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陆游诗词遴选(73)

(2024-04-16 12:53:22)
标签:

杂谈



           【轉載】

                 南      乡      子           ( 宋 ) 陆 


                                                                 归 梦 寄 吴 樯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城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

                                         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

                                         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  却恐他乡胜故乡。



学者(彭 靖)鉴赏:

此词,夏承焘先生《放翁词编年笺注》据陆游《诗稿》卷十《頭 陀寺觀王简栖碑有感》诗自注“庚寅过武昌“,定为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由四川东归江行途中作。时陆游五十四岁。他四十六岁入川,至此已历九年。
起调写东归之路。江程千里,归思逐“吴樯”而发。唐卢纶《晚次鄂州》诗起句:“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俞陛云《诗境浅说》以为“作客途诗,起笔须切合所在之境,而能领起全篇,乃为合作”。词亦如之。陆词与卢诗,同为江行途中之作,但卢诗写于路近汉阳之时,故有此语。诚如俞氏所云:“言江天浩莽,已远见汉阳城郭;而江阔帆迟,尚费行程竟日。情景真切,句法亦纡徐有致。“陆词殆写于征帆初发之际,去武昌尚远。江天怅望,归程难计,故有”水路江程去路长“之叹。同样”情景真切,而句法更为”纡徐有致“,耐人寻味。”想见“以下句,写想象中的事,亦即”归梦“中的事。”芳洲”,当然是指鹦鹉洲。崔颢《黄鹤楼》句:“芳草萋萋鹦鹉洲。”盖祢正平被杀处。“武昌”,《入蜀记》谓为“吴所都”,“亦要害”。其地其事,都为作者所系念。而其实则为“初系缆”这一片刻,斜阳在水,江天欲暮。其地乃于“烟树参差”这一鲜明特点上辨认出来。这就隐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之意,而下片于起逗起。如仍以与卢纶诗比较观之,则诗写远望中的汉阳,写实见;而词乃写想象中的武昌,写梦到,意更郁悒惝恍,语亦更凝练而富有情致。
换头以下设想到家情景,而又先下一跌宕、顿挫之笔,点出这次到家,将不是添得欢趣,而是充满愁思。作者此诗本已进入老境,而这次又带着一腔愁思东归,所以说两鬓又添“新霜”。而下面忽来一逆挽句“曾是朝衣染御香。”唐贾至《早朝大明宫是两省僚友》句:“衣冠惹得御爐香。”王维和句:“香烟欲傍衮龍浮。”陆游入蜀前,值孝宗即位,以三十八岁入为枢密院编修官。当时,孝宗颇思振奋,陆游亦當盛年,故于个人与国家前途都怀有希望。但不久,便是“浮云蔽日”“长安不见”。“曾是”句,实发自无限痛楚的回忆。下写故乡重到,本应首先想到与家人相聚,以“生还”相慶等等;但作者却撇开这些,而想到“交旧少”。于是,一阵“凄凉”之感突然袭来。言外自有意在!这里说的“旧交”,当不是一般的朋友,而是友谊建立在爱国思想的基础上的知交。随着时间的消逝,这样的知交相继零落。共同关心国家命运,不时相与谈论心曲的人也不易找到了。这真是大可悲的事!“却恐他乡胜故乡。”这一歇拍,当然出自杜甫《得舍弟消息》句:”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但亦深含陆游自己的无限酸楚。他道出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当国家破败时期告老还乡所怀有的一种典型的感情。
纵观全词,上半阙 写一梦境,其特点是一片黯淡,景语含情;下半阙则写一种懸想,其特点是凄戾,纯作情语。词中虚词“曾是”“却恐”,都留给读者许多可以推想得之的东西。思归而又怯于到家的矛盾心情交织在一起。这不徒基于个人身世,抑且关乎国家命运。这就是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量的最重要的基本因素。






滄洲之春

2024年4月1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