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2,细碎时光里的日韩电影
(2022-09-14 10:10:49)
标签:
生活电影 |
日韩电影,有比较高的相似度。尤其是生活片,都清清浅浅的叙述细碎的时光。日本的电影无论题材的广度或艺术形式都远胜韩国电影。所以以看日本电影为主。
早在八十年代初,单位紧挨着电影院。那时候是山口百惠和高仓健的时代。一票难求,每当电影院来交成麻袋的票款,总有同事趁机求人弄票。我年轻开不了口,当然也不屑开口。所以看的他们的电影并不多。好在那时候画报和杂志很多,而明星不多,所以好认好记。我是一个相当能闷住的人,《追捕》一直到2020年才看了一遍。
日本应该算是影视大国。动画动漫当之无愧于世界领先地位;他们的推理侦破能力也相当强;恐怖的灵异片也能看得人起鸡皮疙瘩。这些都是需要有较高的奇思妙想本领,甚至“变态”思维才能够想象并制作成功。
今年看了一些比较“正常”的生活片,有些认识说一说。
首先,日本影视剧都比较低成本。从他们的背景设计和故事展开都能看出不浪费一分钱。很少欧美大片那样酣畅磅礴的“鸿篇巨制”、大水大火真刀枪的大干。倒是每一部都似小作文儿式的,一件好事,有意义的一天,记一次春游-----。清新飘逸,十分灵动。片子情节简单,但小本儿深意,每一部都能讲出生活的哲理。比如《深夜食堂》《海街日记》。
日片还有一个很特别之处,他们善于重复。比如今天看的《租赁猫》,一个单身女孩过着简单的日子,靠租赁猫收取一点佣金。片子就是几段小故事,换了几个顾客,台词完全重复几遍。可是看起来竟然不觉得冗长烦闷,反而有一种细碎时光里流水潺潺的愉悦之感----填补寂寞的精神空洞是这部片子的主题。电视剧《孤独的美食家》也是如此-----治愈,这词很准确。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连演员带剧组,一共不过几个人,而收视率极高。小本儿干大事。
可能源于传统,日剧的表演很夸张。一颦一笑一弯腰,眉眼和动作都是很大的幅度。但不给人造作的感觉。而且虽然表情夸张,但人们都不是火急火燎的模样,举止从容,态度温文谦逊,甚至有几分谦卑。性情里与生俱来的特质,从来都是艺术表达的源头。
他们也不是没有苦难。《小偷家族》《菊次郎的夏天》,其实都是悲苦的故事。但没有哭天抢地和苦大仇深,他们令人难以置信的克制,理智的宽恕和容忍。把悲苦演绎出温暖的亲情和欢快的夏日故事。《菊次郎的夏天》,音乐好欢快好醇美啊!他们特别善于用一句简单的道理,一个善意的闪念,劝解自己,劝解他人。
日韩电影好像都不是专注的为叙事而叙事。而是一边琐细的叙事,一边梳理灵魂。所以他们的故事都不是大事,而是日常里的娓娓道来。他们要说的话都在最后凝练出一句很动人的结束语。
如果你闲来无事,如果你静默在家,如果你心里空虚焦虑,那么看看日本的电影吧!动画片包释放,灵异片包出汗排毒,生活片包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