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2018-05-08 21:01:08)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第118——11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邮票的作用。了解确定邮资的2个因素。

2)理解、掌握确定邮政资费的方法,会根据条件选择合理的方案。

 2、能力目标:

1)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培养学生的组合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推理能力。

3)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学资费标准,明确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和讨论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验证方法的合理性。

4、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不同信件的资费办法,理解确定邮资的2大因素。

难点:理解不同信件的资费的标准,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教具准备

布置学生调查一些关于邮票和邮政资源的信息,收集一些邮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今天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要考考大家,准备好了吗?

(课件)“猜谜”: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他当差使。

师:过去是“一封家书抵万金”,居住在两地的人们通过寄信来传递信息。现在通讯发达了,寄信的人少了,但是人们还是喜欢邮票,那是因为邮票既有收藏的价值又设计得很精美。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一个机会来欣赏一下中国收藏价值最高的邮票 ——“全国山河一片红”。(简叙其历史背景)

大家知道,寄信的时候用的邮票的面值和数量都不太一样,请大家欣赏屏幕上的邮票,谈谈各自的发现;其实邮票中也隐含着不少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我这里有两封信,一封贴的邮票是0.80元,另一封贴的是1.20元,邮资是不同的,谁愿意猜一猜,邮资的多少应该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1:与信的质量大小与邮寄的路程远近有关。

    2:信封越重,花的钱越多,路程越远,邮资也越高。

师:很好,大家的意见很有道理,请同学们翻开书,阅读第118页中间的表格,看看邮资与信函的质量、投寄的地址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1、 出示邮政资费表(一)。

业务

种类

   计费单位

资费标准/

本埠资费

外埠资费

 

 

信函

首重100克内,每重20克(不足20克按20克计算)

0.8

1.2

续重101-2000克每重100

(不足100克按100克计算)

1.2

2.0

 

 

 

 

 

 

 

 

 

 

提问:计费单位是什么?资费标准以什么来划分?

 2、认真观察表。你发现了那些数学问题?有哪些不明白的提出来?

首重是第一kg的费用,续重是除第一kg以外的kg数。

本埠是本地、县、市:外埠是外地。

例:101=100+1   100是首重,1是续重,本埠资费是0.8×5+1.2=4+1.2=5.2(元)

 388=100+288    100是首重,288是续重,本埠资费是0.8×5+1.2×3=4+3.6=7.6(元)

3、探讨邮政资费表的意义,掌握确定邮资的2大因素:质量和目的地。

独立观察表中数据,计算出所需邮资。

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5、合作完成邮政资费表(二)

 

1-20

2-40

41-50

61-80

81-100

101-200

201-300

301-400

本埠

 0.8

 1.6

 2.4

 3.2

 4

 5.2

 6.4

 7.6

外埠

 1.2

 2.4

 3.6

4.8 

 6

 8

 10

 12

实际操作:

拿出抽屉中的信封和邮票,小组靠左边的是寄往上海市的(重26g),右边的是寄往萧山区的(重38g),学生给信件贴合适的邮票(强调不多也不少),并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正确。有错误的老师投影纠正,并加以说明。

探究合理的邮资支付方式

师:我们很多同学都见过邮票,而且知道它们的价格是不完全相同的,有几分的,有几角的,也有几元的。邮局一般规定最多贴34张邮票。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口答。

教师小结:给学生展示两个信封,一个贴了40.80元的邮票,另一个贴满了320.10元的邮票,如下图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通过对比,同学们会很容易地发现,上面的信封太浪费邮票了,都没地方书写姓名和地址了,而且要盖好几个邮戳,太耽误时间了。由此想到,邮票的面值应该尽可能大一些,所用的邮票的张数才会尽可能少。

师:好了,现在问题来了,如果邮寄一个不超过100克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而且只许用80分和1.20元的两种邮票,能满足所有情况的需要吗?

学生小组谈论后进行集中汇报。

1:先要分清是本市还是外埠 

2:应该把100克以内所有的情况都列出来,再一个个判定。

在大家都表示同意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依次把表格填写完整。(除外)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本埠

0.80

1.60

2.40

3.20

4.00

外埠

1.20

2.40

3.60

4.80

6.00

学生通过对表格的观察、分析,不难看出只有4.00元,4.80元和6.00元三种情况不能仅用0.80元和1.20元的邮票支付(即在表格中标上的那三种)。

师:既然有这样三种情况不符合要求,那么我们能不能自己再另外设计一种面值的邮票,来满足题目的要求呢?(注:邮票面值大小自定)

小组合作谈论,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完成。

学生们在尝试和分析中逐步确定增加的邮票面值可以是2.00元,也可以是2.40元,或者是4.00元。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如果小明给本市的好朋友写一封89克的信,他该贴多少钱的邮票?

  2)、如果小明给上海的爸爸写一封135克的信,他该贴多少钱的邮票?

3、)如果一位客户邮寄给外地亲戚的信函是388克,在邮寄的时候最多只能贴4张邮票,只用80分和1.20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

     (独立探索:看看有哪些方案?)

4、)通过小组的动手贴邮票活动发现:4.00元、4.8元、6.00元不能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满足。小组探究各自的粘贴方法,你认为可以设计多少面值的邮票?

课外延伸:如果想最多只用4种面值的邮票,就能支付所有不超过400g的信函的资费,除了80分和1.20元两种面值,你认为还需要增加什么面值的邮票?

       质量/g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资费/

目的地

81100

101200

201300

301400

本埠

 

 

 

 

外埠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小组里议一议,再在班里交流。

师:大家的收获各有不同,但都很有价值。今天我们学习邮票中的数学,绝不是仅仅为了会贴邮票、会寄信,而是在其中发现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到一些数量之间的组合规律,这是十分重要的。

板书设计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确定邮资的两大因素: 质量、目的地。

合理设计邮票的面值:经济、 实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