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那拉提草原游记(一)

标签:
转载 |
文、图/江边鸟
清晨,很早就来到了那拉提景区的西门游客中心,这里已经是一片热闹的景象。旅游旺季,人太多了,到得早点,排队等待的时间会短一些。
那拉提景区的西门游客中心宛如一座宏伟的迎宾殿堂,坐落在广袤草原的边缘,大门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当地的民族特色与现代元素,高大而宽阔,气势非凡。主体建筑以暖色调为主,土黄色的墙壁给人一种沉稳而温暖的感觉,仿佛在热情地拥抱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游客。正门上方,巨大的招牌醒目而庄重,用醒目的字体写着“那拉提西门游客中心”。
从游客中心出发,乘坐景区的观光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草原的气息逐渐浓郁起来。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风景让游人陶醉。
第一站是塔吾萨尼,哈萨克族语中意为美丽的山沟。当看到一块巨石上雕刻着“塔吾萨尼”时,就被那如诗如画的美景深深吸引了。广袤的草原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一块巨大的绿色绸缎;远处,皑皑雪山高耸入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银光,与蓝天相互映衬,壮美至极。近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绿草如茵,野花绽放;草原上,骏马奔腾,羊群悠然自得地游戈,一幅生动的牧场画卷。
那边有哈萨克族传统风格的毡房,造型独特;有几座茅草盖顶的凉亭耸立在草原上,有一些用于观景的亭台楼阁,还有一些标志性的雕塑和艺术装置,展现着草原的文化内涵和风情,让游客更好地欣赏草原的美景。
这里有哈萨克地毯主题凉亭,是供游客在草原上休息等车的地方,是游客除了美丽风景外最后对那拉提草原的印象。凉亭选用哈萨克族牧民家里必备的地毯花纹图案为创作的素材,使休息的凉亭变成了充满艺术人文气息的驿站。
从远处眺望,这些茅草凉亭就像是草原上的守望者,守望着这片美丽的土地,守望着岁月的流转和变迁。它们不仅是那拉提草原塔吾萨尼景点中的独特景观,更是人们心灵深处对于宁静与自然的向往之地。
漫步在塔吾萨尼的小径上,脚下的草地柔软而有弹性,五颜六色的野花星星点点地散布其中,散发出迷人的芬芳。闭上眼睛,深深呼吸着这带着花香和草香的清新空气,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沿着木栈道漫步,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温柔,聆听着鸟儿欢快的歌声。在这里,时间仿佛静止了,一切都变得如此宁静和美好。
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微风拂过脸颊,带来阵阵青草的芬芳。路边的野花五彩斑斓,争奇斗艳,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草丛中,不时有蝴蝶和蜜蜂飞舞,它们忙碌的身影为这片宁静的草原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塔吾萨尼的草原并非一马平川,而是有着起伏的山丘和流淌的小溪。山丘上,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吃着草,它们的身影点缀在绿色的海洋中,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小溪水清澈见底,潺潺的流水声如同悦耳的音乐,让人心情愉悦。
在塔吾萨尼,时间仿佛静止了,一切都变得那么缓慢而美好。躺在草地上,仰望着蓝天,任由思绪飘荡。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忙,这里的宁静与祥和让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和治愈。
离开塔吾萨尼,来到了乌孙古迹。一块巨石上雕凿着“乌孙古迹”四字,一条龙柱甬道通向古迹的深处。这排列整齐的龙柱,或许是乌孙王国重要仪式的通道,龙柱上雕凿着许多的图腾,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造型展现了古代乌孙文化的魅力,也应该是象征着权力、神秘力量或宗教信仰。漫步在龙柱甬道中,让人沉浸在这古老而神秘的氛围中,尽情领略那拉提草原乌孙古迹的独特魅力。
在甬道尽头处的山坡上,是乌孙王陵,据说这是乌孙王的衣冠冢,王陵旁由一圈巨石包围着。这里一片宁静,古老的王陵静静地躺在草原上,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依然能从其规模和布局中感受到当年的庄严与肃穆。尽管岁月的侵蚀让王陵略显沧桑,但它见证了乌孙王族的荣耀与兴衰,见证着岁月的变迁,见证着乌孙部落曾经的繁荣,周围辽阔的草原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乌孙是汉代西域的一个重要游牧民族,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留存着乌孙王国曾经的辉煌印记。乌孙本居敦煌祁连之间,后因匈奴攻击,乃迁伊犁河谷。这里有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和亲乌孙的美好故事。“乌孙”是哈萨克族的主要族源,“乌孙国”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与中原王朝密切往来,曾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
在王陵的前面,一块巨石雕凿着“乌孙王陵”四个大字,在巨石两侧分别矗立着两尊巨大的石人。这些石人高大而威严,顶天立地,岁月的侵蚀在它们身上留下了斑驳的痕迹,却无法磨灭其雄浑的气势。石人的面容粗犷而神秘,线条硬朗,深邃的眼窝凝视着远方,似乎在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
石人或手持兵器,或双手抱于胸前,姿态各异。那凝固的姿势中蕴含着力量,仿佛下一秒就会挣脱时光的枷锁,重归战场。每一尊石人都承载着乌孙人的精神和信仰,在草原的风中屹立不倒,见证着日升月落,云卷云舒。它们宛如沉默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和逝去的辉煌。
阳光洒在石人身上,勾勒出清晰的轮廓,更增添了几分庄严肃穆。它们孤独地守望着乌孙王陵,任凭风雨洗礼,成为那拉提草原上一道永恒的风景,让每一个来到此地的人都不禁为其驻足,思绪飘向那遥远而神秘的乌孙时代。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