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365最美淄博四月天(一)

标签:
365杂谈 |
最
美
淄
博
四
月
天
(一)
2024年4月23日,岁在甲辰暮春之末,会于齐鲁沂水之源淄博,《诗魂》事也*。东西南北中,群英荟萃荣,欢声笑语,畅叙友情。网红城阙,生机盎然。春风和煦,绿荫婆娑,酷似山阴之蘭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娱信可乐也。"
淄博乃网红城市也,古老而神圣妖娆,守陳而生机勃发。今恰逢春风沐淫雨,鸟鸣山更幽。
日出东山红胜火,春来沂水绿如蓝。
人中龍鳯气自华,齐鲁无处不飞花。
今天我们要去蒲松龄故居参观。一部《聊斋志异》成就了蒲松龄一世辉煌。
据史料记载: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他性情颖慧,文冠一时。他学海蹉跎,一波三折,直到古稀之年才勉强获取“岁贡生”之称。他一生秉性耿直,愤世嫉俗,常借鬼狐妖仙故事对当时腐败现象进行抨击,其文章“诡诙块垒”,自成一家。主要著作就是《聊斋志异》。此外也留下了不少诗词歌赋、戏曲杂谈等文学作品。
蒲松龄故居“聊斋”,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农家建筑。据介绍:蒲松龄故居在原来的基础上于1980年扩建为“蒲松龄纪念馆”。该馆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内设五个展厅,馆藏文物13000多件,有蒲松龄生前的文物和各种版本的《聊斋志异》,以及“蒲学”研究的论文、专著等,现如今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今日天不作美,风雨交织,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下车步行百米,便是蒲松龄故居。这是一座恬静的院落,故居门前有几株国槐,“荫翳天日”。映入眼帘的是郭沫若先生于1962年题写的“蒲松龄故居”的金字门匾,高悬于故居大门之上。我们走进故居内,在故居正房迎门高悬“聊斋”匾额,匾额下方是蒲松龄老先生的巨幅肖像。其肖像的作者是江南著名画家朱湘麟先生。画像两旁是由郭沫若先生手书的楹联: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屋内陈列着蒲松龄生前用过的笔墨纸砚以及生活用品。
蒲松龄故居算得上是一座幽静古朴的庭院。院内月门花墙,错落有致。假山清泉,相映成趣。北院有正房三间,为他的出生地和后来的“聊斋”处所,室内陈列着他74岁时的画像,上有他亲笔题字。西院是为其所建的陈列室,内有其蒲氏家谱,手迹、著述等,其中就有英、俄、日、法等外文版本的《聊斋志异》。”聊斋“正房后面为六间展室,展出了中外蒲氏研究学者论著,以及当代文化名人如:老舍、臧克家、丰子恺、李苦禅、俞见華、李桦、戴敦邨等书画家为故居所作的书画、题词多达百余件(幅)·······
时间仓促,走马观花,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诗魂》:是由“松梅达人”(张松安)同志于四月二十一日提出的。
他说:我们已经编辑出版了《岛魂》、《守望》,获得了圆满成功,
深受战友们的喜爱,为此,我建议战友联谊会组委会考虑再出版一卷
《诗魂》,当前主客观条件都已经具备,其素材可以从历年来战友们
附:图片
滄洲之春
2024年6月7日
后一篇:最美淄博四月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