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铜管退火处理

(2014-08-15 15:51:54)
标签:

奥氏体

紫铜管

温度

硬度

分类: 铜类知识

  紫铜管:又称铜管,有色金属管一种。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重量较轻,导热性好,低温强度高。常用于制造换热设备(如冷凝器等)。也用于制氧设备中装配低温管路。直径小的铜管常用于输送有压力的液体(如润滑系统、油压系统等)和用作仪表的测压管等。铜管质地坚硬,不易腐蚀,且耐高温、耐高压,可在多种环境中使用。与此相比,许多其他管材的缺点显而易见,比如过去住宅中多用的镀锌钢管,极易锈蚀,使用时间不长就会出现自来水发黄、水流变小等问题。还有些材料在高温下的强度会迅速降低,用于热水管时会产生不安全隐患,而铜的熔点高达摄氏1083度,热水系统的温度对铜管微不足道。考古学家在埃及金字塔内发现了距今4500年前的铜水管,至今还能使用。

  紫铜管退火目的:

  (1)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2)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

  (3)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

  (4)均匀材料组织和成分,改善材料性能或为以后热处理做组织准备。

  在生产中,退火工艺应用很广泛。根据工件要求退火的目的不同,退火的工艺规范有多种,常用的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和去应力退火等。

  常用的退火工艺有:

  ①完全退火。用以细化中、低碳钢经铸造、锻压和焊接后出现的力学性能不佳的粗大过热组织。将工件加热到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再次发生转变,即可使钢的组织变细。

  ②球化退火。用以降低工具钢和轴承钢锻压后的偏高硬度。将工件加热到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上20~40℃,保温后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珠光体中的片层状渗碳体变为球状,从而降低了硬度。

  ③等温退火。用以降低某些镍、铬含量较高的合金结构钢的高硬度,以进行切削加工。一般先以较快速度冷却到奥氏体最不稳定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奥氏体转变为托氏体或索氏体,硬度即可降低。

  ④再结晶退火。用以消除金属线材、薄板在冷拔、冷轧过程中的硬化现象(硬度升高、塑性下降)。加热温度一般为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50~150℃,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加工硬化效应使金属软化。

  ⑤石墨化退火。用以使含有大量渗碳体的铸铁变成塑性良好的可锻铸铁。工艺操作是将铸件加热到950℃左右,保温一定时间后适当冷却,使渗碳体分解形成团絮状石墨。

  ⑥扩散退火。用以使合金铸件化学成分均匀化,提高其使用性能。方法是在不发生熔化的前提下,将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并长时间保温,待合金中各种元素扩散趋于均匀分布后缓冷。

  ⑦去应力退火。用以消除钢铁铸件和焊接件的内应力。对于钢铁制品加热后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100~20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即可消除内应力。

  紫铜管退火炉型:

  1.井式真空退火炉

  结构特点:本电炉结构与国际通用标准电炉相似,外壳由钢板和型钢连续密封焊接。炉衬采用0.6g/Cm2超轻质节能耐火砖砌成。炉衬后贴置硅酸铝纤维棉毯,使电炉升温及保温性良好。炉壳与炉衬之间的间隙采用填充保温耐火纤维棉。炉胆采用lCrl8Ni9TiNi不锈钢板卷成圆筒,采用双面焊接,经X光无损探伤后试压。炉盖采用保温式水冷,炉胆盖与炉胆法兰之间选用耐热橡胶作为密封圈。炉胆盖设有进氮气罐、排气管、压力表、真空抽气管、安全阀。温控上、中、下三区自动控温,可根据工艺要求,交换设定温度,电源自动或手动,可设定保温时间并配备温度超高自动报警或关闭电源。

  2.台车式真空退火炉

  结构简介:台车式真空电阻炉,炉体左、右、底部加热,分前中后三区控温、自控柜温控仪自动显示工艺温度,炉胆口用橡胶圈密封,另有水循环装置,炉胆配料框和送料装置。主要用于钢管及其他直条金属材料的光亮热处理。

  3.罩式真空退火炉

  本设备采用耐热不锈钢钟罩与炉体之间严格密封,使工作材料与外界空气隔绝。在加热,保温盒冷却过程中,始终处于高纯度氮、氢气体保护之中,从而使退火材料保持光亮面,无氧化。由于在炉内装有强对流风机,炉内空气形成强对流循环,促使炉温均匀,炉内各点温差可控制在摄氏度以内,从而使退火材料获得均匀一致的物理机械性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