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中致敬孤独
“你觉得孤独就对了,那是让你认识自己的机会;
你觉得不被理解就对了,那是让你认清朋友的机会;
你觉得黑暗就对了,那是让你发现光芒的机会;
你觉得无助就对了,那样你才能知道谁是你的贵人;
你觉得迷茫就对了,谁的青春不迷茫!”
初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大三的时候,那时只是记得有个招聘节目中,有个很个性很自我的职场导师,他的话总是很犀利,毫不会对初出学校的孩子们怜香惜玉。后来,我读了这本《谁的青春不迷茫》才正式接触刘同的内心世界。读了他十年中职场摸爬滚打中的自我对话,才发现原来他的犀利只是告诉每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社会本就不会怜香惜玉。所以才发现,原来那些经历一切所谓的社会洗礼与调教后,支撑成功的是敢于正视内心的孤独。
记得小时候,每个人在语文课上都会大声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并信心十足地相信自己一定是最幸福的那个人,摩拳擦掌准备恨不得立刻登上人生战场。后来随着长大,才发现:原来幸福会跑、理想会变,而永恒的是迷茫中的孤独......
最近总是听到周围的人说经济不景气、低迷期,后来随着你伸我窜各处碰撞的一团乱麻的热闹之后,愁云惨淡的景象才终于笼罩在大街上来来往往、毫无表情的年轻人头上。而此时,“迷茫”再度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热词一瞬间蔓延开来。
以往,我一直以为,刘同笔下所谓的迷茫无非是初出茅庐的二十出头稚气未消的“少年”的专有名词。前段时间听一个年过三十的朋友苦口婆心的对我说:“天才是个例,大家都是普通人,三十而立之前谁的人生不迷茫?不经迷茫的青春何以叫人生!更何况,四十而不惑”;后来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朋友的留言:“前段时间还在为嫁给了一个没有追求、没有抱复的人而担忧未来,如今清晨醒来看到餐桌上冒着香喷喷热气的早餐,感觉自己是嫁给了爱情!”;最近又有一个朋友对我说:“本来觉得一个女孩,做个公务员,工作体面稳定,而又有较好的福利,现在30岁了,看着周围的人已经挣得豪车在手、香包在侧了,反倒觉得自己选错路了”;而此时,我才发现,原来“迷茫”的疑云从未离开已过三十或年近三十的八零末、九零后。
也许,二十也好、三十也罢,迷茫可能从来没有离开过每一个人的人生,迷茫的背后是一种不安,是年纪岁月仍无法掌控的心态而已,想必即使年近半百,也依然有自己想不清、搞不懂的吧,只不过那时的我们即使迷茫也会从容淡定的接受一切了吧?;也或许,迷茫的根髓是一种本性的贪欲,是对周围人与事的自我比较、不平,或许万事皆空才是一心所向,但是,谁又能做的到呢?就像深居寺庙的和尚在听到王阳明一句“是否惦念家中母亲”的话后也会声泪俱下,弃道从尘。
而我觉得最贴切的,迷茫的深处,应该是一种“孤独”吧,想必无人能懂、无人能解、无人与共的孤独。就像刘同,他人生十年的坎坷迷茫,终究是来自内心的孤独的对话。但“孤独”是高尚的,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豪,是“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坚定与执着。所以,当迷茫的时候,不妨潇洒的告诉自己:想去做的就做吧,认为对的就坚持吧,觉得幸福的就享受吧.看不清未来,就把握好现在(当然,只要不违法、不违规、不违背人性良知)真正的爱是孤独的,真正的投入是孤独的,无所谓真假、无所谓对错、无所谓贫富与声名.....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听说八角生活,获取更多文章http://s10/mw690/005wsfwSzy7jWUdG1rb19&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