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远市李倩机械教师工作室2014年工作总结

(2015-03-15 13:06:50)
标签:

教育

自2014年3月我工作室成立以来,根据清远市教育局对教师工作室的要求、工作室的具体奋斗目标和工作计划,在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工作室成员团结一致,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开展工作。立足学校实际,聚焦课堂,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教研活动,引领学校教学教研和改革。一年来,工作室在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均取得较大的进展,积极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实现研训一体化。现对2014年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认真学习“三名”工作室的文件精神

1、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三名”工作室授牌暨主持人培训工作会议,深刻领会会议精神,领略名师风采(长沙夏远景名师),从中感悟到工作室的建设宗旨,学习到工作室的建设思路。

2、认真学习市教育局工作室文件。如《清远市“中小学教师工作室”管理办法》、清远市“中小学教师工作室”考核细则》、《清远市“中小学教师工作室”建设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行动方案。

3、认真学习清远市《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和发挥“三名”工作室的示范作用,为“强师工程”添砖加瓦。

二、努力使硬件建设标准化、合理化、实用化,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1、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工作室的硬件建设,为工作室安排了专用办公室。办公室位于学校实训大楼正门旁,虽小了点( 约20平方),但环境舒适,设备完善,位置重要,彰显了机械工作室的职业特色。    

2、办公设备配套齐全。学校为工作室配有4张独立的办公桌,一张会议桌、4台电脑,一台打印机和专用相机。
    3、室内宣传规范。工作室的墙上安装了一个专用的宣传窗。用以介绍工作室主持人、工作室奋斗目标、团队成员、成员分工、管理制度等。

4、图书资料丰富专业。工作室配有1个书柜,1个档案柜。目前,购置机械专业手册10多本,收集几十种专业书籍,订阅多种专业杂志。

、软件建设规范化:自身特色鲜明,管理落实到位

(一)主持人自我发展:师德修养是首要条件

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作为教师,尤其是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我十分注重师德师风的自我建设。

1、师德修养的行为表现

   (1)敬业乐业,勤恳踏实,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任怨。

   (2)注重人际交往,对人有礼貌,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3)提升"慎独"境界,铸造良心工程。作为教师,具有强烈的爱心,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任何学生。在学生面前能够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树立起高尚的师德风范。

(4)在工作中经常反思,严于解剖自己,继而认识自己、发现问题,为自己提出新的修养目标,努力改变现状,不断提升师德水平。

(5)认真向模范先进人物和优秀教师学习。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鼓舞我们的斗志,激励我们向着更高的师德目标前进。

(6)善于从教育对象中汲取营养和力量。把学生当朋友,从各种渠道中了解学生的心声和对自己品行的评价,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反省和检查自身,进一步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2、师德修养的业绩表现

由于坚持不懈地注重师风师德修养,在同事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师德行为得到了领导和同行们的认可,同时,也获得了学生和家长们的好评。近几年我先后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县十大师德标兵、广东省首届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县第四批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二)工作室日常管理:制度建设与文化熏陶相结合

为了使工作室的运作尽快步入正轨,我们制定了《工作室管理细则》、《工作室职责与任务》、《工作室3年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等,我们以此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在工作室中有成员轮值,积极开展课题研究、阅读专业书籍、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工作室内的杂志报刊、集体备课、指导年青教师、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学习和研讨活动等。由主持人召集成员举办业务学习,召开课题或教学研讨会。实行工作登记制度,编制“李倩工作室”大事记,工作室的每项工作均有如实记录,保存了最原始的资料。

四、教研工作多样化:教研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

1、名师引领,积极开展主持人(成员)专题讲座活动

根据工作室团队和学员的自身发展需要,工作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具有职教特色的主持人(成员)专题讲座。在2014年,围绕如何提高团队意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校园安全工作精神)和提升学员专业论文的写作水平,主持人和核心成员先后开展了三个专题讲座。每次讲座都有明确的目标、有实施方案、有过程记录、有报道、有总结和反思,收到良好的效果,工作室对所有的报道、总结和心得体会等要求保持高度的原创性,发现原创要求不合格的要重写

