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陆游诗词遴选(71)

(2024-04-11 15:54:05)
标签:

杂谈




         【轉載】


赏  小  园  牡  丹  有 


陆   游 (宋)


洛阳牡丹面径尺,   鄜畤*牡丹高丈余。

世间尤物有如此,   恨我总角东吴居。

俗人用意苦局促,   目所未睹辄谓无。

周汉故都亦岂远,   安得尺箠*驱群胡。


注释:

        1、鄜畤:(fu  zhi )。“鄜”是地名,在今陕西洛川縣;
             “畤”意谓祭祀天帝的场所。
         2、尺箠:( chi  chui )出自宋代 · 释宝昙《为高芝大卿夀》:
            “试将尺箠付其手,定御六辔驰幽燕”句 。古诗词多有此词。
             “ 尺箠”大意是:短鞭、严刑峻法、御事权利y、少数兵力等。

学者( 陈祥耀)点评:

这首诗从赏小园牡丹联想到洛陽、长安的牡丹盛况,感叹这两处失地不能收复。写于嘉定二年(1209)的晚春,时陆游八十五岁,距他逝世还不到一年。
这首诗并不为题目所拘去写“小园牡丹”,而是从“赏”花“有感”生发开去,写道远处。前四句,叙事。鄜畤(fu  zhi),秦文公祭祀白帝处,在今陕西富平縣,汉属左冯翊( yi ),为长安“三辅”所辖,诗中借指长安一带之地。唐宋时代,长安、洛陽牡丹极盛。《唐国史补》:“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圍外寺觀種以求利,一本有直数萬者。“有高到”丈余“的牡丹,并不奇怪。洛阳的千葉牡丹,花面”大可径尺“,超过”姚黄“、”魏紫“等名種,也见于花谱。诗中起二句是写实,并非夸张,但能抓住要地,突出特点,使人感到长安洛陽的可羡。前人写牡丹,语多绚丽;这里写牡丹,却用粗线条勾勒,只两句已把牡丹写足。陆游诗的老笔劲气,于起处以扑面而来。“世间尤物”句,承前两句作总评;“恨我”句以少年(“总角”古代指称少年人)居住江东吴越之地,不能见到两地名花为恨作转接,以补足赞叹、向往之情,并落脚到诗人自身,把写花与诗人的生活和感想联系起来,使诗篇不成为脱离自身的单纯咏物之作。这两句以转代结,也写得非常遒健,使劲气保持不懈。
后四句议论。开头两句说有些人因为见识的“局促”狭隘,往往对自己眼睛没有见到的就否认其存在的可能,有如《庄子 · 秋水》所说的:“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可以语冰”。这两句,从赏花的感想引起,从平时生活中得出一条经验,富有哲理意味。着一“苦”一“辄”字,可见出无限的感慨。来自生活实际,从作品形象出发,又渗透作者的深厚感情,这样的议论笔墨,既能益人之知,有能动人之情。结束两句,以“周汉故都”点明长安、洛陽两地的历史地位,以不能扬鞭执箠驱除敌人表明两地还在被战之中;“亦岂远”,愤恨当权派软弱无能、不能收复并不很远的失地。这两句点明“有感”的中心思想,是又一层的议论,这层议论,表现出诗人的一贯的理想愿望,带着他的更深的感慨,为全诗留下最沉痛、最激昂的尾声,又呼应赏花,呼应开头两句。陆游诗虽气势奔放直下,却都有回斡之力,所以雄迈而不嫌直致,倾泻而终趋沉厚。






滄洲之春

2024年4月1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网络拾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