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间故事:“玉种蓝田”传说故事二则

(2016-04-23 09:18:11)
分类: 民间故事


玉种蓝田

       ——“玉种蓝田”故事版本之一

    话说万里终南山东段有一个遐迩闻名的蓝田山,山下住着一个落魄书生,此人名叫杨伯庸,专为父母守墓而来到南山脚下。

    杨伯庸原是凤城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但是这年闹瘟疫,父母双双离开人世,他想起父母供自己读书很不容易,就十分伤心,抱住二老尸首哭得昏天黑地两眼红肿声音沙哑,邻家人劝说也无济于事。最后按照父母遗嘱,将二老埋葬于蓝田山下一个阳洼洼里,并在坟旁搭起草棚长期居住,决心为二老守墓一辈子。

    墓地处在阳坡一个三面环山的洼地上,距离水源远之又远,每天杨伯庸得往返十多里下山挑水,或做饭或饮水,他得跑上十多次,此地可谓“水比金贵”。偏不偏草棚前恰巧是凤城县通往湖广的交通要道,人来人往,到这儿口渴了都要求他舍一碗水喝。虽然挑水辛苦,但他从来没有拒绝任何一个有求于他的人,凡从这儿路过的人都说杨伯庸是个心地善良的好人,一传十十传百,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蓝田山脚下有一个好善乐施的小伙子。

    这年夏天,杨伯庸正在屋旁田地里劳作,忽然从背后山垭里传来“救命啊救命啊”的哭喊声,他立即放下锄头,向喊话的地方跑去,见一青年女子慌慌张张地向他这边跑来。他忙问:“姑娘,出了啥事,我能帮助你吗?”

    姑娘急慌慌地说:“我家小姐前来寺庙烧香,不料被一群恶棍纠缠,刚才被推下山崖去了,我是她家丫环,你帮我救救她吧。”

    杨伯庸听罢就向丫环指点的方向跑去,果见崖坎下树枝上挂着一位年轻女子,他于是攀了树枝一步步挪到女子身旁。但见女子因为惊吓已经昏迷不醒,他忙背了那女子扒住石崖一步步挪到塄坎上边。呼叫片刻,不见苏醒,杨伯庸说:“姑娘,你看,你家小姐一时三刻难以清醒,还请二位到我家暂时休息,待她醒后我再设法送你们回家。不知你意下如何?”

    “那就谢谢您了。”丫环说。

    杨伯庸背了小姐回到自家屋里,立即烧开水给小姐一勺一勺灌进嘴里。待小姐精神缓解苏醒过来,发现身边除了丫环春红还有一位青年小伙儿,就十分感激地问:“请问,我怎么会在你家里?”

    杨伯庸就把小姐掉到崖下他又如何救上来的事儿说给她听,小姐不胜感激,也把她的身世告诉了杨伯庸。这时,杨伯庸从小姐口中知道她姓徐,今年一十八岁,家住凤城县北街,父亲在京城做官,近因身体欠佳,辞官不做回家静养。听人说蓝田山神仙灵验,她就带了丫环春红前来寺庙为父亲祈福,谁知刚刚走出庙门前却被一帮流氓纠缠。在和流氓厮打中,一不小心她被推下了山崖……

    两人谈了许久,小姐见杨伯庸眉清目秀,身材魁梧,谈吐有度,顿生爱慕之心。遂将自己对救命恩人的爱慕之情用眼神表露出来。

    杨伯庸见这女子虽为富豪之女,但却少了娇气和傲气,一身清纯,温文尔雅,正是他心中多年来敬仰的情侣。但他乃一介落魄书生,家贫如洗,有何能耐去高攀人家呢?于是只好把情感压抑在心中,不敢有丝毫的表露。

    徐小姐心情舒缓后,杨伯庸决定送她出山。

    一路走来,两人含情脉脉,互吐爱慕之情,丫环春红只把此情此景看在眼中,决心为他俩促成这段美满姻缘。

    春红背过小姐偷偷告诉杨伯庸:“相公,拿了聘礼来我家求婚吧,小姐一准答应。”

    杨伯庸满心欢喜地点了点头。

    送走了徐小姐和丫环,杨伯庸回到茅屋草舍,闷头就睡,他在心里说:“人家高门大户,咱家一贫如洗,怎敢高攀?也罢也罢,不要再去想她了。”

