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明臣老师讲解雁塔圣教序之九(褚字结构特点二)

(2016-03-11 17:23:32)
标签:

书法

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

杨明臣

分类: 楷书

http://s2/mw690/005xia5Yzy70246HCQF61&690

http://s8/mw690/005xia5Yzy70247SI0n87&690

http://s12/mw690/005xia5Yzy7024aJm8r9b&690

http://s7/mw690/005xia5Yzy7024fDEzke6&690


第九讲:结构特点(二) 


这一讲讲褚字的后两个结构特点。一个是向背取势,避就得体。一个是点划呼应,参差有致。

三、向背取势,避就得体。所谓向背取势,向就是相向,两部分用力的方向有合拢之势,朝一个方向或者一个点上用力、取势;相背,就是两部分或者两个笔划向相反的方向取势,有分离之势。不管是相向,还是相背,都是为了增加字的形态美,增加点划的张力。我们从一些相向取势的字的运笔特点,如阐字,从当中来看,长竖划向内张,中间有合拢之势。兰字,长竖划有一种向内张的力量。这种相向取势的字,用力的方向取合拢之势,在往一个方向发力。向背,就是向相反的方向、向两边张,如非、外等字。褚字中的外字,下边是相背的,两边向外用力,如果写成向内用力,姿态上就没有张力。是为了表现字的舒展、扩展的态势。有些两结构的字采用这种相背的处理方法。妙字,是采用相向方法处理的两结构字,左边字头女字旁的第一笔向内合,向右边倾斜;右边字头少字第一笔有一个向左发力的动作,形成一种全力。两结构字采用相背方法处理的也有,如诸字,左边字头言字旁的第一笔点,从左向右,从字头的方向看是向外瞥的态势;右边的安置上,竖基本上从右向左来,这样这个字比平平地安置更增加了动态感,形态上更优美一些、更有动感,否则就会显得呆板一些。褚遂良在处理字的结构的时候,对向背关系的运用非常巧妙。

有些两结构的字,或者上下结构、或者左右结构,本来两部分很给难把它融合在一起,怎样把它处理的聚而不塞、分而不散,这里面我觉得有一种方法,叫做咬合法或者交叉法。交叉,就是假如每个字赋予它一个十字虚线,在两部分的处理上,总有一笔、总有一个地方在中间横线或者竖线上交叉。左右结构的字,总有一个局部或者一个笔划,会在中间竖线上交叉咬合;上下结构的字,也总有一个局部或者一个笔划在中间横线上交叉。有的是实际交叉,有的是意向的交叉,尽管笔划没有咬合,但运笔的动态,已经产生交叉,使这个字结构上非常严谨。邪字,为什么第一笔横写的比较长,本来这两部分是独立、很难把它组合在一起的,但采取交叉咬合法,如果中间画一条竖线,第一笔长横划超过了中轴线,把下面耳朵旁的半部咬住了,就不会分离出去。轻字,左右结构字,没有长的撇捺交叉,但如果中间画一条竖线,可以看到左右两部分一定有重合、咬合的地方,左边的突出部分、右边的突出部分,一定是在中间线有交叉的,很多左右结构的字,我们都可以找到这个规律。有的虽然没有实质性的交叉,但它的意是有交叉的。如以字,是个笔划很少的左右结构字,左右两部分很难实质性地交叉,在一起,但它在意向上是连续的,形断意连,左面的点取势,实际上是从上面空中虚线过去写撇的,如果写行草书,点就可以与右边的撇连上,撇可长可短,若长一点就可以与左边交叉到一起了。如果你刻意要把两部分组合在一起,就很难看,它有一种势在里面。我们在处理字的结构时,要注意把这个字,不管是笔划多少、结构如何,使它即不能拥挤,也不能分家,这是我们学习褚字得到的一个很重要的体会。避就得体,避,就是避让,躲开,为下一笔留出位置,事先设想到下一笔会在哪里,预先留出位置,避开、主动躲开。就,就是凑上去,主动接近,主动靠拢,迎合上去,起补缺的作用,前面一笔写短了,位置留空了,后面这一笔就补上去,使整个字的结构饱满、稳定,不使之松散,这也是我们学习褚字中很重要的结字方法。

如迟字,里面采取了避的办法。尺的撇考虑到走之的位置,采取接近竖的写法,下面还稍向里收,这种结字方法也是从王羲之那里来的。陵字,采取的是就的办法,第一撇放的比较长,比较舒展,第三横也向左出来一些,就是为了补缺,使整个字方正饱满,结构充实。

第四个结构特点,点划呼应,参差有致。前面讲运笔的时候,也讲到对应点、撇捺的组合等,这都是点划呼应的处理方法,在说结构这一部分的时候,与运笔不能分开。所以褚字的结构,很大部分,它的流动感,它的意态,鲜活的状态,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它的点划相互呼应所生成的效果。如次、其、终等字,点划都是相呼应的,有一种流动的状态,结构很鲜活,很难找到孤立的笔划,一笔一笔紧密相连,搭建出一个很优美的结构。

参差有致,就是字的形态上有奇侧的变化,有正斜的变化,有一种错落感。有些复杂结构的字,能创造出优美形态的字,在褚遂良那里,他一定极尽其妙,造出一些很优美、让人意想不到的字的形态。有一种字是上奇下正的,上面取斜势,下面是正的,字的意态上就与平平地写不一样了。如崇字,上面的山字很歪,但下面正过来了;岂字,上奇下正,结构处理的很有特点。还有一种字是上正下奇,上面是正的,下面处理的很有趣味,但又没有使这个字失去重心,这个很关键,不能因为处理奇让字失去重心。豪字,上面一直都是正的,下面出情况了,传统的写法是,竖弯钩是居中的,使弧度顶住字的中心线,特点顶住字的中心线,褚遂良搞也变化了,竖弯钩的北部向外弓,到钩的地方又回到中心线上,造成斜势,这样保持字的重心,这个形态就有变化了,后面的小撇和小捺安置的很巧妙,这两个小笔划如果不这样写,如捺写的很长,这个字整个重心就失去了,后面就翘尾巴,一下子拖一个大尾巴。这个笔划是褚遂良安排的非常巧妙的小笔划。当然,有的时候把这个捺写成小反捺,象、豪、家等字,都是采取这样的写法,临写的时候要好好地揣摩。爱字,也是上正下斜结构的字,上面是常规的写法,到下面不一样了,往外撤了一点,上正下斜,神态仍然很生动,重心并没有失去,比平平地处理优美多了。左右结构、左中右三结构,很少平平地处理,一定是在保持重心的前提下,写得高低错落。如征字,后面的反文旁降下来了,低下是平的,上面参差错落,如果把反文安到上面一些,虽然也是一个楷书字,但趣味上就差远了。极字,三部分组成,上面错落有致,写平了也没有错,但没有趣味了。教字,右边写到三分之二的地方。很多这样结构的字在褚遂良这里处理的都很巧妙。故字,既有参差错落,写平了没错但难看,又有结构上的咬合,不会让这个字在结构上左右分家,处理的很巧妙。在字的结构上,褚遂良确实教给了我们很多好的办法,我们在长期临习或者创作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发展,怎样变得我们自己更加得心应手来处理字的结构,那我们将来创作作品时,手里处理的办法就会多,写出来的作品就会更加生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