(1)2014年6月25日,主持人在学校举办了以“团队建设” 为主题的专题讲座,讲座分为讲授和体验团队活动两部分,理论结合实际活动,学员积极投入其中,有效提升学员的团队协作意识,达到预期的效果。数模组、实训组、制冷组、汽修组等专业教师共50人到场参加了讲座。

(2)2014年10月23日,工作室主持人李倩在我校作了关“师德师风建设”的专题讲座。讲座以案例分析、讨论、学员演讲比赛形式进行。讲座开展得异常热烈,为推进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提升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责任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数模组、机电组、机加工组、汽修组和制冷组的专业教师30多名学员参加了讲座。

(3)2014年12月25日,工作室核心成员黄坚强老师在我校举行了“论文写作经验交流会” 活动,活动首先由黄坚强老师对其原创的四篇获奖论文进行选题、论文的构思、写作思路,素材的收集、写作心得等方面进行分享交流,然后围绕论文相关主题进行分组讨论和演讲比赛。本次论文交流会大大拓宽了学员写作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和智慧,对调动学员的写作热情、树立写作的信心都起到积极作用。

2、聚焦课堂,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撰写教学反思活动

一年来,工作室成员积极开展示范公开课和听课评课活动,先后由范桂立、黄梅春、邓灿杨、黄泽棠四位成员开展示范公开课。由于每次公开课都由工作室组织进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对公开课的选题、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等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公开课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深受学生和老师们的喜爱和好评,特别是黄泽棠老师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简单控制线路的PLC程序设计》示范性公开课,融入了较多的课堂改革元素,与其它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活动,引起了教师们的积极响应。课后工作室成员和科组人员都积极进行听课评课活动,撰写教学反思,让公开课起到实质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3、认真开展课题研究申报和研究准备工作

课题研究是工作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工作室工作业绩的重要标准。我工作室非常重视课题的申报工作,在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结合学校的教学改革需要,积极进行市级课题“山区县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行动研究”的申报工作,并按照计划开展课题的相关准备工作,如开展现状班的资料收集、数控、模具、机电专业的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等等。

4、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学习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年来,工作室充分发挥空杯精神和稻穗精神,切实践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式,在先进同行中汲取营养,让自己快速成长。一年来,我们通过参观学习或通过博客学习先进工作室的先进经验和理念。  

(1)2014年4月11日,为了使工作室尽快上轨道,工作室主持人李倩携同团队成员到佛冈中学周长春物理名师工作室参观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虚心听取周老师的工作指导,经验心得,深受启发,对我们的工作室建设起着非常大的指导作用。

(2)2014年4月18日在工作室主持人李倩的组织和带领下,工作室成员一行4人到英德职校进行教研互动交流活动。

(3)2014年12月30-31日,工作室团队到连山邓德坚名师工作室、连山职校、连南职校、阳山职校交流学习。

5、创建工作室博客和QQ群,构建主持人与成员、学员和同行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

为了发挥工作室的辐射功能,工作室创建了具有机械专业特色的“李倩机械教师工作室”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u/5055420045。工作室团队在博客上积极发表教育教学文章、活动报道。每位成员也相继开通了博客,工作室成员的博客可在“李倩机械教师工作室”博客中进行链接。同时,工作室博客中还与先进的工作室同行建立友情链接,相互交流学习,携手同行。如连山民族中学邓德坚工作室、佛冈中学周长春工作室、清新一中邹天顺工作室、清远工贸职校王杜明工作室和阳山青莲中学沈志亮工作室等。

博客和QQ群成为工作室的交流平台,每次活动的教案、课件、讲座稿、观课示范课的心得反思、评课稿、读书随笔、总结论文等上传qq群,实现资源共享和网络在线学习。

6、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向书籍学习。工作室成员根据个人自我发展目标和研究课题,有选择性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坚持每月认真阅读专业杂志,每个假期至少阅读一本的理论专著,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读书心得,参加工作室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交流学习体会。在交流中成长,在碰撞中提升。 

7、积极参与清远市“教师工作室资源库”建设。

我工作室十分重视资料库建设,如创建了一个资料库,收集整理工作室成员的精品教案,典型课例,教学设计等存档,以备清远市“教师工作室资源库”建设用。

8、积极参加县民办学校年检工作

2014年11月工作室主持人李倩和成员黄坚强参加县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年度资质检查工作,协助县人社局顺利完成年检任务。

