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太极耀中华 汪家好拳获佳绩
标签:
汪家拳非遗大成拳 |
习晓龙
2018年4月份19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热闹非凡,这里举行的少林·太极耀中华“双评”颁奖盛典场面壮观。武术十大杰出人物、十大活动单位代表、武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信息员先进个人、十大杰出人物前50名、十大活动前20名以及各路武林豪杰近千人亲临颁奖现场。信阳市武术协会有12名代表参加,其中汪法能和汪法宝分别代表“汪家拳暑假班义务授课”和“十大杰出人物”前50名领取相关荣誉证书
http://s13/mw690/005xlaJvzy7k4U9uFT69c&690
http://s13/mw690/005xlaJvzy7k4QsZlp2bc&690
http://s9/mw690/005xlaJvzy7k4Qt3RWg28&690
http://s15/mw690/005xlaJvzy7k4QND0d07e&690
汪家拳法的创始人是汪清公。他在掌握王伦教授的御林军武功“百步神拳”的基础上,结合豫南山区稻田纵横阡陌的地貌特征及农业生产劳动的特点,将阴阳五行融汇其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汪家拳;经汪氏历代习武之人数百年潜心研究,不断传承、衍变、发展而固定下来。现在,汪家拳已传至第十五代。曾在信阳地域流传的口头禅是:“不会喝酒不姓张,不会打拳不姓汪”,可见汪家拳在汪氏家族中的影响。
经过几百年的时光流失,长期战乱,直到抗战前期,百步神拳失传,只保留下百步神拳之一“十三根架”及兵器盘枪、法枪、明枪、七枪、大刀、金刀出鞘,还有一百多套拳书,拳谱歌诀、练功心法等。遗憾的是,这些拳谱多已遗失,只有“十三根架”及刀枪保留至今。这是区别于其他武术流派的最显著特征。
汪家拳在每年的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和市武协举办的各类武术交流活动中都有节目展示,使大家越来越多的了解汪家拳。从本月5日汪家拳传习年会得知,汪氏族人的凝聚力越来越强,汪家拳发展势头正在显现。尤其是通过“双评”活动、通过信阳市武术协会大成拳与信息宣传工作委员会的大力宣传、通过《少林与太极》杂志社的弘扬、汪家拳一定会更加广泛的走出信阳、走出河南、走向海内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