    却说徐小姐家住凤城县北街,徐府门楼高大,门旁两株古槐,一副官宦人家的气派。祖上三代为官,到徐朝奉时期家道中落,虽一度为宦,但身体多病辞官居家,生一明珠起名徐玉玲。发妻早丧,续弦张氏,为人奸诈,待前房女儿徐玉玲视眼中钉肉中刺,但却想把徐小姐嫁她娘家侄子张混混,徐小姐自然不允,并告诉父亲她已有了心上人。后娘张氏见小姐不答应自己亲侄的婚事,就百般刁难:有人若上门提亲,须拿一对玉璧,否则概不接见。自然,一拨又一拨的富贵公子都因无玉璧作聘,皆被拒之门外。徐玉玲小姐的婚事只好搁了下来。

    再说,又是一个酷暑之日,一个衣着褴褛、形容憔悴的老妪昏倒在茅屋草舍不远的路边,杨伯雍正在田里劳作,看到老人倒地,立即想到了自己那年迈去世的母亲,怜悯之心促使他把老人背回草棚,舀了一瓢水给老人喝,老人手一哆嗦,将水泼洒在地。伯雍又舀了一瓢递给老人,老人接过水瓢未等送到嘴边,手一发抖连瓢带人都跌翻在地!杨伯雍扶起老人,把仅有的一点水,亲自一勺一勺喂进老人口中。

    老人喝水后,精神稍爽,从腋下取出一只小袋交给伯雍,说:“没甚感谢的,这有一袋玉籽赠之,汝将此籽种入山坡,日后当有好事。”

    杨伯雍接布袋在手,问老人姓名住址,欲送其回家。老妪曰:

     胥渚是吾家,

     炼石补天瑕;

     留此五彩石,

      布下万世华

    话刚说完,老妪不见了,只闻一阵丝竹佩环细乐之声,待看时,一位身着五色丽装的女神早已驾起祥云冉冉而去!接着一阵香风吹入伯雍之耳:“吾乃圣母女娲神也,汝只管种玉勿疑,不久便有佳音!”

    从此,杨伯雍便在山坡石岩上凿出许多石窝,把那些玉籽种上,日夜担水浇灌,精心照料,经年不辍。

    要娶徐朝奉家掌上明珠徐小姐为妻,必须拿一对玉璧作为聘礼。这消息终于传到了杨伯雍耳朵,而且知道这个徐小姐就是他至今难忘的那个多情小姐!伯雍不由大喜,便来到种下玉籽的山坡刨石一看,下面果然出现了光彩四溢的各色玉块!遂掘出两块晶莹剔透的白玉,打磨成一对玉璧,来徐府求婚。

    徐府看门人见伯雍布衣草履,不予放入。伯庸恳求再三,门人还是不允。

    徐小姐闻知有持璧者求见,又惊又喜,出门一看,果是她终日思念的心上人杨伯庸,立即让门人放了进来。

    杨伯庸进得厅堂,见徐老爷和张氏在座,就左右打躬,说:“老爷太太在上,蓝田山儒生杨伯庸拜见二老,想与贵府小姐结为百年之好,请二老斟酌。”

    徐老爷定睛一看,见儒生相貌堂堂,虽衣着平常但仪表有仙家道骨之风;虽家境贫寒但举止文雅一表人才,这正是他心目中的女婿。

    徐玉玲后娘张氏说:“拿出玉璧让大家验过。”

    杨伯庸即从衣袖中取出玉璧一对,恭恭敬敬地递上。

    只见玉璧五彩缤纷,熠熠闪光,照得厅堂五光十色。徐朝奉无话可说,特别是那个心术不正的张氏,更是哑口无言,只好答应杨伯庸与徐玉玲结为百年之好。

    不久,便为两个年青人热热闹闹地办了婚事。

    从此,人们便把“玉种蓝田”作为美满婚姻的象征,而这个故事也便千年百代一直流传至今。同时也因为这个故事穿缀了一段美好的姻缘,所以,又把“玉种蓝田”作为美满婚姻的吉祥语,广泛出现在婚礼的对联或祝词之中。

 

 

玉种蓝田

        ——“玉种蓝田”故事版本之二

    蓝田山是秦岭东段一座十分奇险俊秀的山脉,它距京城长安不远,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历朝历代都有文人墨客来这儿游山玩水。每逢三伏盛夏,常有游客来这里避暑消夏。

