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敬业功勋人物】从艰苦一线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李保良

(2022-03-16 16:30:14)
标签:

敬业

时评

伴着清晨第一缕阳光,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小伙子经常出现在第一炼铁事业部炉前出铁平台、主控室以及卷扬上料系统等处,一路走一路认真观察,还和当班的工人交流。他,就是原第一炼铁事业部技术副部长,现任集团曹喜军副总助理兼铁前管理中心副主任——李保良。

红旗高炉“钉子户”

今年35岁的李保良,2010年7月从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冶金工程专业毕业后就来到敬业集团,分配到第一炼铁厂。经过在槽下、热风、炉前等岗位轮岗后,他义无反顾留在了条件最为艰苦的炉前,做了一名炉前工。因为有大学打下的理论基础,李保良在炉前很快发挥出作用,半年后就成为一名工长。由于技术过硬,工作中身先士卒,2015年12月,李保良被任命为八号高炉炉长。后因工作调动,又担任四号高炉炉长、七号高炉炉长。

虽然是具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但李保良始终将生产一线当作自己成长的沃土。因为理论知识经过生产实践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所以他把自己“粘”在了一线,每天早晨六点多就来到厂里,询问夜班生产情况,做着详细的记录,同时脑海中计划着一天的工作安排和重点,日复一日。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好生产动态,才能真正做到“运筹帷幄”,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稳定顺行的目的。晚上他经常七点多下班,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

他的努力得到了最好的回报。全集团炼铁系统高炉操作评比,他担任炉长的高炉次次夺得“红旗高炉”荣誉,被领导和兄弟单位戏称为“红旗高炉钉子户”。2018-2020年,降本指标完成率分别为110.21%、113.97%、107.7%、163.91%。在2017-2019年集团炉长大比武活动中,连续三年获得南区炉长第一名,每个季度排名也基本是第一名,多项指标在全国同装备单位名列前茅。如四号高炉的产量、综合焦比、炉温、休风率均达到全国前三名的水平,方大特钢等单位专程前来学习取经。

当好领头雁 吃苦总在前 

李保良对自己的高炉怀着深深的眷爱之情和深深的使命感及责任感。他明白,工作不是靠个人,而是一个团队。作为“领头雁”,他时刻身先士卒,凡事干在前,为员工做表率。每次休风检修时,他作为休、复风总指挥及检修方案的编制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特别是高炉从休风到复风直至炉况正常这一段时间,他会连续二三十个小时一直待在高炉上,指挥协调各工种工作,检查并监督检修质量及安全。2019年,高炉频繁轮流焖炉开炉,为确保缩短开炉周期,防止影响其他高炉恢复时间,李保良连续三天驻守7#高炉,困了就在值班室的椅子上睡一会儿,饿了一桶泡面便是一顿餐饭。高炉炉况稳定顺行后,直接又转战新1#号高炉帮扶兄弟高炉恢复炉况,直至环保焖炉高炉全部恢复正常,才拖着疲惫的身影回家休息。

学习是干好工作的法宝

2020年5月,李保良担任了第一炼铁事业部技术副部长。虽然李保良是专业科班毕业,但是因为冶炼工艺不断地改进,新的工艺技术不断被应用,他也感觉到知识的贫乏。在李保良办公室,他常翻阅的就是每年订阅的《炼铁》杂志,掌握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干起工作来更加胸有成竹,不断对生产环节进行改革创新,提升效益。

1#高炉炉内、炉前操作暴露出炉温稳定性差、炉温上升时易发生憋风、悬料影响料速、铁口深度不达标等现象,严重影响高炉强化冶炼和各项指标的提高。经过论证与实践,李保良提出“加强炉内、外管理,提高铁水产量”改革创新项目,2020年第二季度创效84.8万元。针对新1#高炉中心气流弱的问题,通过对高炉送风面积及风口斜度调整,优化煤气流分布,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焦比,2020年第二季度同样创效84.8万元。他还对新1#炉喷煤进行改造,创效213.44万元。

南区产能置换项目A号1500m3是集团有史以来容积最大的高炉。A号炉是敬业第一座铜冷却壁高炉,如何对铜冷却壁水量及水温差进行控制,李保良就在《炼铁》杂志上找到了答案。在A号高炉建设中,李保良每天深入现场,针对图纸和工艺要求提出变更上百条,炉内砌筑24小时安排专人跟踪施工,每个关键点更是亲自把关。同时利用晚上时间对炉长、工长进行技术操作培训,为顺利开炉打下基础。2021年10月份至今,A号高炉利用系数3.18t/m3.d以上,为全国同装备上游水平。面对残酷的钢铁市场形势,他通过调整管理思路,优化燃料结构,稳定高炉操作,提高烧结矿理化指标等措施大力降本,综合焦比大大降低,比目标低41KG/吨,仅此项就降低成本212元/吨。

从炉前工到副部长,再到副总助理,李保良的成长之路充分印证他常说的话“生产一线是我成长的沃土”。作为对口专业本科生,他放低姿态从一线做起,通过实际操作不断提高自己实践能力,从一棵幼苗成长为茁壮的大树,成为集团中坚力量,为集团发展贡献出自己火热的青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