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图书馆应用教案
(2019-07-08 23:14:04)
标签:
365 |
分类: 教学教研 |
【课题名称】《如梦令》
【授课年级】小学五年级
【授课学科】语文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新课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拓展阅读面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学生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背诵诗词。
2、品读字词,想象词中所描绘的画面,查找相关资料,并用语言描绘出来。
3、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以及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4、掌握学词的方法,激发学生诵读、积累的兴趣。
重难点:
“只有入境,才能悟神”,我把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1、品读字词,想象意境,查找相关资料,并能用语言描绘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这首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背诵诗词。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因此,我将教法确定为“情境教学法”和“资料补充法”,用以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学法:
1.读中感悟法:与“以读代讲法”的教法相对应。
2.合作探究法:根据新课标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五、课时设计:共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著名古诗词评论家张中行先生曾说过:阅读古诗词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透过语句及意义而唤起诗情,走入诗境。鉴于这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利用馆藏图书课前积累,感受诗词的美妙意境
教学中,在学生熟读诗文的基础上,在古曲的萦绕中,让学生展开想象,并用语言描述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在描述画面的过程当中,我会提示:这样的画面让你想到以前学过的哪个诗句呢?这时,学生可以查阅手中从图书馆找到的书籍和电子书籍,找到与想象中相吻合的画面。
画面 查找整合材料
“溪亭日暮”图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藕花深处”图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的材料》……
“一滩鸥鹭”图 《湖滩上有一只天鹅》
……
学生借助图书,边想象词中的画面,边在书中查找;边朗读查找到的资料边交流感悟。在学生描述完每一幅画面后,我都会PPT出示与三幅画相对应的图片让学生观赏,再播放我精选出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伴乐朗诵。最后,我还会追问: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就这样,既放飞了孩子们的心灵,唤醒了所有的感官,又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我还注意引发旧知,使旧知与新知产生联系。更进一步把学生带入了古诗词的意境之中,使学词的过程成为愉悦身心的过程。
环节四、"瘦"读全词、品味语言。
(三)、借助图书,查找背景,升华感情。
古语有云:读诗词,不知其人,惘然也。此时,我会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让李清照“沉醉”的不仅仅是这美景,美酒,更是她美好的生活。李清照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交流在图书中查找到的李清照的生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更好的理解主题和写作意图。
学生通过阅读会发现,李清照早期家庭环境优越,婚姻美满,使她的生活多姿多彩,充满快乐。这首《如梦令》正是她的早期作品。到了后期,李清照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四)、查找不同时期作品,创新拓展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作品源于生活,作品与作者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我先出示一首李清照的后期作品《武陵春》作为拓展延伸。通过《如梦令》和《武陵春》的比照阅读,学生会发现两首词虽然都是李清照所做,而且两首词中都写到了”泛舟”,但由于早期和后期的生活背景不同,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感情也是截然相反。再由学生展示搜集的李清照不同时期的其他作品,感悟词情。
这样的创新拓展和比照阅读,会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原来利用图书查找资料,了解作者、了解背景,对于学习诗词,学习文章是如此的重要。那么以后学习其他的文章,学生就会主动地走进图书馆。
(五)、课堂小结,总结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图书馆与教材相比,信息量更大、更快、更集中。所以这节课我更多的是想教给学生两种学习的方法:一种是“学词五步法”,一种是“走进图书馆,与书籍做朋友”。
这样的板书,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方法一目了然。在本课教学之尾声,我会带领学生结合板书总结本节课所学,并鼓励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继续品读其他的词,从而实现以一课引一串,激发学生阅读诗词的兴趣,感受古诗词这一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巨大魅力,树立真正的大语文观。而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我们知道方法的重要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道出了书籍的重要作用。语文课与图书馆“联姻”,可以指导学生获取信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获取信息的方法,充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语文教学与图书馆整合,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指导,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图书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图书馆是我们交益友的平台,作为教师,要带领孩子走进图书馆,把语文课请进图书馆,让图书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朋友!
作者简介:
耿艳艳,一位充满智慧的年轻女教师。2002年毕业于唐山师范学院滦州分校,后经不断进修学习,取得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工作以来,倾心于小学语文教学,一直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曾多次讲授迁安市级优质课、示范课、引路课,2017年荣获唐山市级优质课,撰写的教学设计,教学论文多次荣获唐山市级、迁安市级一等奖,在迁安市级基本功大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
通讯地址:迁安市扣庄乡寺前小学
联系电话:耿艳艳
前一篇:演讲稿——安全教育,钟长鸣警
后一篇:[转载]拿什么来拯救教育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