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快乐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与范文

(2015-12-05 08:37:16)
分类: 1、作文教学

1、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分)

最近,一本名为《我平庸,我快乐》的书被许多人摆在案头。在书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女儿成长中的许多有趣的琐事,由衷地表达了希望女儿能够拥有庸常而快乐的人生的愿望——作者称之为一种“新型育人的理想”,并由此指出:“追求为痛苦之源,平庸为快乐之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写作材料作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写作提示】搞清命题意图,要结合作文材料,利用材料中的相关语句。本次作文的命题意图应该是——让考生谈谈自己对平庸与快乐之间关系的理解。其次弄清楚话题概念的内涵。什么叫平庸?什么叫快乐?结合材料中的“拥有庸常而快乐的人生”等语句,可知“平庸”的含义应该是平凡,而非庸庸碌碌。那么,何谓“平凡”?平凡是相对的,是比较而言的,它可以体现在多方面,譬如,“贫穷”相对于“富有”,“微贱”相对于“高贵”,“默默无闻”相对于“万人瞩目”,前者都可谓之“平凡”。什么叫“快乐”?快乐应该是指精神方面的,也体现为多种形式,譬如,“贫穷”中的快乐,“富贵”中的快乐,等等。

再次选择入题角度。既然作文的命题意图是让考生谈自己对平庸与快乐之间关系的理解,那么就可以从“立”的角度入手——平庸中有快乐,也可以从“破”的角度入手——平庸中无快乐。在具体写作中要注意辩证思维,本论采取对照式的结构说理效果会更强烈些,譬如,“平庸中也有快乐”的本论部分可以这样写——即使贫穷却很快乐,虽然富有却很痛苦,等等;“平庸中无快乐”的本论部分反向写——因为富有所以快乐,因为贫穷所以痛苦,等等。

最后选择文体。入题角度确立后,就要展开联想,如果写作议论文,联想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如果写作记叙文,就联想具体事件。

【例文】

我平庸,我快乐

每个人都有过雄心斗志,都曾给自己的人生定下了一个又一个祟高的目标。有的人的一生就因为这些遥不可及目标而改变,一味地追求,使生命失去了真,使生活不再五彩缤纷。也许,我们该换个角度去审视生命,不再期待生命里的真谛,让生活变得庸常而快乐。

最近,一本名为《我平庸,我快乐》的书被许多人摆上了案头。在书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女儿成长过程中的许多趣闻琐事,由衷地表达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拥有庸常而快乐的人生——作者称之为一种“新型育人理想”,并因此而认为:追求为痛苦之源,平庸为快乐之本。

平庸,并不意味着庸俗,随波逐流,而是不要过高地期望生命的给予,了解自己眼前的一切,平平凡凡,默默无闻走过生命。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的人生过得太平淡,不曾经历过惊涛骇浪,也就不能体会苦尽甘来。但想想那些又懂得追求的人,他们失去了本应拥有快乐,追求功名利禄的人,被金钱权利迷昏了头,他们忘记了亲情友情,忘记了正义仁道,当不惜一切手段达到目标时,他们发现了已经被生命遗忘了;追求工作的人,忘记了家庭,失去了天伦之乐,纵使拥有了鲜花掌声,但却没有人同他分享;追求目标的人,夜以继日地工作,当他们实现目标的时侯,却无法享受成功的喜悦,因为透支了身体,以健康为代价去追求。盲目地追求只会让人筋疲力尽,一无所有。一味地向远方若有若无的目的地前进,却不懂得欣赏沿途美丽的风光,这样值得吗?

选择平庸是一种大智慧,它使生命不再被遥不可及目标所束缚。一位在街头卖唱几十年的老艺人对自己的选择毫不后悔,虽然生活清贫,但他却认为自己的人生是成功的,因为他的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喜好,一生都是快快乐乐的。是啊,纵使他没有大的作为,但他让生活阳光明媚。如此庸常的人生,亦不是一种享受吗?

