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团购网站从5000家锐减至176家,拿什么拯救你?

(2014-10-23 13:55:52)
原文链接:团购网站从5000家锐减至176家,拿什么拯救你?

一边是拉手等网站卖身求活,一边却是美团、大众点评等高调扩张,赚得盆满钵满。团购行业已经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而未来发展的关键依然在于商业模式上。


曾经的团购一哥拉手网如今也“卖身”了,让业界唏嘘不已。


一边是拉手等网站卖身求活,一边却是美团、大众点评等高调扩张,赚得盆满钵满。团购行业已经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好的越来越好,而差的注定逃脱不了被收购和关门的命运。


其实,2011年8月,团购网站高峰时有5058家,截至今年6月底,国内团购网站仅剩176家,存活率仅为3.5%。行业竞争的惨烈可见一斑。


而经过行业的多轮洗牌,如今的团购市场已经牢牢掌控在以美团、大众点评、糯米为代表的团购新势力手中,而且这一格局短期内很难撼动。而对于这些硕果仅存的团购公司而言,未来仅仅有团购的商业模式也是远远不够的。


拉手网“卖身”三胞集团


曾经盛极一时的“千团大战”烟消云散,继满座、糯米被收购后,昔日的团购老大拉手网也未能逃脱“卖身”的命运。


10月20日,拉手网公开声明,三胞集团将成为拉手网控股股东。同时,拉手网董事长邱立平将兼任CEO职务,公司及品牌将保持独立运作,原有的业务架构不变。但具体的收购价格并未被外界所知。


拉手网于2010年3月上线,是中国最早的团购网站之一,也是首家在美国启动IPO的中国团购网站,估值一度高达11亿美元。


在团购网站最高峰的2011年,拉手网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团购网站信心满满的向美国纽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但第二年6月,拉手网决定撤销上市申请,并决定不继续进行IPO计划和出售公司股份。财务问题、模式单一、管理失控、中概股遭阻击等都被认为是此次拉手网失败的原因,而这也被看成是拉手网盛极而衰的分水岭。


至此,“一直在原地打转”的拉手网就注定了难以逃脱被收购的命运。美团的团购模式、大众点评的广告模式、百度糯米的地图LBS模式以及窝窝团“网店通”的移动直销模式等团购行业的新势力,将曾经的行业老大远远的抛在了身后。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于此次收购,这对拉手网来说算是一种解脱,恐怕是目前最好的结局。


5000家到176家


其实,拉手网被收购也是行业的一个趋势,是行业激烈竞争下优胜劣汰的必然选择。


2010年,借鉴美国团购模式,满座、拉手、窝窝……一大波顶着乱七八糟名字的团购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进了市场。后来的胜利者,带着傲娇的表情为这段历史起了个高逼格名字——“千团大战”。


据团800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上半年(截至到6月底)国内团购网站数量已锐减至176家,相比于2011年8月的最高峰时段的5058家,团购的存活率仅为3.5%。其中美团、大众点评、百度糯米占据了84%以上的市场份额。


事实上,当前团购行业的大局已定,美团、点评和糯米已经占据前三位置,靠后的企业很难翻身。


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团购市场餐饮美食类成交份额中,美团网占比53%,大众点评团、百度糯米分别占比21%和15%,其他团购网站占比11%;在酒店团购方面,美团市场份额占比75%占据绝对优势。


同时,团800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网络团购累计成交额达294.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排名前五的团购网站成交额占到整体的99%以上。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传统企业互联网大潮的来临,预计拉手网这种并购方式的合作会更多,而已经落后的团购网站也急需找一个有实力的巨头作为靠山。


实际上,百度收购人人所持的全部糯米网股份,苏宁宣布100%收购国内团购网站满座网,腾讯也获得了大众点评20%的股份,而此前美团曾获阿里巴巴投资等,无不在印证这个事实。


另外,行业分化的加剧无疑将加快并购的脚步。一边是拉手等网站卖身求活,一边却是美团、大众点评等高调扩张。作为目前团购行业第一的美团,已开通超过200个城市分站,服务7000万用户,合作商家超40万。而位居行业第二的大众点评高调重金入股石川科技和天财商龙,携手打造餐饮O2O生态圈。如此冰火两重天的差距,也意味着好的越来越好,而差的则逃脱不了被收购、关门或转型的命运。


都是商业模式惹的祸


团购网站从5000多家到如今的176家,这一数字锐减的背后反映出团购盈利模式上的缺陷。实际上,在团购的商业模式中,一直存在着一对矛盾体,那就是团购网站和餐饮企业之间。


团购网站的核心并不是用户,而是餐饮商家,只有足够多的餐饮商家在网站发布折扣信息,才能为团购网站带来用户流量。那么,团购网站肯定希望通过餐馆尽可能高的独家折扣,来吸引尽可能大的用户流量。而餐饮老板则希望通过尽可能低的折扣带来尽可能大的顾客流量。但在所有团购网站的商业模式中,都是打着商家引流的旗号,实际上是依靠商家的折扣为自己引流的。这样一来,在餐饮行业整体利润下滑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矛盾就开始出现了。


不过,回头看国内团购模式不难发现,团购模式也已经由最初的每日一单演变到本地生活服务,甚至是O2O和平台化。盈利模式也从简单的抽佣,广告模式发展到多样化收入。


但是,即使是这样,同时满足团购网站和餐饮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因此,对于团购起家的企业来说,仅仅有团购的商业模式是远远不够的。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的团购企业要么像美团一样借助团购建立起规模优势,垂直延伸,进军酒店团购等领域,“平台化”或者“O2O”;要么像大众点评类一样,依托自身优势,背靠BAT的流量优势,本地化生活服务,O2O进入更大的领域;要么像窝窝团,在团购领域自知无法胜出,格局已定时,快速转型,让自己先活过去再谋大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