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2014-11-07
【10月26日,新华社“重访大运河”全媒体融合报道活动在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启程,接下来1个月,采访团将沿大运河南下,途经大运河北京—天津—沧州—德州—聊城—济宁—枣庄—开封—郑州—洛阳—宿州—淮安—扬州—常州—无锡—苏州—嘉兴—宁波—绍兴—杭州等地沿岸8个省份20多个城市,行程3000多公里开展行进式采访报道,为了让咱们通州的粉丝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运河的历史和全貌,“通州八大游”编辑部取得了新华社活动组委会的特别授权,全程跟踪报道本次活动,为您全景展示中国大运河的魅力和风采。】
11月1日,新华社“重访大运河”大型融合报道记者团车队行驶到德州境内,对大运河德州段进行了实地探访。
京杭大运河德州段,由卫运河和南运河组成,从德州市区及武城、夏津境内穿过,全长141公里,其中卫运河96公里,南运河45公里。属漳卫南运河系。上游有漳河、卫河。两河并行至河北省馆陶县徐万仓相汇后称卫运河,自四女寺水利枢纽节制闸至天津段称南运河。
德州段运河原为汉屯氏河,隋之永济渠。自元朝至元十九年(1282年)始开通济州河、会运河后称大运河。当时,临清至天津段称御河,也称卫河(因春秋时属卫地)。至清代始称南运河。1958年和1972年进行了两次治理工程,20世纪50年代,天津经德州至济宁一线,仍可凭借帆船进行小量运输。至20世纪70年代末因河道常年干涸而停航。现武城段可游览,德州市区运河九龙湾花都森林公园正在建设中。
德州南望济南,北倚京津,沿黄河故道,居运河之滨,是历史上兵家攻守必争之地,故有“神京门户”之称。明陈亮彩《重修德州城记》写道,其时德州“控燕云而引徐兖,襟赵魏而带溟岳,神京藉为咽喉,漕艘由之通达”。明清时,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经运河向北京运粮的九省,在德州城西北设置“递运所”,因为是九省的运粮要道,又称为“九达天衢”,在运河边修建了“九达天衢坊”,附近便发展起了桥口街、小锅市街、米市街、顺城街和北厂街,成为德州的商业中心。清朝乾隆年间,城内有手工业作坊200余处,商号400多家,并涌现出许多名字号和名产品,如颐寿堂的人参再造丸行销北京、天津,德州农家编织的草帽辫,远销川藏云贵。
http://mmbiz.qpic.cn/mmbiz/ILh9KQh1onxkQVqu1yvqANRMm9yu36P1oYJQKgqHXYfIv1JWCxcWd8Cq5OeibN1ibAiaGLhW2u56SdXwDLuZ4hNdw/0
新华社“重访大运河”融合报道记者团车队抵达南运河德州段。
http://mmbiz.qpic.cn/mmbiz/ILh9KQh1onxkQVqu1yvqANRMm9yu36P1GkIiaFWbMI7VWYTf7Z6QspSoCe4Jias3B5xSPAIJC1VV0GtAiaI1qBJ8g/0
南运河德州段的碑文简介。
http://mmbiz.qpic.cn/mmbiz/ILh9KQh1onxkQVqu1yvqANRMm9yu36P13IeKoWADyd0Ba2DkEyYibibUzVTibicSoJR3WDA4j0HZ8Z8bmgJyibaM4dA/0
南运河德州段现貌。
http://mmbiz.qpic.cn/mmbiz/ILh9KQh1onxkQVqu1yvqANRMm9yu36P1Is5X382nVSrQNOz3eX073jEN6B79RD6f2GX2wVhnrmMCicPhINbffxg/0
夕阳下的南运河德州段。
http://mmbiz.qpic.cn/mmbiz/ILh9KQh1onxkQVqu1yvqANRMm9yu36P1VF3OvGY5eu4nUR66togxLbF2qtVROeicyM69icyuHiat6haKK8XicLl9kg/0
南运河德州段现貌,远处是村民在牧羊。
http://mmbiz.qpic.cn/mmbiz/ILh9KQh1onxkQVqu1yvqANRMm9yu36P12c0Cibr7DwoA0herohmDQZEKDuKIfvBtRw8iaqRD8VQr0kAfX37P2YHA/0
南运河德州段河畔旁的牧羊老人。
http://mmbiz.qpic.cn/mmbiz/ILh9KQh1onxkQVqu1yvqANRMm9yu36P12oRpviaFL8nANvcOOTvgtxpcVu14GJjcQko3XBrnD6cibYVs8NvfZ3zw/0
新华社北京分社副总编辑采访德州市文物局副局长张立明。
http://mmbiz.qpic.cn/mmbiz/ILh9KQh1onxkQVqu1yvqANRMm9yu36P1KBqusetiaSic7dnb51t1ACpIdibo12hOaU3popyEBsHxXzBdz0icTictuRg/0
新华社记者采访运河附近居住的村民们。
http://mmbiz.qpic.cn/mmbiz/ILh9KQh1onxkQVqu1yvqANRMm9yu36P1DOrMT7GkjSnM9r6naPR52xuN5wZI9taXTibk8NZmj7E7oiaY3DBiaHicOA/0
祖祖辈辈生活在运河边的老人讲述自己于运河的故事。
http://mmbiz.qpic.cn/mmbiz/ILh9KQh1onxkQVqu1yvqANRMm9yu36P1krb8RRDJib9Zcl9vILYAeQtlyJeadmDVr87JhKsia4zrNp50pic529Kww/0
新华社采访团在南运河德州段合影。
【链接】德州历史上治理运河的名人
南运河德州段自隋代开挖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漕运兴盛,历代统治者不断在此建坝修闸,培堤、清淤更是成为日常工作。作为策划组织和指挥百姓修建南运河水利工程,并在治河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名人,主要有明永乐年间工部尚书宋礼、清乾隆年间大学士刘统勋和嘉庆年间山东督粮道孙星衍。
明永乐工部尚书宋礼:宋礼 (1358—1422),河南永宁人。明成祖朱棣即位,命署礼部事,以办事敏练提升为礼部侍郎。永乐二年,拜工部尚书。永乐九年,朱棣命宋礼开会通河。运河工程完工后,宋礼又被派到四川采伐修建皇宫所用的金丝楠木。后自蜀召还,以老疾免朝参。
清乾隆大学士刘统勋:刘统勋 (1698—1773),其子刘墉,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和清官。刘统勋于乾隆十三年三月受命同大学士高斌查办山东赈务。五月,先后至济南府德州哨马营、东昌府及聊城县运河东岸、泰安府东平县戴村坝以及沂河西岸江枫口,改坝浚河,成绩卓著。
清嘉庆山东督粮道孙星衍:孙星衍 (1753—1818),清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江苏常州人,山东布政使。嘉庆十年,值卫河上游经临清闸口夏秋之际水涨高于闸内之水,闸口被迫关闭,时粮艘阻滞。孙星衍知道恩县四女寺旧有支河入老黄河故道,经乐陵至海丰入海,年久淤塞,即上书要求疏浚四女寺减水河,以泄卫河之水。在疏浚四女寺减水河时没有动用两岸的民夫,而是通过协调和运筹,调用了驻守德州的满营军队,博得百姓的好评。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