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中期报告
甘河镇中心学校
毛春妮
一、课题的运行情况
自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在县教研室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语文教师的参与支持下,课题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行动扎实,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现将本课题研究中期工作作如下汇报:
二、操作措施
在具体实施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第一阶段:宣传研究方案,营造研究氛围。
1.成立课题组,写出课题实施方案。
2.定时召开课题例会。每月一次课题例会,团结协作。主要任务是集体学习和交流、整理并汇编课题研究成果、根据需要微调进度和计划。
3.通过课题组活动向本组教师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引导本组教师重视此课题的研究,形成互动与合作的局面。
4.定期在不同的层面,对此课题进行科研理论、科研方法、案例等方面的学习交流活动。
5.在平时的课题研究中,能结合主课题进行研究,并及时进行反思。同时与校本研修有机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能充满合作,并重视对教学反思的积累和总结,撰写案例,重视专家引领。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方案,深化课程改革。
1.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知识素养。
在中期研究中,我们学习了与课题相关的综合性理论知识,也学习了近些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使我们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同时也使我们借鉴了一些综合性教与学的先进经验及方法。
2.全面开展课题的研究活动。
(1)在中期研究中,通过对3—6年级语文教师及学生综合性活动课堂教学的跟踪调查、研究分析等一系列活动,将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提升,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综合性活动的优质案例。
(2)课题组本学期开展了研讨课、公开课活动,进一步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综合性教学的方法,为课题研究做好经验积累。
(3)及时撰写论文、随笔和案例。课题组成员都至少撰写一篇教学随笔,并积极鼓励组内成员撰写优秀案例等等。
3.研究中注意收集和积累有关的信息、数据和资料。
把课题研究与校本研修紧密的结合起来,树立课题意识,通过校本研修和常规的教研活动,重视经验反思的积累,重视学习和引用在课改中涌现出来的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好的经验,注意在教研组中开展经常性的学习交流,重视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团队精神。
4.注意专家引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组织组员学习有关专家的专题讲座。撰写出一些有价值的案例,在校内进行交流研讨。
5.形成中期成果,完成本课题的中期报告。
6.利用校园网进行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
三、前期工作的简要回顾
1.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2.进行选题,研究确立课题的研究方向,学生年段,学科和课题题目;
3. 组织课题组成员加强学习,提高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教科研理论知识,领会课题实施方案的撰写内容及要求;
4. 填报《户县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小课题立项申请·评审表》
5. 申请建立博客,通过博客上报课题实施方案,为下一阶段研究工作做准备;
6. 收集资料,系统整理课题开展情况,制定学生综合性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7. 注重积累课题各个阶段的原始资料,编制并打印资料,做好资料归档工作;
四、课题在具体教学环节中的体现
在研究初期的这一段时间以来,主要以三、四、五、六年级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为依托,进行了综合性学习中学习方式的研究,三年级进行了“我的课余生活”、四年级进行了“走进童话世界”、五年级进行了“经典诵读”“故事会”、六年级进行了“现场作文比赛”的综合性学习。
各个年级在各自的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体现了多种的学习方式:
1.学生自由组合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组内制定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2.学生课余搜集古今中外童话故事、汉字知识、诗歌知识;
3.把自己在这一段时间内搜集到的资料最后以“手抄报”、“诗歌朗诵会”、“口语交际”、“故事会”、“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汇报;
4.以课文中给出的阅读材料为载体,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生活中有所发现;
5.结合本单元习作要求,学生完成相关习作;
6.用简短的文字记录下自己对这一段时间以来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或收获
学生学习方式体现:课堂教学与开外拓展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相结合;学习课本知识与延伸课外实践相结合等多种学习方式。
五、课题运行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研究以来,我们结合课堂教学和教研活动,开展了调查、学习、设计、实践、研讨等方面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实践、反思、优化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逐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不断加深对这个课题的认识,同时对研究的目标和方式作了必要的调整。目前已完成近多个课堂活动案例的设计和实践,撰写了多篇评课稿以及听评课制度等文本材料。
学生习作精选若干篇;
调查报告6份;
教师随笔8篇;
教学案例10篇。
六、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们发现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和困惑:
1.课题组成员首次尝试课题研究,教学设计阐述中比较注重过程讲述,教学实践多,缺少理论支撑,对课题的理论构建能力显得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与培训。
2.教师忽视在整个活动中指导作用。
3.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参与度,很多班级开展综合性活动中偏重于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参与度很低。
4.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没有最大限度体现交流的目的。
七、解决思路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积累教育资源,总结研究成果。
2.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发挥课题研究的示范辐射作用,以促进我校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3.加强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学习、实践、质疑、探讨,不断地分析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不断提高课题研究能力。
4.引导语文教师从思想上重视综合性学习,并做到认真备课,作出示范,让学生得法于课内,拓展于课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