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诗词遴选(66)
(2024-03-22 10:05:04)
标签:
杂谈 |
西
村
乱山深处小桃源,
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橋初转马,
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風送幽禽语,
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
细雲新月耿黄昏。
学者(陈志明)点评:
周密《武林旧事》记载:“西陵橋又名西泠橋,又名西村。”但西泠橋在孤山之后,与此诗首句“乱山深处”之说不合,疑是山阴的一个小村庄。陆游另有《东村》诗,作於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西村》诗當也是闲居山阴期间所写。
西村是诗人旧游之地。这次隔了多时旧地重游,自不免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他观赏着沿途风光,时而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首联由西村思往事。西村群山环绕,仿佛是桃源世界。他还清楚记得当年游赏时敲门求水解渴的情景。“浆”泛指饮料。
颔联写进山时的情况:走过柳树簇拥的小桥,就要勒转马头拐个弯,前面临水数户人家便是西村。对于摆脱尘世喧嚣的山水深处,诗人是心向往之的。他另有《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绝句:“数家茅屋自成村,地礁声中昼掩门。寒日欲沉苍雾合,人间随处有桃源。“也把数家的小村视为桃源。此诗这两句富有动感,景物组合巧妙。”高柳簇橋“,似乎尚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的境地,而在”初转马“以后,眼前便是”数家临水自成村“,就进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的境界。这与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写法颇为接近。这不仅回应了首句”小桃源“三字,而且从山回路转中展示了这一桃源境界。
颈联写入西村后所见所闻:周围树木茂密,不见啼鳥,但闻鸣聲。当年来游之处,已是坏壁颓垣,自己醉书于上的诗句,也已斑斑驳驳,布满青苔。诗人觉得,眼前这情景很动人,值得怀恋,应当写一首诗作纪念。
于是转入尾联。正当诗人吟哦之际,抬起头来,只见空中有几缕纤云,一弯新月。在此风景清佳的黄昏时刻,清诗自会涌上心头。
作为一首纪念诗,此时的特点在于能够不为物累,脱去形似,用渗透感情的笔墨去捕捉形象,将自己深切体验过的、敏锐感受到的物象写入诗中,几乎每一笔都带感情。前人所谓“兴中有象,有人在”(王若虚《
滹 南诗话》),所指的当是这一类作品。
滄洲之春
2024年3月22日
前一篇:陆游诗词遴选(65)
后一篇:为《素玉花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