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知识总结

(2019-05-26 19:01:07)
标签:

四年级

数学

分类: 学习积累
知识要点:
(1)平均数
平均数能清楚地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2)求平均数的方法
1、通常的方法(先合后分法)总数÷份数=平均数,反过来平均数×份数=总数
2、数据差距较小时可采用移多补少法
例如求102、103、97、100、98的平均数,就可以进行移多补少,很容易求出平均数是100

(3)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能直观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大小,便于比较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知识总结

(4)复式条形统计图
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以后就得到一个复式条形统计图。
优点是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多少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知识总结

(5)阅读条形统计图
1、阅读条形统计图,一定要注意图例。
2、统计图中的每一格代表的数值都相等
3、横和纵向的统计图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形式上不同。当数据不多,且数据较大时用横向统计图较方便。

(6)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1、统计图上方中间位置要标明统计图的名称
2、一定要标明图例
3、图中直条要绘制规范,保证宽度一致
4、两组数据的直条要涂不同的颜色,或者不同的花纹,比如第一个可以画斜线,第二个可以涂黑。
5、直条上方要标上数据

容易错的概念:
(1)A小组平均体重36kg,小东比36kg重,所以小强一定比36kg轻。(×
不一定,A小组不一定只有小东,小强这两个同学。

(2)条形统计图的一格代表1。(×
条形统计图的一格代表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3)条形统计图中的直条要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条形统计图中直条的排列顺序取决于坐标轴上的项目的顺序,不一定要按从短到长排列。

常见题型:
(1)有六个数,他们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它们的平均数变成了70。那么去掉的数是(82
去掉之前的总数是6×72=432
去掉之后的总数是5×70=350
去掉的数是432-350=82

(2)丁丁和李明两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40kg。小华和李明两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60kg。丁丁和小华两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kg。丁丁、小明和李华三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45)kg
丁丁和李明一共2×40=80(kg)
小华和李明一共2×60=120(kg)
丁丁和小华一共2×35=70(kg)
加在一起一共是80+120+70=270(kg)
这里注意丁丁、小明和李华三位同学每人都被加了2次
所以丁丁、小明和李华的总体重是270÷2=135(kg)
他们的平均体重是135÷3=45(kg)

(3)小明家今年四个季度用水量情况统计如下图,小明家平均每月用水B吨?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知识总结

A、(16+24+35+21)÷4      B(16+24+35+21)÷12
C、(16+24+35+21)÷365      D(16+24+35+21)÷366
注意审题,是问每月平均而不是每季度平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