人生不一定要经历过惊涛骇浪,不一定要拥有了鲜花与掌声才能显示它的价值,快乐的人生便是成功的。当你走到生命的尽头,能自豪地说:“我平庸,我快乐”那就是生命的胜者。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这帮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到了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你们找到快乐了吗?”
  他们齐声回答:“找到了!”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快乐体验呢?你对快乐有怎样的感悟呢?请以“感悟快乐”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作文导写】
  何谓“快乐”?《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很简单:感到幸福和满意。我们似乎还难以参透这一概念,不妨看看文题中的故事,它给我们作了很好的注释。
  ——快乐是辛勤的劳动中挥洒的汗滴。
  ——快乐是灌注智慧的创造中绽开的花朵。
  ——快乐是倾注真情的奉献中收获的笑靥。
  其实,对“快乐”还有许许多多种诠释:求知者会以读书为快乐,贪玩者会以泡吧为快乐,有志者会以追求为快乐,无为者会以享乐为快乐,仁爱者会以山林为快乐,智慧者会以溪水为快乐,淡泊者会以宁静为快乐,显达者会以热烈为快乐;饥肠辘辘的人视饱餐一顿为快乐,无衣御寒的人视享受阳光为快乐,囊无分文的人视腰缠万贯为快乐,身处逆境的人视一帆风顺为快乐,漂泊流离的人视家人团聚为快乐,失去父母的人视拥有亲情为快乐;海伦·凯勒定会把获得三天的光明作为最大的快乐,史蒂芬·霍金定会把走下轮椅作为最大的快乐,陈景润把计算枯燥无味的1+1作为最大的快乐,孔繁森把情洒高寒缺氧的西藏作为最大的快乐,从死亡线上挣扎出来的“非典”患者把健康作为最大的快乐,一些创业路上走出来的成功者把回忆当年的艰苦创业作为最大的快乐……。
  循着这条路子想下去,便可揭示出话题的内涵,这样不仅可保证扣题写作,而且能激活写作思维,——既拓宽了选材范围,又使得文章立意出新。在明察话题的过程中,还将“快乐”这一概念化作了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无疑为构思或成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由“快乐”这一概念作出多种判断,这无疑又为记叙类文章主旨或议论类文章中心的确立作了前期的酝酿。
  
  【学生范文】
  [例一
  给忧愁的一封信
  李竹君
  亲爱的忧愁老兄:
  你好!你在来信中说你现在的生活非常苦闷与压抑,你希望我能告诉你怎样才能像我一样快快乐乐。读着你的信,我似乎听到了你长长的叹息声。我实在不理解,但并不感到惊讶,因为我太了解你,也体验过你的苦闷与压抑。
  还记得我们作邻居的那些日子吗?也正是那一年,我理解了什么叫幸福,什么叫满足,我打造了我自己——快乐。那时的我如同现在的你,很寂寞,很无聊,为了打发时光,我买来了许多种子,每天早出晚归,翻土,平地,撒种,一身泥土,满脸汗水,而我却浑然不觉,只觉得心里已不那么空虚。可此时,你呢,你正坐在田埂上发呆,你用讥讽的口吻对我说:撒种有什么用,汗水能换来什么呢?当我地里的种子纷纷发芽的时候,你仍在望着你那光秃秃的土地叹气。我劝你,也撒点种吧,你却紧皱眉头摇摇头,嘴角仍挂着讥讽的笑。
  夏天到了,我的种子一天天茂盛地生长,满地里蓊蓊郁郁,我似乎已忘却了寂寞与无聊,每天早晨我都会跑到地头上,照看地里的苗,浇水,施肥,捉虫……烈日当头直射,我会摘一张荷叶当作绿伞;汗水浸透了衣服,我会跳进清凉的河水里洗澡;傍晚时分,我悠闲地坐在树下与我的庄稼对语……唉,老兄,你呢?你焦躁地摇着扇子,一会儿责怪太阳,一会儿诅咒蚊子,一脸世界末日来临的表情。我劝你跟我一起到地里去看看,你的头简直摇成了波浪鼓。
  那秋天收获的季节真诱人!我望着地里金色的庄稼,从心底涌起陶醉感。可你呢,你忧伤地瞪着你那片只有枯蒿败草的土地,你又在盘算买粮食来度过漫长的冬季。
  正如一位哲人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在这耕耘和收获中,我不知不觉地走出了寂寞,走出了无聊,我拥有了真正的我自己。
  冬天,当雪花漫天飞舞时,我开心地在雪地里和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而你呢,你却蜷缩在屋子里。雪的世界真美丽,而你却说那雪是苍白的;洁白的世界多么纯净,而你却说那白色是凄凉的化身……
  忧愁老兄,你还记得这一切吧?
  老兄,你希望我能告诉你怎样才能拥有快乐,其实,快乐并不华贵,快乐也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某个触手可及的地方,它在辛勤的劳动中,它在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就像哲人所说的那样。
  忧愁老兄,你该明白了吧?像从前的我一样,你也一定会变成今天的我!
  祝笑口常开
  你的朋友:快乐
  2014年3月20日
  [简评
  亮点之一,文章以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关于“快乐”的格言作为立意的基础,对“快乐”作了一种有自己情感体验的诠释——快乐是耕耘和耕耘后的收获,这种理解对读者具有很实际的启迪和教育意义。亮点之二,全文的构思很新巧,具体表现在运用拟人的手法和书信的形式,这不只是纯形式的问题,而且体现了作者创新的思维和写作的灵气。亮点之三,语言率直质朴,有真情实感,无矫揉造作,极易打动对方,感染读者,使读者信服。
   
