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意义
读书的意义何在?我看过最美的回答是为了遇见更加美好的自己。曾记得大学期间,傻乎乎的一个人除了看书就是看书,每天徜徉在风景如画的校园里,一天天徜徉在图书馆的书海里,生活充实而内心富裕。参加工作后,迫于生计的压力满脑的工作还有日常的琐事,除了带着功利心读专业书外,读书成为一种奢侈的行为。有时候心沉不下来读不进去书,有时候没有时间读书,更多的时候是没有读书的自觉和欲望。大家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难怪自己越来越“市井”。
读书总是开卷有益。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读书,是一种精神的跋涉,使人归于宁静和淡薄,让生命超然物外;读书可以博览万物,知历史,思当下,忧未来;读书可以明智可以修身养性。当一个人读书越多时,越知道自己的无知;虽然现在的我读书不多,但也深谙读书的道理,开卷有益,所以读书要从娃娃抓起。我以前贪图安逸,总是用各种读书的APP和点读笔取代了亲子阅读,换一时安逸清净,却没有养成孩子阅读的习惯,想来有点得不偿失。所以如果时间能倒流,我一定会选择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开始。读书没有捷径,有些路不得不走,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养成,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家的丫丫读书起步比较晚,认字又不多,所以读书需要陪伴和引导。在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特意表扬了几个读书习惯特别好的小朋友,坐在台下的老妈心里那个羡慕。我知道读书的意义,却没有引导孩子形成读书的习惯,我从内心深深的鄙视自己,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孩子是一棵自由生长的小树苗,如果缺乏园丁的修修剪剪必是旁逸斜出。我对丫爸的自由放养态度坚决不同意,凡事都期待孩子自己领悟和觉醒,孩子就是孩子,缺乏父母的引导和监督,很难形成良好的习惯。孩子的读书问题必须提上日程,做父母的我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力争不急不躁,一起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何亲子阅读?我上网搜索了很多受益匪浅。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
一、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阅读需要氛围,家长经常阅读,孩子自然模仿,久而久之孩子也会慢慢爱上阅读,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家长的身体力行,孩子必然也会爱上阅读。我下决心,周末的时候把孩子的玩具室收拾成为一个读书角,每天都和孩子在一起读书,朗诵。
二、正确引导,了解孩子,按照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读书。一开始引导孩子读书,最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兴趣。孩子喜欢什么样的书,我就要读什么样的书,开卷有益嘛,唯有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读书也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三、贵在坚持,唯有持之以恒,才能形成习惯,两天打渔,三天筛网的习惯要不得。我们每次的打卡,总是坚持几天就放弃了,最后不了了之。从最开始的高歌猛进,到后面的戛然而止,虎头蛇尾。所以良好的习惯没有养成,放弃却成为一种习惯。其实有很多事情不需要天赋,而是坚持,能走到最后的人才是成功的,这好比马拉松比赛。
亲子阅读,更多的是父母的参与和引导。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做父母的就要坚持,从己做起,坚持下去,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我想用书给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让孩子飞的更高更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