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舞钢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2014-09-01 08:54:40)
标签:

财经

文化旅游产业是关联度高、牵拉力强、乘数效应明显的宽带型、综合型的产业群体,极具发展潜力和带动功能。由于舞钢市独特的资源优势,以及多年来舞钢市不懈的努力,文化旅游产业已在舞钢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舞钢市确立了“文化强市”的发展理念,并把文化旅游做为一个振兴舞钢的新兴的重要产业来抓,从而促进了文化旅游业较快的发展。但如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把文化与旅游紧密的结合起来,把文化旅游业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兴市富民的支柱产业?这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并最终应该得到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发展现状

舞钢市历史悠入,文化沉淀深厚,文化遗址较多,民间传说优美繁浩,山水林城为一体,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优势。历经多年的发展,文化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了产业框架。以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和龙凤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为重点的旅游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周边地市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1、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支撑。多年来,政府融合了多种投资形式,加强各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龙凤湖、二郎山、九头崖、九龙山、灯台架、祥龙谷等为重点的景区建设都有一定的发展。贯穿于各景区的道路全部得到硬化。光缆通讯、电力等都得以开通。二郎山景区升级改造工程已完成,顺利通过了国家AAAA级景区验收。祥龙谷景区已按计划建成了山门、拦水坝、景区道路、亭子等基础设施,大型水上乐园已建成开放。灯台架景区正在进行AAA级升级改造工程,虎头山一期工程已完工,龙凤湖旅游度区正在高品味规划建设,并开始了影视基地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工作,以舞钢大酒店,南湖庄园为代表的一系列服务配套产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2、在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上有了一定的力度。一是持续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举办河南省----舞钢市水灯节。这是全国最大的水灯节,是舞钢市独有的文化。按照“形、色、声、光、动”完美组合的要求,舞钢市水灯节越办越红火,已连续举办了十三届。水灯节期间,焰火、灯迷竞猜、孔明灯、漂流灯和各种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异彩纷呈,反映舞钢山水、民俗、建设成就的书画摄影作品展以及相应举办的奇山、根雕等展销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近年来,每年来舞钢观灯的游客近百万人次。水灯节已产生一定的品牌效应。二是冶铁文化之都的创建,为舞钢文化旅游的兴起又打造了一张品牌。舞钢有2000多年的冶铁文化历史,现存六处省级冶铁文化遗址、冶铁文化的开发、保护、建设对舞钢文化旅游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舞钢为打造冶铁文化旅游品牌已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对舞钢市传承冶铁文化,彰显中华文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授予舞钢市中国冶铁文化之都中国冶铁铸剑文化研究中心称号。三是龙凤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已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规划的编制、土地的控制、环境的保护、宣传的力度等工作都在有计划的进行中。先期影视基地等一批项目正在有序进行中。

3、相关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信息网络、交通运输、饮食服务、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舞钢山野菜、龙泉宝剑、老粗布、蚕丝被等旅游商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奇山、根雕、木刻等也有一定的发展。农家乐餐馆发展迅速,相应产业有了较好的发展。

4、舞钢市的知名度得到一定的提升。“山水舞钢,度假天堂”,“南有苏杭,北有舞钢”,“台湾日月潭,舞钢龙凤湖”等主题口号已在周边地市有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通过建立营销体系,发行图片资料、新闻媒体推介、举办重大节庆活动等扩大了舞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招商引资、加快发展搭建了平台,注入了活力。

二、存在问题

舞钢市文化旅游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全国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势和我们打造“文化强市”、“旅游名市”的目标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旅游开发缺乏总体规划和统一协调,景点开发宣传不明确,舞钢市旅游业前期开发中,存在着一定盲目性和无序性,各景区各自为战,没有明确的开发效果宣传和市场宣传。全市缺乏总体的规划和统一的协调,各景点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各景区缺乏品牌意识,随意开发,没有体现资源特色,有的甚至造成资源的破坏。