  [例二
  快乐的风筝
  周普松
  身外的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中,而我的心却封冻在寒冬里。操场上,一群孩子在放风筝,风筝飞得很高,但有线牵着,无法逃离,正如眼下的我一样,拖着疲惫的身心只为那追寻了十几年的梦想而蹒跚在这痛苦的“高山”上,想唱不能唱,想跳不能跳,就像被一根无形的线牢牢地牵着。
  躺在草坪上,望着天空,不知何时,迷迷糊糊地睡去。
  梦中,我变成了一只美丽的风筝,凭借风力飞上了蓝天。远观着鸟儿自由翱翔于天际,仰望着白云自由漫步于蓝色的天幕,我不禁落泪了。——它们多自由,多快乐啊!不会有线牵着,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释放自己的潇洒。而我呢,虽然也在蓝天上,我快乐吗?我痛苦,我忧伤,我烦恼!这时,一个声音问我:“你想得到那种自由的快乐吗?……你不后悔你的选择吗?”“不后悔!”我欢快地回答。突然,束缚我身子的线断了。我笑着,舞着,闭上双眼呼吸着自由的空气,飞向那无垠的海洋、急流的瀑布、雄伟的高山,还有那金色的撒哈拉。我好快乐,真的好快乐!不知为什么,我感到浑身剧痛,似乎五脏六腑已破裂。我惶恐不安地睁开眼睛,我看到了狂风,也看到了血,从我的体内流出的。我知道我即将死去。难道这就是摆脱线的羁绊的代价吗?难道线断就意味着快乐的消失吗?
  “不!不要……”我惊醒了,脸颊上有热热的东西在滚动。我抬起头望着天,似乎清晰地看见那断线而去的风筝在流泪,也听到了它那带着无奈与自责的微弱的叹息声。我知道,如果让它重新选择的话,它绝不会再埋怨线的羁绊,它一定选择有线牵引的快乐。
  “唉!”我听见自己的叹息,也听到内心冰释的声音。
  也许你我都是那蓝天上的风筝,总在埋怨线让自己痛苦,总羡慕鸟儿的无拘无束,羡慕白云的自由自在。可是,要知道,正是有了这线的牵引,才有了风筝的自由与快乐。有位作家说,痛并快乐着。不是吗,高三,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承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几多烦恼,几多忧愁,确实很痛,但是惟有这痛,才是幸福之所在,快乐之源泉,人生之财富。
  风筝在线的牵引下依然在快乐的翻飞,我的解冻的心也化作了那线上快乐的风筝。
  [简评
  亮点之一,写出了独特的体验与感悟。作为高三人,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束缚,就好像一只被一根无形的线牢牢牵着的风筝,烦恼,忧伤,痛苦;然而一旦失去了这“痛”,则全无快乐可言,就像这风筝一旦失去线的牵引,就永远失去在蓝天上自由飘飞的快乐。这种体验与感悟确实是“自我的”,而且闪烁着哲理的光芒。亮点之二,虚实结合,以虚衬实。文章虚写风筝,实写身处高三的自己,虚写梦境,实写现实,虚与实乍看起来距离较大,但一经巧妙组合,就起到了很好的映衬作用,这样不仅使文章主旨更显豁,而且使得内容更丰富。亮点之三,行文流畅,开合自如。写自己,写风筝,写梦境,写现实,头绪虽多,但井然有序,当放则放,当收则收,思路十分清晰。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周国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题目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审题立意时,可以从肖伯纳或者周国平的角度进行立意,也可以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大致可分为三个角度:

(一)从肖伯纳的角度,看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这是用悲剧(消极)的眼光看人生,是从占有欲或者从满足或从功利的角度来说的,体现了悲剧的人生观。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到满足的无聊是双重悲剧。这两种悲剧的根源都关乎欲望,没有实现欲望就痛苦,实现了欲望就无聊、空虚。这样看来,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与叔本华的悲剧观是一样的。叔本华认为,痛苦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大的,而实现欲望的能力是相对的。这两种的矛盾很难调和,因此,人很难得到永恒的快乐,总在痛苦与无聊、空虚之中摇摆。可以从欲望与痛苦的角度深入思考。

由这一角度可以衍生出相关契合的立意:

1.为伊消得人憔悴:“伊”指材料中的心爱的东西,引申类比到议论文习作中可以是“爱情、尊严、自由、信仰”等等;引申类比到记叙文习作中就可以构思一件你很心爱珍视并且它承载(或象征)了你某段生命历程或精神成长的东西,描写出你得到或没得到的种种心理变化,由实及虚地抒情议论出它对于你的价值。

