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速度轮滑直道滑行蹬地技术

(2015-07-26 02:13:40)
标签:

股票

分类: 体育

速度轮滑直道滑行技术蹬地、发力、滑行、着地技术

速度轮滑直线滑跑的方法和步骤与初学轮滑的向前滑行基本相同,也是分为蹬地、收腿、着地、滑行几个阶段。

http://www.sportstb.com/d/file/jkzs/hwxx/2011-11-16/14b932313bb0b82057b305326f093293.jpg

但速度轮滑是为了创造最高的速度,对每一动作和阶段有极其严格的技术要求。在向前滑行中,蹬地和滑行是最重要的两个阶段,蹬地是产生和增加前进动力的阶段,滑行是降低速度的阶段,如何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蹬地效果和如何尽可能减少降速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因此对这两个阶段的技术进行重点分析。

轮滑技术、技巧教学目录

(一)速度轮滑蹬地阶段技术

       轮滑蹬地阶段技术是滑跑技术的核心部分,是由支撑腿的蹬地动作和相对应浮腿的摆腿着地动作所组成。蹬地阶段技术的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产生向前的推进力。实践中可见,决定蹬地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蹬地用力方向、蹬地用力时机、蹬地用力的角度、蹬地用力方法等,这些因素缺一不可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最佳的方式起作用,产生最佳蹬地效果。

1.蹬地用力时机:从理论上讲当身体重心偏离支点,蹬地角形成之时,便是蹬地开始的准确时机。从动作上看此刻臀部积极地向内侧移动,支撑腿开始展碗发力、压小膝、躁关节,全身的力量协调地、集中地压向支撑轮中后部。当适宜的蹬地角形
成、牢固支点保持在身体的侧方,此刻是蹬地产生最佳效果的时刻,恰是最大用力的准确时机。此时的最大用力必将产生最佳效果。而早于此刻或晚于次刻都将减弱蹬地的力量。

2.轮滑蹬地用力方向:蹬地用力方向取决于向前运动的速度。

轮滑运动员从静止状态起速,蹬地用力方向必须向身体的后方,运动员身体已经起动,但速度不快时,蹬地用力方向必须是身体的侧后方;为使运动员的滑速继续增加,则蹬地用力方向必须转向身体的侧方。因此准确地讲,蹬地用力方向必须是运动员支撑轮滑进方向垂直的侧蹬方向。运动员在高速状态下,支撑轮的滑进方向直线性很强,蹬地用力方向接近身体的正侧方,因此蹬地用力动作也只有在身体的正侧方才能找到最有力的支撑点。教练员、运动员必须深刻理解,在高速中只有向侧蹬地才能继续增加速度。甚至优秀运动员有向侧前方送蹬感觉,待伸膝最大用力时,最有力的支点恰是在身体的正侧方,因而会不断增加滑行速度。

3.蹬地用力角度:蹬地角是决定蹬地效果的又一决定性因素。相对较小的蹬地角,会产生更好的蹬地效果。运动员应善于寻找最佳蹬地角度。蹬地角是从重心偏离支点时就开始形成,当蹬地最大用力之时,蹬地角应达最适宜的角度。科研材料证实,优秀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技术上的主要差距在于蹬地角。优秀运动员是在积极地倾倒,创造最佳蹬地角度,在更小的角度下完成蹬地动作,因此会产生更大的推进力与前进加速度。

力求在较小的角度下,水平移动的侧向蹬地在蹬地过程中随着蹬地腿伸展和重心的移动,蹬地角也在相应的变小,蹬地腿最大用力阶段蹬地角约在so度一70度,在蹬地结束之时蹬地角小至45度一50度。实践证明,优秀运动员的蹬地角普遍小于一般运动员,这是由于优秀运动员身体重心更大幅度地左右水平移动。重心横向移动幅度越大,蹬地角越小,蹬地距离越长,蹬地效果越好。技术改进的方向:小角度、水平移动、侧向蹬地。