2、深厚的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序不够。我市虽然文化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没有转化为旅游资源。我市境内有柏子国故址、有6处省级保护冶铁遗址、古长城之父——楚长城也在我市有新的发现等,这在史学界和艺术界影响都是巨大的。但由于开发不到位,现在根本没什么可看的,没有形成旅游资源。水灯文化、冶铁文化缺乏有效的平台。

3、各景区景点的自然和历史文化内涵没有很好挖掘,缺乏深度开发和包装打造。有的景区把本来有着深刻文化内涵和历史典故的名字改成这龙那凤,这对景区的推介是非常不利的。景区的建设和开发品位低、缺乏文化灵气。

4、旅游纪念品开发滞后。具有地方特色的工农产品、民间工艺品没有得到开发提升。旅游商品种类单调,交易通道未打开,购物场所不多且缺乏特色。

5、缺乏大手笔的创意、策划和宣传。一部《刘三姐》让漓江名扬天下,一首“浓装淡抹总相依”的诗使西湖魅力倍增,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口号,使全国老少都想到苏州、杭州看看。而我们策划和宣传与这些相比显得苍白无力。

三、对策与建设

由于舞钢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使舞钢旅游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但旅游产业又具有脆弱性的一面,一着不慎,将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所以我们要把旅游产业做为兴市富民的支柱产业,高度重视,下大力气抓好,抓出特色,抓出名气,抓出效益。

1、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加快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跨越。一提到舞钢,让人首先想到的是我们的钢铁,想到舞钢公司,想到全国十大铁矿之一,可以说钢铁是我们的名片,但仅有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应该把它做大做强,依托文化旅游资源打造舞钢有内涵、有品位的新名片。要在旅游资源的认识上统一思想。舞钢市属古柏国,历史悠久,有丰厚的文化沉淀,山水钢林城为一体,自然环境独树一支,开发前景广阔。要使全市上下确立文化旅游产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的思想,真心把文化旅游产业摆到突出位置,给予高度重视。要抓住机遇,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紧紧抓住我省打造文化旅游强省的良好机遇,借助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契机,借势借力,大力发掘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在打造文化旅游的品牌上下功夫。

2、突出特色、准确定位,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体系。要充分了解我市的旅游资源优势,深刻挖掘文化内涵,聘请高层次的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广泛征求我市在文化旅游方面有识之士的意见,从总体和长远发展上对我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准确定位。按照统一协调,宏观管理的原则,在总体规划下,各景区制订详细的发展规划,并在规划的指导下,实施有序开发、高品位建设,逐步完善。

