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不哭了
(2022-03-24 10:22:07)在经过一学期的幼儿园生活,孩子们已经适应幼儿园了,但是其情绪表达方面存在了很多的问题,他们无法正确认识情绪,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遇到一些极端的问题,他们可能会大哭大闹,又或者耍赖等情况。这样的幼儿的行为会让我们难以接受,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被接受的仍然是错误的行为,而不是幼儿的“情绪”。当我们没有关注到幼儿情绪时,没有及时的帮助他发泄,这样的情况往往还会发生。
因为年龄太小,很多幼儿都不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即使有一些孩子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而有情绪,他们也不能清楚地用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班进进生气时,他可能会感到伤心、沮丧、愤慨,甚至跺脚或者大哭大闹,有一次,他因为和小朋友在外面做操推推搡搡的,差点发生了一些意外事件,于是我将两个孩子都拉到了一旁进行了安全教育,另外一个宝贝很快就知道自己的错误,但是进进却大哭起来,并且不愿意承认错误,语言表达上也是缺乏逻辑性,如:你为什么要推他?进进则回答:老师,因为我不想推他。几次发生这样的语言逻辑表达错误。其实进进是个非常可爱的小朋友,但是因为家里宠溺,所以当出现问题时往往解决的方法就是哭闹。此时我只能等待他安静下来,引导他去表述这件事情发生的过程。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要能够耐心地听完幼儿的表述,不打断他们的讲话,可以把幼儿抱起来,或者自己蹲下来,用亲和的眼光注视着幼儿,并用鼓励的语言支持幼儿的诉说,这样使幼儿感到自己的诉说得到了老师的重视。找出了幼儿情绪的根源,接下来就是要让他明白碰到事情应该如何处理。由于他们的社会经验很少,碰到问题往往不会处理,所以反应是相当直接的。可以在幼儿说出原因以后引导幼儿明白他的感受并没有错,错的是他的做法,他所有的感受都是可以被别人理解和接受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所有的行为别人也都能接受。教师可以采用暗示、榜样、鼓励和熏陶等方法引导孩子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幼儿因为情绪原因产生了攻击性行为,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想一想“如果别人打你了你会怎么样”、“想一想你这样做好吗”、“那你应该怎么做”等等。其实人生就是在不断地积累经验。
幼儿每碰到一次问题也就是在积累一次的经验。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的教育契机,帮助幼儿积累有益经验。让他们每次出现问题之后都能学到一些东西,使他们有能力创造一个快乐的未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