4.蹬地用力方法:蹬地动作是产生前进加速度的决定性因素。蹬地动作尽管在暂短的刹那间完成,但是必须有个准备和创造条件的过程。因此完整的蹬地动作应分两个阶段完成。

(1)开始发力阶段:全身协调配合,全身力量集中地压向支撑轮的中后部;最有力的支点牢固的位于身体的侧方;上体积极倾倒,蹬地角形成:支撑腿推臀、展耽、压膝躁发力;浮腿积极配合前摆。为下一阶段最大用力创造最佳条件。

(2)最大用力阶段:在第一阶段创造条件的基础上,腿、膝、踝关节同时以最大力量、最大速度向侧方伸展,刹那间完成蹬地动作。用力的特点是爆发性与快速性,特别是膝关节的伸展速度尤其重要。

两个阶段有机相连,全过程是一个不断加大力量和不断加速伸展的过程。研究表明,优秀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在此展腿技术_仁有较大的差异性。优秀运动员膝关节伸展的角速度明显大于一般运动员。这是蹬地技术的关键所在。那些蹬地展膝动作“粘”、“慢”等都不是合理的技术,教练员、运动员必须有清晰的正确技术的概念。

开始发力阶段:
积极地推臀、展舰、压膝跺,全身力量集中地压向支撑轮的中后部,蹬地有力的支点保持在侧方,蹬地角形成。

最大用力阶段:
支撑腿以最大力量、最快速度,爆发性伸展刹那间结束蹬地。

在支撑腿蹬地用力阶段,
浮腿要积极配合。浮腿动作应视为蹬地动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浮腿的配合方法应与蹬地腿的用力动作对应同步。蹬地腿用力伸展,则浮腿加速前摆,摆动的速度与蹬地腿伸展速度同步。
浮腿的加速度摆动与惯性力,可增加蹬地的力量,有助于增加冲滑的力量。

浮腿着地的时间应是蹬地动作即将结束之时,浮腿的着地点,应在重心投影点的内侧,用支撑轮的外沿着地承接体重并支撑滑进。如果着地点在重心投影点的外侧,则该腿部的支撑必将是“反支撑”动作,增加阻力而降低滑速。

(二)速度轮滑滑行阶段技术

滑行阶段是指支撑腿蹬地结束后,新的支撑腿承接体重借助惯性向前滑进的过程,此阶段对应的浮腿恰是处于放松蜘褪的过程。

滑行阶段完全是借助惯性的滑进,毫无增加速度的因素,相反,轮滑运动的特点是降速因素很多,如地面与轮子的摩擦力、轴承与轴轮的摩擦力、空气阻力等,都将直接减弱滑行速度。因此速度轮滑此阶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为减少速度的下降,必须缩短滑行时间。为缩短滑进时间,浮腿的回收还原动作需要加快。使收腿动作要变得更积极、主动、更加快速、严密、以其最短路线,直接收向中心面。收腿路线与时间的缩短和重心的加速移动可有效地缩短滑行阶段的时间,使滑跑节奏加快、频率提高,赢来了更多次的蹬地加速,而且减少了速度的下降,这是提
高滑速的重要潜力所在,完全符合速度轮滑运动的特点。因此,快蹬、快收、快节奏、高频率是速度轮滑技术发展的方向。

(三)速度轮滑直道着地技术

从收腿动作结束后至轮滑鞋落地的动作阶段称为着地技术。着地动作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向前收腿阶段:二是轮滑鞋着地动作阶段。实际滑行当中,收腿动作和着地动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个动作之间没有停顿。但是,着地动作非常重要,因为着地动作直接关系到滑进的路线和蹬滑的质量。

着地时浮腿的大腿和小腿要靠近支撑腿并明显的积极向前,使浮腿放松,这时要注意的是应充分利用体重蹬滑,轮滑鞋尽量不要太早落地使浮腿过早的承担体重使浮腿变成支撑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