五、工作业绩见成效:教学质量良好,教研成果丰富

1、主持人及其成员的教学效果良好

在过去的一年中,工作室团队成员以踏实敬业的工作作风,以聚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为己任的工作态度,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工作室成员管理或任课的班级教学效果都较好,如13秋数控班、13春机电班2班、14春数控班等。

工作室成员任教班级2014年学校技能竞赛获奖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1

机械制图

简俊宇(14秋机电)

 

 

2

电力拖动

廖锦杰(13春机电1

李佰烨(14春制冷2

黄钙丰(14春制冷2

严海荣(13春机电1

邱宗基(13春机电2

3

电焊

郑基范(13春数控)

陈进辉(14春汽修1

欧阳庙池(14春制冷1

黄金辉(14春制冷1

黄君亮(14春制冷1

4

气焊

朱晓勇(13春制冷1

胡可尉(13春制冷2

刘江槐(13春制冷1

5

数控车

周伟聪(13秋数控)

曹震钟(13秋数控)

 

6

普通车床

郭嘉伟(14春机电)

戈家友(14春机电)

刘金兴(14春机电)

7

钳工

 

 

罗大杰(14春模具)

8

CAD机械绘图

朱伟华(13秋数控)

 

刘江锋(13秋数控)

2、工作室全力鼓励和支持工作室成员参加省市技能竞赛

一年来,在工作室的帮助下,工作室成员黄坚强参加省“创新杯”说课大赛、黄梅春老师参加省职业技能竞赛,均载誉而归,获得三等奖。

3、结合教学实践,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撰写专业教学论文
    教育部门创建教师工作室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术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培养既懂教学又善于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撰写教学心得,教学论文的优秀教师。
    基于以上目标,我工作室自创建以来,作了很大的努力。一年来,工作室成员做了很多工作,也形成了一定的文字材料。如教学反思、教学论文、读书心得、培训感受、学习心得体会等。

2014年李倩教师工作室成员成果一览表(教研类)

序号

作者

论文题目

获奖或发表

备注

1

黄坚强

《AutoCAD应用》拓展实践应用的探索与实践

清远市职业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

 

2

陈焕彩

浅议“电阻”的教学反思

清远市职业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

 

3

陈焕彩

浅谈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佛冈县优秀论文一等奖

 

4

邓灿杨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机械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中国教育工作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5

邓灿杨

浅谈《机械基础》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佛冈县优秀论文二等奖

 

6

邓灿杨

溢流阀——液压与气压传动

中国教育工作研究会全国优秀课件二等奖

 

7

陆奕俊

以“趣”为指引,带领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初探

佛冈县优秀论文三等奖

 

 

2014年李倩教师工作室成员成果一览表(荣誉类)

序号

姓名

所获荣誉或竞赛获奖

颁布单位

1

李倩

佛冈县第四批拔尖人才

中共佛冈县委

2

黄坚强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机械类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三等奖

广东省职业教育协会

3

黄坚强

广东省《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培训“优秀学员”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办

4

黄梅春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数控铣加工技术”项目三等奖

广东省教育厅

5

黄坚强

黄泽棠

范桂立

黄梅春

2014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级

 

 

六、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

工作室创建一年来,虽然我们努力地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有很多不足之处,特别是到连山参观学习回来后,认识不足之处更为深刻。如主观上还不够努力、课题研究知识非常薄弱、资料的收集整理还有待提高(如加强视频的录制)、成果的宣传辐射还不够力度,写作水平有待提高。

新年伊始,我们将以先进的工作室为榜样,发挥2014年收获的经验和信心,以更加顽强的斗志迎接新的任务和挑战,将以工作室为阵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工作扎实地推进和开展工作室的各项工作,同时加强成果的宣传和辐射力度(编写工作简报、成果宣传册等)等。由于经验不足,非常希望继续得到和学校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和指导。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会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更加谦虚好学、积极肯干的态度力争更大的进步,努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最大的力量。

 

二0一五年一月二十七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