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0@365陆游诗歌遴选(34)

(2022-03-14 09:51:40)
标签:

365

杂谈




               【转载】

泊     公     安     县 (34)


(宋) 陆   


秦关蜀道何辽哉!   公安渡头今始回。

无穷江水与天接,   不断海风吹月来。

船窗帘卷萤火闹,   沙渚露下萍花开。

少年许国忽衰老,   心折舵楼长笛哀。


学者(李正民)点评:

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秋。整整八年前的一个秋日,诗人曾经乘舟溯江,经过湖北公安入蜀,在北临秦关的南郑前线以及成都等地任职。所以说“秦关蜀道何辽哉!公安渡头今始回。”一个“辽”字,一个“回”字,照应甚密,含蕴很深。不仅指时间的漫长,空间的辽远,更寓有诗人对最高统治者恩怨交织的复杂心情。
陆游入川后,曾参与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府工作。能够亲临宋金对峙的前线,“宾主相期意气中”,并参加了一些小的战斗,牛刀小试,兴奋异常。这时的孝宗,尚有恢复之意,王炎也在积极进行军事部署。然而陆游在南郑不到一年,王炎便被召回,随即免职,他的幕僚也被遣散。陆游奉调成都,北伐的热烈期待又一次被破灭了。他仰天长叹:“渭水秦关原不远,著鞭无日涕空横。”(《嘉州铺得檄遂行中夜次小柏》)此后五年,他的生活是“冷官无一事,日日得闲游”(《登塔》),但热血无时不在沸腾:“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淳熙三年,他又一次受到打击,嘉州知州之职罢免。淳熙五年,复起用为叙州知州,旋即奉诏到临安廷对。《泊公安县》就是他赴临安途中,舟经公安时所写。
孝宗对决策北伐是举棋不定的。他对陆游仅是赏识其文采而已。明乎此,“何辽哉”、“今始回”二语的内涵可知。陆游对此感慨很深:“少鄙章句学,所幕在今世。诸公荐文章,颇恨非素志。”(《喜谭德称归》)“何辽哉”,写尽了八年外放之感;“今始回”,又透露出身赴廷对,以求一用之情。一冷一热,诗人饱经颠沛、壮志未眠的形象,跃然纸上。面陈素志的机会就在眼前,诗人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之火。他不由长长地吐出一口郁闷之气,凭靠在卷起窗帘的船窗口远眺—— “无穷江水连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船窗帘卷萤火闹,沙渚露下萍花开。”秋高气清,江天无际;海风送爽,月光如水,境界是何等的开阔!胸襟是何等的高远!正与诗人心中的宏愿相交融。尽管已是黄昏,但萤火喧闹,萍花盛开,生意盎然。诗人虽然已近五十四岁,可理想之大,希望之花,不是也还放射光辉么?
“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舵楼长笛哀。”回首往事,二十岁时即已树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志向,以身许国;时光奄奄,弹指间三十多年过去了,几经挫折,至今仍是一个“癯(qu)儒”。此去临安,面见那位犹豫反复、优柔寡断的孝宗,又将会是怎样的结局呢?想到这里,心情不免又有些沉重。不知是谁,在舵楼上吹起来长笛,呜呜的哀音在晚风中飘荡。诗人不禁想起了二年前自己写的那首《关山月》中的两句“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耳边的笛音,不是也传出了爱国壮士的心曲吗?一样忠心几处同,然而前途渺茫,恢复难期,捐躯无地,“胡未灭,鬓已秋,泪空流”,怎不令人心折涕下啊!
陆游是把他创作的成熟期定在入川以后的。南郑前线火热的生活,使他觉得“·······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古体纵横飞动,律诗精炼深至。这一首《泊公安县》,苍凉雄浑,意深境远。颔联气象阔大,浑然天成;颈联信手拈来,属对工巧。两联一远一近,一上一下,错落有致。且颔联之阔大承首联之辽远;颈联之细密启尾联之哀思,可谓珠圆玉润,毫无雕琢痕迹。正如“金人 ·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四 · 其四》”云:“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沧洲之春

2022年3月1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