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陆游诗词遴选(54)

(2024-01-09 12:00:47)
【轉載】

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致能、李知

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

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


陆     游(宋)


露箬霜筠织短蓬,   飘然来往淡烟中。

偶经菱市尋溪友,   却捡蘋汀下钓筒。

白菡萏香初過雨,   红蜻蜓弱不禁風。

吴中近事君知否?   团扇家家畵放翁。




学者(刘禹昌 · 徐少舟)点评:

陆游现存的九千多首诗中,除书写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情怀的作品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描写各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趣,如此诗即是。范致能、范成大的字。他和陆游交情甚厚。李知几、李石字,他性情刚直,不附权贵。尤延之,chuo尤袤字,袤为南宋四大诗人之一,与陆游齐名。这首诗是宁宗庆元二年(1196)陆游在故乡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据梦中所作而补写。其时,他已七十二岁,已在家乡闲居多年。此诗所描写的就是这段时间的生活情状。
“箬”,即箬竹,亦称蒻竹,高不及一米,竿细枝多,叶片宽大,多产於江、浙、闽、广,常制作防雨用具。“筠”,竹子的青皮,用来编织器物,经雨不烂。“蓬”,这里是指船蓬。这首联的意思是说,自己驾着露箬和霜筠织成的短蓬小舟,在淡烟缭绕的湖光山色中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此联淡雅飘逸,尤其是第二句,更是飘飘有仙气,活现出诗人的幽闲心境和高雅情趣。这两句,不禁令人想起唐人张志和《渔歌子》中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以及苏东坡《定风波》词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何妨吟啸且徐行“诸句,而陆句有出蓝之胜。
颔联承接上文,作细致的描写。诗人所寻的是“溪友”,可是他也是隐逸之士。不过,他不是特意地寻访,而是“偶经菱市”,或而想起,才起了寻访之念。可是溪友还未訪得,又见到一汀的浮萍,不由得钓興大发,于是握竿下饵,索性坐下钓起鱼来。“偶经”、“却捡”二语,前后呼应,转动灵活,使全联显得十分空灵,而且又补足了首联“飘然来往”之意。
第三联纯粹写景,描写更为细腻。菡萏,即荷花,雨后荷花,分外洁白,分外清香。白色的荷花,碧色的莲叶,加上一只红色的蜻蜓,色彩真是美极了。诗人不仅写了静态,还写了动态之美。红蜻蜓毕竟纤弱,在雨后的微风中,翻飞上下,不能自主。诗人体物之工巧,可以说臻於极致。一般律句是四一三句式,这一联却是三一四句式。然而,由于字下得稳,对仗很工,声调也流畅,所以读起来无生拗之感。
第七句一笔挽回,诗人郑重其事地问范、李诸公:“吴中近事你们知道吗?”乍见此句,读者以为作者有什么重大事件要讲。诗人的回答却是:吴中家家团扇之上,画着一个放翁。放翁,陆游的别号。放翁者,放达老翁之谓也。小舟一叶,往来于淡烟之中。偶经菱市,欲访溪友;忽见蘋汀,却下钓筒。一阵雨过,菡萏飘香,蜻蜓戏水,红白碧相间,何等绚丽。诗人悠然四顧,悦目赏心。试问这样一位老翁,非“放”而何?一般律诗的作法,是第三联作转折,末联收结。而此首前三联相承而下,末联既作转折,另辟新境,同时又总收前三联的意思。家家团扇上所畵之放翁,岂非就是前六句所描摹的放翁吗?
陆游诗以兴会焱举,辭气踔厉擅场,不过作为一个大诗人,他有多种风格,此诗即以清新、飘逸、空灵见胜,表现了他诗歌风格的另一面。







滄洲之春
2024年1月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無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