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直播与小视频
(2022-09-02 15:43:08)
标签:
杂记杂谈 |
手机里网络上,直播和小视频随处可见。它们混淆一起,界定不明。我打算好好梳理一下。
20后的年轻孩子,直播在他们心里可能就不是那么严肃了。他们更多的是首先想到揭露真相或直播卖货。有多少真相能给这些丰衣足食的孩子们展示呢?他们从孕育到出生,只愁怎么消化来自几个家庭的疼爱和保护,其他基本都是食不食肉糜的问题。所以,现在一说直播,基本都是理解为直播带货。
直播带货之前,还有过一段说不清是为什么的直播。比如,一位小朋友开了直播。她看见我的大智慧里有一些币,很恳切的就给我讨要,我当然痛快相送。后来我想了想,那些币是怎么来的。应该是开盘时偶尔看看特邀股评师的直播得到的,根本没留意。
我问小朋友,你直播啥?
她说:有时上班就打开播一会儿,有时吃饭也播一会儿。
我仍然不明白:你播的内容是什么?
她说:时间。到了多长时间平台就给钱。
我越发糊涂:那平台是个傻子,它为啥要给人钱?确实也在偶尔不知怎么打开的界面,看见很多男女,擦地、洗碗、冲厕所都在直播。
后来,一发不可收。打开手机,就是各种直播。有杂耍的,壮汉嘴叼粗绳拖着卡车前行;肚皮上狠狠的顶着红缨枪。跳舞的,在大街上头朝下陀螺一般的旋转。直到有个年轻人在楼顶炫酷坠落身亡,官司缠上有关各方,这种弄险的直播才收敛一些。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吃播。抱着各种特大的器皿,张开血盆大口,恶狼一样吞食各种火辣辣的肉菜饭面条,吧唧吧唧。原来被祖先都能顺乎谅解的“食色性也”,第一个食,是这么丑陋。
后来,因浪费食物,被管理方禁止。
直播带货,虽有偷税贩卖假货,但并没有禁止。其实只要遵守法纪,这无论对那些生产商家和一手的农牧产品,还是消费者,都是有利的。比让那些中间商垄断囤积加价,好的多,也使直播的存在有了重要的积极意义。
小视频,和直播比较,更像是编造小段子。其形式更贴近文艺一些。有电影、电视、舞台,文化一些的有博客、微博等。不知这种形式的出现有什么必要。只能说存在必有其存在的土壤吧。很多小视频也能从善和美的角度引人注目。只是这种看起来比较随意,略有世俗感而良莠不齐,走向目标不明确的东西能存在多长时间?比如有很多,没有什么主题,就是摆弄家里一个耳聋老太太玩儿;婆媳妯娌互相坑害;夫妻儿女小算计偷藏几张钞票等等,庸俗无聊。看得出他们都是些普通百姓,不知他们为什么大好时光不去干点什么,这么玩儿很昧良心。
我们院子里有一个老头,就专门拍小视频。比如,念着一首诗走着,突然就假作失足落进旁边的水沟里,自己哈哈大笑。造作而虚假。看他一眼还觉得挺恶心,为老不尊的。
也有不错的。比如美食和健美操小视频。眼见为实,比看书去学要直接的多。看了也挺受益的。最近看陕西霞姐和山东老周。他们都是简单的做些农家菜、大包子,都是原味儿的乡土语音。与其说学了什么,不如说最终还是从精神上给人以温馨踏实和满足感。
总结,直播的核心是以视频的形式记录,表达,宣扬,有很强的自我中心;小视频的本质带有创作的意味,有表演,有发挥,带有原始的表现欲。
前一篇:668,秋雨
后一篇:670,《王牌特工》和《X战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