3、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实施文化旅游精品战略。加强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注重旅游产品中文化内涵的表现与提升。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缺失文化是浮躁的。文化及相关部门要广泛搜集和整理各个景点的历史、文化渊源,开发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产品,如历史故事、经典传说、等等,通过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旅游景区的个性特色,增强景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目前舞钢市应该推出四大版块的旅游精品。一是以灯台架、祥龙谷、五峰山、九龙山为主体的山水舞钢游。充分开发这里的山水自然资源,赋以文化灵气,打造自然风光精品。在开发建设上注意生态和环境的保护,突出自然风光,天然情趣。舞钢的山水在中原是不多见的,开发建设应该立于建设北国小江南的观念上来,并鼓励开发有利旅游观光的稻田、荷塘、各种果园,并在布置和经营上下点功夫,使人们到此另有洞天的感觉。二是以虎头山、九头崖为主体的红色旅游。我市红色旅游有一定的规模,但开发建设力度不够,还不能形成完整的旅游品牌。要明确思路,把以虎头山为主的红色旅游景点开发到位,立足于河南省最大、最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思路,加强基础设施和景点建设,配置以各时期革命活动的实景,使人们到这里有的看、受教育、忘不了。三是以龙凤湖为中心,高品位开发龙凤湖休闲旅游度假区。应该对龙凤湖的开发建设进行高层次的论证,确立高品位开发规划,在注重环境保护的同时进行开发建设。龙凤湖是舞钢市最大的亮点,如何开发建设对舞钢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至关重要。在北岸,是舞钢市区中心,应该完善餐饮服务,系列购物广场,相应的文化娱乐场所等设施。在南岸,应该立足于自然生态旅游,结合果园、农产品、花园等开发,创新开发渠道和旅游项目。在农家院、农家游、农事一日,小果园、菜园游客自主经营等方面创新发展路子,开发别具一格的旅游项目。政府应该统一规划,加强管理,注重环境的保护,以自然生态为主,进行开发建设。四是冶铁文化、水灯文化为主的历史文化品牌旅游。要充分挖掘开发舞钢的历史文化资源。舞钢有二千多年的冶铁文化历史,现有6处省级保护的冶铁遗址,有从宋朝就盛行的水灯文化,有楚长城,韩陵墓等。当前首要任务是保护,同时进行开发建设。把保护和开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打造冶铁文化之都、中国水灯之城的同时,进行规模建设,形成独树一帜的看点。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功能。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文化旅游开发的前期基础工作。首先,要利用国家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的成果和正在开展的争创国家文明城市的行动,对城市环境、景观公路、景区园边、景区内部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为游人创造一个清新舒适的环境。其次要提高城市品位,树立城市形象,大力发展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设冶铁文化苑、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旅游项目,高品位举办好水灯节,发展城市雕塑,突出钢铁文化、山水特色。要高标准搞好景区开发建设,要完善功能,注重特色,增加娱乐、休闲、购物、食宿等服务。

5、积极扶持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和经营构建完备的产业链条。文化旅游产品在整个旅游产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我市文化旅游产品如山野菜、龙泉剑、粗布衣等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但形不成规模,效应不明显。需要花大力气,制订实施优惠政策,使我市的文化旅游产品尽快形成规模,产生品牌效益。

6 、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从调查情况看,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是制约舞钢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应下大功夫解决。一是创新管理体制。借鉴外地经验,市里应成立旅游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对旅游工作的政策制定、规划编制、开发管理、关系协调。领导小组是一个权威性机构,应由市上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参与,形成坚强的领导力量,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使一个声音喊到底。二是理顺管理体制。应尽快理清六大景区的管理体制,形成运转顺畅,能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新型体制。要协调各景点与林场的合作关系,研究组建新型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消除在各自利益上的纷争。三是建立融资机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招商引资、聚集社会资本、争取项目资金、运作行政资本,力争在招商引资,城市资本营运,争取重大项目资金上有重大突破,实现文化旅游发展大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筹划文化旅游发展的重大项目。为了吸引各种社会资金投入旅游产业开发,政府应制定融资开发政策,按照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广招各路客商。

7、统一策划宣传,形成合力,叫响舞钢旅游文化品牌。旅游产业的开放性决定了其必须向外实施张扬性的宣传。一是继续举办节庆活动,形成强大的宣传阵势。尤其是利用好中国·舞钢冶铁文化节和水灯节。策划一台有震撼作用的“印象舞钢”文化晚会项目。邀请知名人士,开展舞钢论坛活动,举办诗歌、书画、摄影、才艺等文化活动。举办好节庆日的民俗文化活动和各种文化汇演,打造冶铁文化和水灯节品牌,扩大舞钢的知名度和影响。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建立信息网、拍摄风光片,画册等;筹划以舞钢山水和历史典故为主体的文艺作品,吸引影视文化企业拍电影、电视、戏剧等进行广泛宣传。三是强力推介有影响力的宣传口号,叫响“南有苏杭,北有舞钢”、“山水舞钢,度假天堂”、“台湾日月潭,舞钢龙凤湖”。口号不易多,但要精,有内涵,有震憾力。

舞钢是一幅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山水画,画卷已经徐徐展开,关键是如何使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来,如何使舞钢走向全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