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情
(2022-05-03 17:02:15)
我的老庄是乡下一个很普通的小村庄,只有三四户人家,三面环水。我家在东面,场地也比较宽敞。那时候我和养父相依为命,经常无柴无米,日子过的很苦。养父为了生活,不知从哪里弄来些槐树苗,在茅草屋的前后左右种上。那槐树的生命力极强,自生自长,要不了几年,就能长得高大茂盛起来。在我家周围形成一片绿色的槐林,这槐林就像心地善良的使者,无私地帮着我们父子两。每年的谷雨期间,是乡下人青黄不接的难关。而这时的槐花正次第盛开,那一树树,一串串风铃一样洁白无瑕的槐花,挂满了枝头,整个村庄充盈着槐花的清香,当你走进村庄,肯定会被那芬芳的槐花陶醉。仔细聆听,那花间,到处都是蜜蜂嗡嗡的歌声。这时,把槐花摘下来,洗净,炒着做菜吃,或者做槐花饭吃,就这样,槐花帮我们父子俩度过那无粮的时光。那时没有电,也没有煤气,生活中常常为无柴而发愁。记得每年秋天,槐树叶子纷纷飘落,我就用笤帚,把那金黄的槐叶扫起,晒干,用它烧水做饭。冬天到了,农闲了,家家户户到野外寻找过年的柴火,这时,养父借来长梯,用锯子,把那槐树的枝杈修剪下来,一天做不完,第二天继续做,看着那一大堆树枝,真得让人高兴啊。我放学回来,就用斧子,先把那槐树枝,斩成小段,然后用草捆成小捆,放在太阳下晒,等晒干后,再把它整齐地码在墙边上,这样就不愁一冬的柴火了。斩柴要好几天时间,那槐枝上满是尖锐的硬刺,一不小心就会被刺,那是钻心的痛。等把槐枝弄完,我的手已是伤痕累累了,虽然如此,我还是乐此不疲的。
养父是个有大义当担的人。记得那时家里很穷,一般的孩子都不上学,在家挣工分。但是父亲坚定地让我读书,说不读书,将来会害了孩子的。由于父亲一人挣工分养我,所以每年年关生产队结算,家里就超支,口粮没钱买回来。这时父亲就把那大的槐树卖给生产队抵超支款,把口粮赎回家,好度过那寒冷的一冬。
苍狗白云,几十年的时光仿佛弹指一挥间。如今的老庄已经拆迁了,那满村的槐树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今年春天,我去老庄,老庄已经变成了良田,那油菜花儿已经凋落,那肥嫩的绿油油的菜荚,和原野的新绿融为了一体。我久久伫立在田边,宛若闻到了槐花的馨香,努力回忆着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我在老庄所经历的一些让人难忘的事。
老庄的槐花香,永远萦绕在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