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臣老师详解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之三(横的写法)

标签:
书法雁塔圣教序杨明臣褚遂良 |
分类: 楷书 |
第三讲:横的写法
横划是汉字中运用最多的笔划之一。在雁塔圣教序中,横的书写起笔丰富,运笔迅捷,收笔自然,张力十足。从三个环节对横划的写法进行解析。
一、起笔丰富
仔细分析、观察、研究,雁塔圣教序中横划的起笔,大体有四种方法。一种是顺锋起笔,起笔处笔锋斜切入笔();第二种是竖下切笔,笔划头部是齐的,象刀切下来一样;第三种起笔是逆锋入纸,象隶书横的起笔;还有一种起笔是凌空取势,与上一笔衔接,象从空中飞过来一样,带有一定的行意,比如教字第二个竖。
二、运笔迅捷
运笔这个环节的技巧,主要是要有力度和速度的统一。落实到纸上比较迅捷,特别是长横划,短横划写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力量,扎入纸中,所谓锥划沙,象锥子一样锥到纸中。光有力量还不行,还得有一定的速度,没有速度,就写不出象褚遂良这种富有张力、富有弹性,细而有质量的笔划。横划书写的时候就是要找这个窍门。
横划在运笔过程中,笔划的形态出现多种多样的姿态。一种是平的,一般用在相对中等的横,不长不短,如大字的横划,天字的第二个横划,生字的第一个横划,相对比较平。还有一种是上仰的横划,弧度向下,一般在短横划用出现,写的时候弧度轻微地向下。如生字的第二个横划,稍有点上仰。第三种形态是弧度向上、很有弹力的长横划,这种横划在褚字中用的最多,也是体现褚遂良书法风格的重要笔划。
三、收笔自然
横划的收笔根据书写时字造势的需要,有向上回锋收笔,也有向下回锋收笔,也有轻轻加重力量斜按下去的收笔,如二、三等字中的横划。三字的前两笔,都是向上收笔,第三笔长横是向下收笔,有一点回锋。收笔细微的动作要把握好。二字,第一个短横向上回锋,第二个向下回锋。有的横划收笔时没有回锋,只是轻轻地按下去,没有向上走,也没有向下走,如显字(繁体)中右边页的第一个横划,没有回锋,轻轻地加重一按就收下来了。我们要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来体会这些笔划的形态特点,其实写字时是没有时间琢磨是向下回锋还是向下回锋,写起来是很自然的,如圣字,下面王的几个小横划,最后的横划没有回锋,只是轻轻地按了一下。至于是向上回锋,向下回锋,还是轻轻一按,要根据字势的需要和前后两个笔划的连接关系确定。如圣字下面王字的第一个横和第二个横,因为要接着写下一笔,一般采取回锋的办法;第三个横是收尾的一笔,一般轻轻按一下收笔。除非是笔锋没有聚拢,或者收笔不理想需要回锋,使收笔的地方更圆润一点。
者字,第一笔横,顺锋起笔。善字,第一个横,顺锋起笔,向上收笔;长横划藏锋(逆锋)起笔。者、善、华、方等字,长横划基本都是逆锋的,收笔有轻轻按下的,也有回锋的。暑字,横划比较多,短横划写的很轻巧,长横划写的很挺拔。十字里面的长横,起笔是切面型的。佛字里面的横划,考虑到一些向背关系,右面弗字的横折的横弧度往下,第二个横划写平,横折弯钩的横弧度向上,形成一种势。写横划要有一种挖掘感,象锥子一样锥下去写,尽管很迅捷,但要有一种阻力感。
凌空取势的横,如教字,写第二个横时,笔好象飘过来的一样,长撇的写法也是这样。
横划的运用上,起笔的处理方法很多,运笔的过程比较迅捷,但是又有一种扎到纸里、象逆水行舟的这种力量贯注在笔划之中。收笔,或者上仰,或者下府,或者轻轻地按下,很自然。
劫字,第二个横划起笔是切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