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海发
钱伟长是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从钱伟长的成才之路,我们可以得到三点重要启示:
第一、基础不重要,爱心最重要
钱伟长的数理化成绩总共25分。钱伟长从小受到国学大师四叔钱穆讲授的儒家文化的熏染、熏陶、熏修,儒家思想精华——
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文化,孝敬父母的孝亲文化、推己及人的泛爱文化、报效祖国的忠诚文化塑造了钱伟长的道德灵魂,使钱伟长从小就树立了浓烈的家国情怀。
钱伟长入学第三天“九一八事变”爆发,刺激了钱伟长的爱国之心、激发了钱伟长的报国之志、改变了钱伟长对文史的兴趣爱好,他执意要求去学自己并不感兴趣的物理,他觉得只有学习自然科学才能造坦克、飞机、大炮,只有造出坚船利炮才能消灭日本鬼子,只有消灭一切反动派才能实现报效祖国的愿望。所以,钱伟长把报效祖国的崇高品德外化成实实在在的爱国行动。
第二、英语不重要,国语最重要
钱伟长的英语成绩是0分,
国语成绩100分。只要精通国语,学习文化课就有保证,至于英语根据学习、工作需要可以加班加点补课。现在的学生本末倒置,英语水平呱呱叫,国语水平乱糟糟。
第三、偏科不重要,刻苦钻研最重要
钱伟长的三门理科成绩只有25分,两门文科成绩200分。为了将来能给国家制造坦克、飞机、大炮,钱伟长刻苦钻研、拼命恶补理科成绩,终于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
反观目前的高考制度,如果遇到钱伟长这样偏科的学生,连大学门都进不去,即使勉勉强强进了大学门,文科学生想调理科学习比登天还难。现在的大学理科学生换一个理科专业学习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学生是按计划招收的金钱串串,而不是按兴趣培养的宝贝蛋蛋。
当代今社会不知有多少莘莘学子,因为打所谓基础把美好的青春年华,耗费在自己并不喜欢的科目上、耗费在没完没了的题海战术上,耗费在并不重要的应试教育上;结果是基础并没有扎的有多么牢固,但个人的兴趣爱好泯灭了,专长特长磨平了,雄心壮志没有了。
当今社会不知有多少可造之材,因为英语成绩不及格、英语考级不过关、英语面试不合格,早早地被淘汰出局;
当今社会不知有多少奇人怪才,因为僵化的高考制度,死板的办学思想,该死的应试教育,早早地被扼杀在摇篮中。
目前中国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大棒既扼杀了学生个性突出的爱好,也遏制了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泯灭了学生快乐学习的愿望。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行政化、政治化倾向,断送了大学生刻苦钻研学术、学问、学业的激情和动力。谈恋爱、打游戏、逃课、替课成为大学生校园活动的主业,最重要的学术、学问、学业倒成了大学生可有可无的副业。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2018年6月21日在成都表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
我们期盼部长的美好愿望变为美好现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