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作家网# 明天

(2018-05-16 20:12:27)
标签:

情感

分类: 独语——儿时的记忆篇

 

    明天

     
     
     
     
     
     
     
     
     
     
     
     
     
     
     
     
     
 ——八角

     
 
初夏的季节里,已经见识到炎热的能量了,还好这两日下过雨,傍晚时分,在小区林荫道上散步,迎风吹着,也是难得的凉爽。

     
 远处一高一矮的身影摇曳着渐渐地向我靠近,是个年轻妈妈带着小儿子跑步。小男孩大概4、5岁的样子,使劲耸着肩膀向前跑,只听见稚嫩的声音“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刚刚超过妈妈时,男孩便开心地大叫到:“停,终点到,妈妈我赢了”后面的妈妈笑着小跑着:“这就是终点啊,嗯,你赢了”。“妈妈,我什么时候可以长高,跑得更快呢”妈妈慢慢地蹲下来,用纸巾轻轻地擦拭男孩脸上的汗珠,“明天!明天宝宝就会长高跑得快了”小男孩高兴得跳着“好棒好棒,明天我就可以跑得更快了.....”

     
 看着可爱的小男孩,开心地一蹦一跳的向我身后跑去,我不经意地笑了:明天,好熟悉的词,好美的一个期限。

     
 儿时总听父亲讲,爷爷是习武之人,曾经是个军人,后来半路放弃从军回家跟奶奶成了亲,便过上了农家耕种、柴米油盐的生活。因为爷爷是长子,闲暇时,也会教弟弟、孩子们学几招防身术。但爷爷因病去世的早,再加上父亲幼时贪玩,武术便也没能学得正经。但哥哥自幼喜欢,经常看到堂爷爷们比试,兴趣更浓。后来索性去武术学校学了一段时间,回来便统领了家族的弟弟妹妹们一起学武。

     
 家门前有一条大河,每逢春天河里都会涨满水,母亲总不叫我们离得近。但因为农事用水,一到秋日里河水便干涸了,只剩下很深很宽的河道,长满了绿油油的草,纵向而望,像条庞大的绿蟒蛇蜿蜒而去。因此,一到秋季,这里便成了我们最爱的游玩去处,而那时,也成了哥哥姐姐们最好的学武场地。那时我刚刚五岁,还不允许上幼儿园,便每天站在河岸上看着他们练习,有时看得出神,竟也跟着比划起来。哥哥姐姐们看见一旁的我有模有样的学着,都会停下来哈哈大笑。因为我自幼长得小巧,又是一头稀疏的短黄发,大家都叫我外国卡通。后来哥哥便把我带进去,作为特殊的新学员跟哥哥姐姐们一起学。那时要我做的最多的是扎马步,我总是很讨厌这个动作,很累还无趣,每次撅着嘴不情愿地做这个动作时还总被大家笑得前俯后仰,好像一个搞笑的小雕塑。

     
 然而我最喜欢的是练习少林拳,从一到十,每一个动作都觉得做的很酷,总以为自己就像是真命小和尚,每一招都练得很起劲。大家都说我练得好,所以哥哥总会让我给大家做示范,每次练到最后一招收尾时,都会神气的仰起头,用胳膊利索的蹭一下鼻子,大家便笑得更加厉害。

     
 母亲总会坐在门前,一边望着河道里的我习武,一边做鞋子。母亲的手很巧,给我们做的鞋子、衣服都很“是样”(家乡俗语,意味着做工巧,很精细),于是村里好多人都会找母亲帮忙做小样,母亲也总是不厌其烦的给这家剪个小样,给那家纳个鞋底。甚至还有好多人直接来我家跟母亲学做“样子”,母亲也都耐心的示范、帮忙。因为这个,每到秋末即将入冬的时候,母亲除了给我们姐妹做冬衣还要帮街坊邻里做小样,就要更忙了。但是坐在门前的母亲每每看到我练习少林拳,也总会乐的合不拢嘴。我便会使劲的跑上河岸开心地朝母亲奔来,一把扑倒母亲怀里撒娇。母亲总是停下手里的活,微笑着拍拍我身上的土,用手绢轻轻擦拭我头上的汗珠说道“我家的小五练得好棒,棒极了”我便撑开母亲的胳膊,依偎在母亲的怀里,看着远处依然整齐一致地练习的哥哥姐姐们:一、二、三、四......

     
 我从小喜欢唱,每当姐姐们都去上学,没有人陪我玩的时候,我便会跟着电视机里的戏剧频道学唱戏,认真地学着电视里演员的样子比划着各种手势。记得每次外乡同一家族的有人去世,我都会跟着母亲父亲和族人们一起去外乡吊唁。那时村里去外乡都乘拖拉机,而我家有一辆,于是我家便成了出发的聚集地。在乡邻们到齐出发之前,大家都会坐在院子里闲聊,每每这时都会有一个按辈分我要叫奶奶的长辈开玩笑说:“小五,给我们表演一首花木兰”说着大家纷纷鼓掌要我去唱。我也从不胆怯,说来就来,还很自然的比划着手势,有模有样的唱起来,大家总会笑得很开心。

     
 记得那时父亲外出经商回来,总会跟我说北京市里的孩子们很多都在学表演,以后也要把我带去北京学表演。那时,我总会激动地问父亲:“什么时候?”父亲总是“嗯......”的想了想说:“明天!”那时我只是以为“明天”是个很快就到来的日子,所以每当听到父亲说“明天”我都开心地不得了,格外期待着明天的到来。然而,在期待之余,还总会有些不舍:因为明天到了,就再也不能跟那群哥哥姐姐们学武术了。于是我每天早晨都会跑去河道里跟他们告别,回来之后就静静地看着收拾好的小书包等“明天”的到来。有时等的疑惑就会跑去问父亲“明天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去北京?”父亲总还是那句话“就快了,明天!”就这样,我在每一天满怀欣喜地等待“明天”到来的日子里,迎来了我的学习之旅。那年我6岁,被母亲牵着手、背着崭新的书包,装着漂亮的铅笔盒和洁白的小本子走进了学校。在一天天学习的过程中,也渐渐地明白原来“明天”一直那么近,也那么遥远。只不过,那时已不再期待曾经的“明天”要去的地方了......

     
 求学之路一走就走了二十余年,母亲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了。高中生活是封闭式管理,必须住校,平时是不允许回家的。直到高三那年,母亲的精神也渐渐地不好了,父亲从来不允许我耽误学习,便也很少接我回家。每天除了紧张的学习之外,我都会在晚饭时间挤出空闲跑去服务区给母亲打电话。也由于那时时间紧张,而给母亲打电话又是我隔一天必做的事情。于是每天晚上铃一响,我便飞速冲出教室,奔向服务区。渐渐地我的快跑成绩竟也成了我的特长之一。母亲那时总会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总会沉默一会,笑着说“明天!”母亲便会很开心地说“奥奥,明天!明天回来”......

     
 高考前两个月,我在母亲的床前,一边给母亲剪指甲一边讲着某个励志故事,母亲只是静静地看着我微笑,待我讲完,母亲总会问:“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我只是握着母亲的手,微笑着说:“明天”......

     
 直到那时,我才差不多明白:对于未知而言,“明天”是最好的期限!

     
至少,可以充满期待......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听说八角生活,获取更多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