    相传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山里边住一户杨姓人家,娘儿俩住一间茅草庵子,相依为命,苦度日月。老娘因愁日月的艰辛,愁瞎了眼睛。儿子叫杨伯,是个很会孝敬老人的石匠。他的技艺远近闻名,就凭着这一手高超的石匠手艺,养活着他的瞎眼老娘。

    杨伯的手艺被山外一个老财主知道了。一天,他派人请杨伯出山为他家门前雕塑一对石狮子。杨伯本不愿为财主家去卖命,但瞎眼老娘却说:“儿啊,还是去吧,咱家缸里已经没有米下锅了,再有两天,咱娘儿俩就要断炊了……”

    杨伯是个大孝子,处处依着老娘,老娘的话从来不敢违背,于是拿起石匠家具悻悻地向山外走去。

    杨伯来到财主家,老东西第一句话就是:“小伙子,你塑雕的石狮子如果不被我看中,我将不会给你工钱!

    杨伯敢怒而不敢言,只好托人从山里边运来了两块大石头,放在财主家门前,拿起钢钎“叮叮咣咣”对着石头聚精会神地雕凿起来。

    杨伯白天黑夜劳作,十分辛苦,有时竟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这事儿,不料被财主的女儿蓝蓝知道了。

    蓝蓝姑娘刚过了十八岁生日,人长得十分窈窕,一副修长的身子,眼睛深情而迷人。她常常对爹爹尖刻的行为表示不满,对财主人家刻薄雇工的做法十分憎恨。这天,她在绣房待得烦腻了,就独自一人走出后花园,沿着墙外的小路来到前门对面的小溪边,找了块石头坐下来。她想欣赏杨伯的石匠手艺。

    杨伯聚精会神地雕凿着,钢钎下不断地出现各种不同的花纹图案,有飞鸟山水,有鱼虫禽兽,有奇花异草……姑娘看得出神,不禁出声赞叹起来:“妙啊,妙啊……”

    杨伯听到喊声,抬头望去,见是一位大家闺秀坐在对面的石头上,就又收了眼神,埋下头继续“叮叮咣咣”地雕凿起来。

    财主的女儿蓝蓝见杨伯那种腼腆的神情,不觉笑了。再一细看,见杨伯眉清目秀,人也忠厚老实,加上一手绝佳的石匠手艺,遂产生了爱慕之心。她想嫁给他,和他永远生活在一起,于是,就把爱慕之心向杨伯倾吐了。

    从此,他常偷偷地来到大门前边,观看杨伯雕凿狮子。

    这事被尖刻的财主知道了,他把女儿叫到庭堂上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并下令永远也不准她再走出大门一步。  蓝蓝姑娘据理辩驳,并向她爹当面提出:杨伯忠厚老实,人也勤恳,她决心嫁给他。

    财主听罢,怒不可遏,瞪着一对恶狠狠的眼光,指着女儿的鼻尖,说:“你胡说!你给我闭嘴!你是堂堂的富豪人家的千金,怎么能嫁给一个穷石匠呢?你,你……以后永远也不要再提此事!

   蓝蓝姑娘给父亲跪下央告说:“他人品好,又有本领。我非他不嫁……”

    老财主把拳头在桌子上一擂说:“不行,这样的婚事,我说啥也不答应!

    蓝蓝姑娘说:“你要是不答应,我就死在你的面前让你看看!

    老财主无奈,就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如果杨伯能用石头雕刻出会跑会走的鱼虫禽兽,像真的那样活灵活现,就把女儿嫁给他;如果不能,还要讹他勾引良家女子,送官治罪。

    蓝蓝姑娘把爹的意思向杨伯说了,急得两人团团转,无计可使,不知如何是好。

    一日,杨伯回到山里的茅庵中,把蓝蓝姑娘愿嫁给他的事向老娘说了,也把恶毒的财主要挟他的苛刻条件向老娘讲了。瞎眼老娘听罢,伤心地说:“算了吧,咱是穷家小户,连一间像样的瓦屋也没有,如何敢攀那大家闺秀呢!

    杨伯说:“蓝蓝姑娘是个好姑娘,她和她那狠心的爹不一般,她爱我这穷小子……”

    瞎眼老娘又说:“……再者,老财主给你提出那种苛刻的条件,不明明是在整治咱们么!娃呀,还是舍了咱这个家,赶快逃命吧!

