外还有语言结构上的特点。
以下总结感谢网友爆走的兔子
1. 喜欢省略介词
我想去泰国
标准:i want to go to Thailand
泰式:i want go Thailand
省略第一处 to 不定式,第二处介词
我照顾你
标准:i take care of you
泰式:i take care you
省略 of ,另外take care 也是泰国人经常用的一句话
2.没有宾格
英语中有宾格变化,i 变成me,he变成him,she变成her。而在亚洲语言中,没有这个变化,我爱你,你爱我,而英语是 i love you, you love me
我喜欢他
标准:i like her
泰式:i like she
再结合介词的省略
我照顾她,她照顾我
标准:i take care of her, she takes care of me
泰式:i take care she, she take care i(动词take的第三人称单数也没有变化)
3. 没有时态和第三人称单数
我昨天看到她
标准:i saw her yesterday
泰式:i yesterday see she
yesterday 时间状语,应该放在最前或者最后面,昨天 see也应该用过去式,她在这里作受词(宾格)应该变成 her。
4.否定词一致为 no
我不喜欢你
标准:i don't like you
泰式:i no like you
他不是白人
标准:he isn't a Thai person
泰式:he no thai people
泰语没有单数复数,所以person people他们也不分
5.女性的称呼,只有lady
没有girls, women, females
只有一个词 lady.而且没有单复数变化
6.same same you
你们两个一样
标准:
泰式:you same same i
泰国人很喜欢用same same,非常喜欢
说完日本和泰国,我们再来说平日里大家吐糟最多的印度英语。
印度英语
印度人的英语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但除了那几个广为人知的发音变化外,你还知道其他印式英语的特征么?
以下是印式发音的特点总结,快get起来吧,哈哈……
1.关键点:/t/读成/d/,/p/读成/b/,/k/读成/g/,/θ/读成/d/,如:
例如top (dop), thank (dank), etc.
例如 car (gar).
例如 pen (ben)
2. 重音在句子的第一个词,然后音调逐渐往后下降
3. 发 /r/ 的音时,舌头翻卷发出迷之颤音
4. 以 /l/ 结尾的单词,会发出轻轻的 /er/.
例如still会发成still(er)(重音在前, er很轻)
5.印度英语里有很多新造词语(不是原英语的表达)
比如:把restaurant 说成hotel
把breakfast 说成 tiffin
把entertainment 说成 timepass
6.把V和 w 合并起来读
7.喜欢用现在进行时
受印度语的影响,喜欢用现在进行时,如:
I am understanding it.
She is knowing the answer.
有这样一则笑话:
两个印度人在嘲笑日本人的英语发。"Jabonese agcent is vedy, vedy hard to undershdand." 然后被日本人神吐槽…… "Indeian ekusento ishi belly belly haudo tsu andasudando."
对于印式英语的总体感觉就是翘舌、滚舌多,重音错乱,说话时还要加上摇头晃脑这一动作来分散听者的注意力以至于更难听懂。
韩国——Konglish
韩语中有很多“外来词本地发音化”,好比同是广东话,香港人讲粤语会有很多外来词(波士/沙展/士多啤梨...)一样,这些慢慢变成韩国人习惯的konglish发音方法,所以韩国人讲的并不是韩式英语,而是英式韩语。
韩语中没有v、f的发音,大多以b、bb和p代替
love,就会念成“勒不”,综艺里面常露面的fighting呢,则要读成“花一挺”。
以th的卷舌音也没有,一般以dd代替
thank you一般就是??(“ddank you”)辣。
在韩语里r的发音一般读成l,dr、tr的时候也拆开,而不是“捉”、“戳”的发音
dream就是“de里姆”
tion和sion呢,统一变成拼音“xien”的感觉
communication的读法就变成了“康谬尼kei-xion”,惨不忍听!
