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我校英语教研组对2022版的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集体学习。我们都知道,上一次课标更新是在2011年。课标的每一次更新,都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这对于所有学生、老师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着教学与测试的原则与发展方向。
总体上看,在新课标课时设定上,英语课时的占比为6-8%,与道德与法治并列,在所有学科中排名倒数第三,课时减少明显。从一些重要细节和数据来看,还有以下变化:
1.词汇量增加
2011年版课标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词汇量为1600个,而2022版新课标最高级别的词汇量是
2000个。多出来的这400个词汇,就是出现新课标的最高级别——“三级+”。所有的课程内容都按照三个基本级别提出具体要求,对各“级别+”的内容用“+”标识,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
2.分级体系优化
通过学习,我发现新版课标的分级体系对2011年版课标进行了优化。更加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英语学习认识他人、认识社会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传统节日,丰富文化体验;了解家乡和社会的变迁、历史的发展,对未来的畅想;同时还关注科学发展,引导学生遵守道德规范,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发展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些主题的选择为学生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体验异国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范围,特别是更加突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实际作用。
3.阅读写作要求增多
在阅读这一项,旧课标的要求是7个,而新课标将阅读和听力放在一起,普通要求是13个。同时,增加了三个“+号”考查细分项,分别是:
A.理解语篇中显性或隐性的逻辑关系。
B.根据重复、解释和停顿,理解话语意思。
C.理解非文字资源表达的意义。
具体来说,以前学生做阅读理解题,即使读不懂文本意思,也能够根据问题中的关键词线索,来找到显性的答案。以后这种套路化应试技巧就会越来越不起作用,只有深入读懂了文章结构、内容,再结合语境对比分析归纳等有意义的思维活动参与后,才能真正拿到最难题目的分数。
写作部分要求“以书面语篇的形式,描述和介绍任何事物、表达情感、态度和观点”。在“+”要求里,更是要求“恰当质疑语篇当中的内容、观点,解释不合理之处”。这需要我们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总的来说,新课标之后的英语学习难度整体上有了明显提高。
如果说2011版课标重点是明确如何教英语,那么2022版新课标则是进一步阐述了如何用英语做教育。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从双减到新课标,我们的英语教学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英语教学的理念和方法都在朝着“真实课堂”的思路在转变。真语境,真问题,让思维发展、知识学习理解与应用、情感与价值引领融为一起,构建有生命与活力的课堂,这是我们未来应关注的教育教学目标和努力方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关键在教师。新课标,新思维,新教学,新征程,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迎接新的挑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