    杨伯向老娘叩一头,说:“娘,请你放心,我总有一天要用石头打出能飞会走的活物,我不信把蓝蓝姑娘娶不到咱家……”

    从此,杨伯勤学苦练,苦思冥想,盼望他手下的鱼虫禽兽能真的会动起来。蓝蓝姑娘也急得在后花园夜夜叩头焚香,祈祷神灵保佑。

    忽然有一天,一位童颜鹤发的老道拄着锡杖来到杨伯面前化缘,杨伯满脸愁相,还是解囊相助,而且一连几天,天天如此。老道心生疑窦,就问杨伯:“相公因何愁眉不展,颜面灰暗?

    杨伯摇了摇头,没法回答。

    老道人又说:“相公有何难言之隐,讲给贫道,兴许也能想点办法帮你!

    于是,杨伯就把与蓝蓝姑娘联姻,财主提出苛刻条件一事的原委,向老道说了。

    老道非常敬佩相公的为人,听罢相公的陈述,十分同情他的处境,并愿意帮助他排除所遇到的困难,遂从腰间取出一包小沙粒,交给杨伯,并嘱他遍撒山谷坡峁,用土掩埋,并日日浇水,三年后,自见分晓。

    杨伯把老道的话向蓝蓝姑娘说了,蓝蓝姑娘高兴地说:“道人的话不会有假,咱们还是抓紧时间,赶快下种吧!

    遵照老道的说法,杨伯把小沙粒带回蓝田山,在山谷的每一条川道里,每一面山坡上,每一道河谷里,遍遍地撒了一通。他用镢头挖着每一寸土地,蓝蓝姑娘也帮着用瓦罐提水。他们忘记了劳累,忘记了饥饿,一边说着一边笑着,迎来了一个个日出,送走了一个个晚霞,终于按照老道的要求把沙粒深深地掩埋在了方圆数十里的蓝田山里。

    三年后,这些小沙粒破土而出,满山遍野长出翠绿的或者湛蓝的石头,而且熠熠闪亮,光芒四射。原来这是纯洁无瑕的美玉啊!

    杨伯把这一喜人的消息告诉了蓝蓝姑娘,蓝蓝姑娘也从山外赶来观看。两人为他们共同用辛勤的汗水和纯洁的心灵浇灌出来的美玉感到喜悦,也为美好的生活前景抱着炽热的希望。

    杨伯开始用这些不同颜色的石头雕刻各种动物了。

    果然,黛色玉石雕成的龙活了起来,时而蹿向空中,时而蜿蜒回折,翻腾卷伸,盈绕于门庭。

    杨伯用绿色美玉又雕了一只凤凰,那凤凰刚刚塑完了眼珠儿,就从钢钎下飞上了庭堂。凤凰在庭堂上下翻飞,左右盘旋,一会儿滑上,一会儿翔下,看得老财主眼花缭乱。

    接着,杨伯用蓝色的玉石刻了一条鲤鱼,这鱼儿刚放进水中,就尾巴一摆,向前游去。一会儿漂上,一会儿漂下,高兴时竟不断地顶头板鳔……

    最后,杨伯给老财主的大门前凿那对石狮子。他拣了两块最大的白玉,运到了财主的大门前,“叮叮咣咣”凿了三天,石狮子就凿成了。蓝蓝姑娘还用红纸剪了四只眼睛,顺手贴在石狮子的头上。两只狮子立即动了一下,筛毛,摇背,抖擞精神,接着就钻进大门,张牙舞爪,摇头摆尾,还不时地把一只爪儿抬起来,搭在老财主的肩头上。老财主一高兴,在石狮子屁股上拍了一巴掌,两只狮子在庭堂里翻了个筋斗,筛着长长的绒毛,跑出了大门,然后,乖乖地一左一右蹲在大门口……

    这时,蓝蓝姑娘跪在爹的膝下,说:“爹,这下,你该答应我们的婚事了吧!

    老财主忽然想起了杨伯,就朝门外望去,只见杨伯背着他的石匠家具,站在那儿,正朝蓝蓝姑娘招手里。

    还不等老财主发话,蓝蓝姑娘就起身扑进了杨伯的怀里 ……

    此事传到京城里,朝廷派人前来察看。因蓝田山遍产美玉,从此改名叫玉山。蓝蓝姑娘忠于爱情,与杨伯两人播下了美玉种子的故事,也在人们口头流传着。朝廷为了颂扬他俩播种美玉的功德,赐赠一块牌匾,上刻“玉种蓝田”四个大字。从此,人们把建立幸福美满的婚姻家庭也称做“玉种蓝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