新加坡——Singlish
新加坡人的英语水平在亚洲范围内算是公认较好的了,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说的英语就没有“地方特色”。因为新加坡有史以来是个移民国家,单是官方语言就有四种,英语、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所以如果你说新加坡人的英语发音很标准,估计没人敢信。
刚好我毕业后第一任老板就是新加坡人,加上在校期间也常跟新加坡的交流生有接触。跟他们待久了难免发现他们口音上的一些特点,比如他们的英语有时听起来有印式英语的感觉但又夹杂着一点泰式英语的韵味,但细听又发现里面好像有潮汕话或闽南话的谐音,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当地人才懂的巨大的词汇库,如“taxi”是“德士”,tomorrow读成domorrow、Alamak是“我的天”等等。下面就为大家把新式英语的特点系统地疏理一下吧。
Singlish发音上的特点:
新加坡英语和标准英语在发音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单个元音或单个辅音的发音 ,二是重音和语调。
1.单个元音或单个辅音的发音
就单个元
Siam lah.应该潮汕朋友会懂。意为“闪开”。
除此之外 , 新加坡英语倾向于把一些双元音发成单元音 ,如:把 coke发成 cork ,而又把 cork 发成短音 cock。正是这些特点造成了标准英语中发音不同的词在 新加坡英语中成了同音词。就单个辅音来说 ,末尾辅音的轻浊之分并不明显。这一现象在非正式场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因此出现了 HOP/HOB ,BIT/ BID ,BACK/ BAG的混淆。而且末尾辅音经常有省略现象。如 act 略为 ac ,cast 略为 cas , stopped 略为 stop。另外在新加坡英语中/θ /倾向于发成/ t/ ,/δ/发成/ d/ 。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把 three 发成 tree ,把 through 发成 true ,把 those 发成dose。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是曾有外国学生把 Y ou take 33 to NUS(你要坐33路车到国立大学)听成是 y ou dig tree tree (你要种树 !) 。
2.重音和语调
新加坡英语在重音位置上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句末重音现象 ,即多在句子最后一个音节重读.如英英 She did it CARE ful2ly.新英 She did it carefuLLY.又如:英英:He loves this ARMchair.新英:He loves this armCHAIRE.这种句尾重读也赋予了 新加坡英语独特的语调 ,但常常使不熟悉这一特点的外国人感到难以听懂。
3 新式英语的日常使用习惯:
Singlish中往往包含少量英语语法,少量马来语和泰米尔语语法,大量的中文语法。当年下南洋的人,为了极尽沟通之本能,很多句式并没有沿用英语该有的句式和语序,反而是从中文句构照扒下来一样。这样的结果是,通俗易懂,虽有些不伦不类,但却如中文一般方便简洁。感谢坡民把中式英语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新式英语中有很多潮汕话、闽南话的影子,如,He is so Kiahsu. (怕输的人)。 等等,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而马来语在Singlish中也有体现,如Alahmak!(我去)、Bojio! (不带我!)。
Singlish的一些常用的口语表达,看看是不是很像中文句子:
This one cannot. 这个不行。
So easy also dont know how to do.这么简单也不会做。
Like that also can这样也行!
Win liao loh我服了你了!
Why you always like that one 你怎么总是这样的!
You don't anyhow say leh 你别乱乱讲
也有很多好玩的词汇:
sibeh 超级
zai 厉害
sia 语气词
连在一起就是sibeh zai sia 炒鸡厉害
guailan 难搞 一般会说sibeh guailan
siao liao 疯了
然后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就是Singlish里的“one”=中文里的“的”:
He never study one. 他从来不学的。
Like that one. 就是这样的。
Who say one? 谁说的?
Sure can one. 一定行的。
Singlish之于 English 就像东北话之于普通话,本地喜剧段子找笑点经常要借助于 singlish,所以听多了会觉得亲切加会心一笑。
总结一下
最后要跟大家强调的是,各国的英语口音总结出来并不代表那个国家的每个人说英语都像上面那样。就像我认识一个在暨大念书的印度朋友,他说起英语就完全听不出印度口音,这一点起初也让我很震惊;曾经在旅行时认识一个日本的工程师,他说英语也是很溜。所以在跟歪果仁交流时,口音重不重的问题,要看ta具体个人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以及文化背景如何,不能一听对方是来自哪里的,就在心里默默地给对方贴标签。再者,口音重不重也不是事啦,能愉快地交流才重要。
本文由译客传说—小译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欲学习更多外语知识,了解更多外国资讯,请关注译客传说—传神
前一篇:如何靠兼职翻译赚钱?
后一篇:英国公主的真实日常,一天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