2.距离产生美(“得到”一定快乐吗)

3.论“围城”之人生悲剧:“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也罢、事业也罢,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

4.论欲望的不可满足,由此引申出的“知足常乐”

5.引申出对悲喜、祸福、幸不幸的辩证思考:如“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变工”、“诗穷而后工”、“祸福伏倚”等的思考。

(二)从周国平的角度看,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这是用审美的眼光看人生,为得到而寻求、创造的过程以及得到后品味、体验的过程,都是同样幸福的事情。周国平的话强调人不应当从功利的角度去审视生活,而应从审美(非功利)的角度去打量人生,从而可以提出:创造(或者体验)的过程就是快乐、幸福;立足于创造,收获快乐人生;艺术的、审美的去看待人生也是快乐和充满激情的。

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得出相关的立意:

1.追求(创造、品味、体验)是一种快乐

2.我们要重视过程

3.永远“在路上”

4.“生命在于折腾,活着是种修行”

5.幸福到底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三)整体上把握材料,可以从浅层和深层角度来立意。

从浅层次看,肖伯纳和周国平因视角、心态的不同,带来了认识、观念的不同。由此,可提出:不同的心态、视角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与结果。

从深层意义来说,肖伯纳与周国平的出发点是一样的。肖伯纳揭示出这两大悲剧,就是告诫人们,不要有太多的占有欲,不要只重视人生的结果。因为太重视结果,追求结果时,就会把过程视为一种苦役;另外,要是太看重结果,那么,即使实现了结果,也会因太关注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快乐,陷入无聊、空虚。肖伯纳是从反面来说的。周国平则从正面来说,生活的快乐,人生的幸福,应更注重创造的过程,以审美的眼光关注过程,也就是说在追求、创造的过程中,要是摆脱了占有欲,至少可以使人免除许多琐屑的烦恼和渺小的痛苦,活得豁达些。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生是悲剧还是快乐取决于你重视结果还是重视过程。

也可因此可提出:幸福、快乐既可以体现在结果上,又可以体现在过程中,只是要注意的是,放在结果上,往往是只能收获短暂的快乐,而放在过程中,既能体会过程的快乐,也能体会到收获结果的快乐。

我们可以做出个性化的诠释了:我认为“幸福快乐重在过程中”;我认为“幸福快乐既要看重过程,又要看重结果”;我认为“幸福快乐只与内心相连,无所谓得到和不得到;无所谓结果和过程。

也可由此得出,摆脱了占有欲,就能收获快乐;痴迷占有欲,就会陷入痛苦与无聊的泥淖之中。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英国《太阳报》曾以“世界上最大的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1)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2)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3)为婴儿洗澡的母亲;(4)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

请在全面和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800字以上。

写作指导

写好这篇文章,首先要读懂材料。总体来说,上述材料对什么是“最大的快乐”加以形象的阐释,要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从第一个答案中,我们知道必须工作,耕耘与创造会使人快乐;第二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必须充满想象,享受过程;第三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心中有爱,有爱才有快乐;第四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有助人为乐的技能,帮助他人是最大的快乐。写作时可以选取一点,从点上突破;也可以综合阐释,从面上把握。而在写作时,不能只是单纯地谈自己对快乐的感受,尽可能从具体的“形象”和“意境”中,把自己对快乐的感受表现出来。具体立意,可以有以下几个角度:

1.快乐是一种付出。这个立意可以综合上述材料得到,四个答案,尽管表述各异,但却有一个“交点”,即最大的快乐是付出之后获得成果。不管是富有才华的艺术家,还是充满童真与想象的儿童,不管是为婴儿洗澡的母亲,还是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他们都在付出,他们因付出而快乐。所以,我们在社会或生活中,要勇于付出,在付出中追求快乐。

2.有耕耘有创造才有快乐。像艺术家那样,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沉浸在艺术的氛围里,辛勤劳作,这是一种快乐。像艺术家那样,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精美的艺术作品,这是一种快乐。

3.追求简单、享受过程是一种快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筑城堡的过程就是尽情玩耍的过程。“城堡”在孩子的眼中肯定是完美的,孩子不会像成年人那样在乎别人的评价。当然,追求简单并不意味着无须奋斗、不思进取,追求简单实际上就是将个人的目标放在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平台上,确信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实现这个目标。

4.有爱就有快乐。为婴儿洗澡的母亲为什么快乐?因为她心中有爱,她爱自己的孩子,她把爱施予自己的孩子。由此,我们应该想到,把爱施予别人,也是一种快乐。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5.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作为一名医生,挽救患者的生命,给病人以希望是自己的最大快乐。而实际上,不管哪个职业,不管身处何处,只要真心帮助别人,都是最大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